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推行了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目的是为农村的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帮助.但由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特殊形式和几千年农业发展中形成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的推广和实施遇到诸多问题.文中着重从我国的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农村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居家养老模式作为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养老之路,同时也存在着组织体系有缺陷、经费难以保障、服务人员素质偏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研究其应对策略,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养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当前急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受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所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论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如何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介绍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诸多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农村现代化的过程,它需要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然而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在诸多方面都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必须通过观念创新、产业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路径,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健全与完善农村投融资机制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四川省农村投融资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财政支农投入资金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投融资风险规避机制缺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构建财政支农管理体系;二是要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三是要回流农村资金;四是要完善农村投融资风险规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朱德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得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结论.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以及农业发展问题.朱德对社会主义建立初期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已突破传统农村发展的模式,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法治的引导,和谐新农村建设也需要通过法治来确立发展导向。当前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制约了农村法治进程;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农民司法信念失落;农村法制不健全,对农民的权益保护重视不够。优化农村法制环境必须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法治建设需要法治精神的支撑.当前我国农村法治精神的匮乏给农村法治建设带来了诸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顺利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亟需法治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对策在于一种机制、两个重点、三个原则、四项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入手,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并在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从法制角度提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农村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资源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利益机制不健全产生的.从农民权益保护的利益机制完善的视角对农村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对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些年,环境公平问题在农村社会凸显,严重威胁着农村社会的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从城乡关系、群体关系和代际关系等几个层面分析当前农村社会存在的环境公平问题,只有通过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加大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加快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进行制度创新,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才能保障农村环境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改善和解决农村人居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是新时期、新阶段关乎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依然非常落后,存在着垃圾污染严重、乡村绿化综合效果不佳以及人居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关注民生发展的角度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绿色宜居村庄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等方面加以完善和增强,从而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落后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农村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农村存在许多问题,如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生态入侵,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资源持续、村容村貌整洁。根据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和措施,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村容整洁""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的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存在差距.我国农村公共环境卫生治理大致经历了"自发性治理模式""干预性治理模式""外包化治理模式"三个阶段."干预性治理模式""外包化治理模式"并不是最优化的治理模式,其自身缺陷使得农村公共环境卫生治理极易出现"张弛无序"现象.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是农村公共环境卫生治理的必然选择.农村公共环境卫生治理自治具有制度依赖性和技术依赖性,应以自治管理制度构建和农村环保技术开发为突破口;自治应注重"量力而为"原则,不能排斥市场行为和社会参与.农村公共环境卫生治理法治体系构造应以制度完善为切入点,改变城乡分治的立法局面,出台与我国法律规定相配套的实施制度,引入人工智能、地理信息和远程监控技术,创新生态环保监管执法方式和格局.农村公共环境卫生治理的德治功能应当通过双向激励性宣教、农村人口结构优化、乡规民约重塑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三农”问题研究中,如何提高农民增收问题,始终为人所瞩目。这不仅因为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需求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发展,而且对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保和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实现,也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探讨农民增收机制的构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不仅必要而且必须,这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不可忽略和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城市化步伐。城市化能减轻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能实现乡镇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 ,实现对农村环境的保护 ;能实现对农村潜在市场的开拓 ,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释放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有利于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和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并加快农村科技进步与推广。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首先要提高认识 ,其次要选择发展战略 ,三是要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视角,将中国乡村建设的百年历程分为清末民初的乡村自治、20世纪20~40年代的乡村建设、1953—1978年“乡村社会主义改造”、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乡村建设、2005年至今的新农村建设五个阶段进行梳理。清末民初的乡村建设,中央权力日益式微,“乡村自治”成为主要路径,并延续了传统的士绅治理模式,但军阀混战和社会动荡,使传统的以地方精英为中心的社会整合秩序遭到破坏。20世纪20~40年代,国家和社会均弱,主要靠外部资源输入进行乡村建设,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等知识分子领导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农村复兴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乡村建设运动,则被整合进各自的政权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强势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改造”,传统的国家、士绅和农民三角关系变成国家和农民的双边关系,由于资源输入城市,乡村建设基本停滞。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社会自由发展空间增大。为破解“三农”困境,国家在2005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政府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导力量,乡村建设获得大量政府资源。未来乡村建设应正确摆正政府角色和职能,充分发育“乡村社会”以制衡政府扩张;应与文化建设相为表里,进行包括制度改革、人力与物力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性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是“三农问题”的灵魂,农村基础设施定位与环境规划战略息息相关,随意性中国新农村设施带来直接和潜在的短期和长期损失,依据科学定位塑造环境规划,避免环境恶化,增强现代技术的集聚效益和自然历史的传承。文章对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规划的内涵的界定,分析中国新农村环境规划与塑造农村基础设施的内在联系和两者的交互作用关系,提出选择适应的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需求进行环境规划理念创新的对策与建议,农村资源通过农村基础设施的环境规划的战略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利用,以期为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的环境规划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