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公司收购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现代公司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股东将公司资产的日常管理与决策权委托给具有专业技能的管理者,形成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代理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在代理关系中,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某项活动。在代理关系下,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者,但代理人并不总是按委托人最佳利益作  相似文献   

2.
委托代理中的财务关系与经理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的组织。以股份公司为例,股东是委托人,管理者是代理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的不完全一致。因此,代理人就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有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活动,从而出现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分析现代企业中的财务代理关系,并就现代代理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和企业的激励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无权代理人对相对人的责任是基于对相对人的消极信赖保护而产生的。在代理人和相对人之间原本就不存在合同关系,且狭义无权代理关系并不适用权利外观责任理论,代理人履行合同义务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禁反言的要求,履行合同义务不宜作为无权代理人责任的一种形式。代理人不知自己无代理权的,应就相对人因该合同有效而可取得的利益进行赔偿;代理人不知自己无代理权并且不存在过失,则仅应就相对人的信赖利益进行赔偿。代理人明知自己无代理权的,应赔偿相对人的实际损失,且不以履行利益为限。行使撤销权的相对人仍享有该损害赔偿请求权。该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以无权代理人的法律行为有效成立时履行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而定。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对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被害人的性质、被害人的近亲属在什么情况下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被害人与其诉讼代理人的关系、被害人诉讼代理人是否有查证权等几个问题存在争论。作者认为我国刑诉法中的被害人是一个诉讼和实体主体结合的概念,其中只有诉讼主体类的被害人才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被害人的近亲属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不以被害人是否死亡为条件;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的权利来自法律授予,不是被害人的授权;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没有调查取证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保险代理市场关系不明 ,法律法规的不明确和实务操作的处理导致了个人保险代理人身份的困惑。工商登记和开征营业税使个人保险代理人身份的尴尬暴露无遗。事实上 ,个人保险代理人一直处于“边缘人”的地位。在急需提高保险业务质量的今天 ,必须对个人保险代理人的营销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结合具体案例,从指定监护的成立条件、委托监护与诉讼代理的关系、监护资格的否认等三个方面,探讨精神病人涉讼时代理人的确定问题。在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没有放弃监护权、或者没有被依法剥夺监护权时,其他人是不享有监护权的。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即使将参加诉讼的权利委托给其他代理人,其作为该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也仍然不会改变,被委托人也只能以委托代理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称、目标函数不一致等弊端, 揭示了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设计合适有效的激励机制, 文章在回顾信息经济学中显性激励机制理论、隐性激励机制理论、锦标制度理论和自我强迫实现机制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关系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及激励机制。针对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均可产生影响的事件A(如贪污等),通过分析委托人的风险回避模型和代理人的期望效用模型得出结论:国家监督职能部门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的有效性、适当成本花费及强有力的惩罚程度有利于委托人的风险回避。将代理人的工资与企业利润挂钩,注重分配代理人长期努力工作的未来收益是减少代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代理人与国有企业的出资者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劳动交换关系。相应地代理人的利益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在激励机制的安排上,应改变传统的职务升迁的做法,而依据代理人的能力和业绩支付他们的个人报酬。代理人的收入报酬应包括工资收入和与企业经营业绩相联系的代理收益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代理关系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认为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盈余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代理人竞争是盈余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代理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是盈余管理目的多元化的动因,并认为理顺代理关是控制盈余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政府支持程度、市场容量和外部投资等外部因素对集群规模的影响,以及资金水平、员工努力水平和风险偏好等内部因素对集群规模的影响。并对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的基本模型进行了扩展,结合Matlab软件设计了8个模拟试验,分别测度不同影响因素对集群规模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自然资源、企业风险偏好、资金水平、员工的努力程度对集群规模的影响较为显著,社会资源、市场容量、外部投资和政府支持程度对集群规模的影响不明显。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产业集群存在一个最佳的集聚规模,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呈现出一个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逆向选择模型建立在代理人“纯粹自利”的假设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公平心理偏好对激励契约的影响。从个体心理偏好的异质性出发,将作为隐藏信息的公平偏好心理因素嵌入传统逆向选择模型,设计出当代理人能力水平和心理偏好特征均为私有信息时的最优契约,可以发现公平偏好以及双重逆向选择的信息结构对于最优激励契约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重逆向选择情形下最优契约是“部分混同”的,而公平心理会导致部分代理人通过隐藏其真实心理偏好以获取额外信息租金。最优契约是在信息租金抽取、公平心理补偿与配置效率之间权衡产生的结果,因此与传统的逆向选择情形相比,公平偏好会导致低能力代理人的配置向下扭曲变大,而不同能力代理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会随公平心理强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Web信息检索过程中通过个性化信息代理(Agent)实现个性化信息反馈的工作、提出了信息Agent模型,涉及元搜索引擎的实现和个性化偏好模型的建立,且通过主动服务代理实现个人偏好查询结果的推送.提高了在Web信息检索过程中系统随用户关注程度和关注领域不断变化而调整信息反馈的能力,并在此设计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市普陀区和苏州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spss、excel图形数据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特征、不同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打算和困难以及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打算永久居住在城市的流动人口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居留时间以及留在城市的准备和困难等方面与非永久居留和尚未有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有显著的差异;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理论研究,集中关注创业企业在招聘时是否存在对某一类型应聘者的普遍偏好,这种偏好与其组织绩效的作用关系,创业企业招聘偏好与人-组织匹配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组织匹配理论在创业企业招聘偏好与其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用。并提出了相关理论假设,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的现状分析;利用里昂惕夫生产函数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农户在收益不确定条件下的冯-摩效用函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户在土地经营过程中偏好于从事传统种植业的保守行为做了深层次的探究。得出结论:农户生产中所能使用的土地规模过小从而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是影响其经营保守的现实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宋代“选学”专著无多,但《文选》在宋世仍然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今人从版刻情况可见其流布盛况,由刊刻时间、刊刻机构及刊刻者目的可推论其在当时的流布态势。究其原因,统治者爱好、教育体制、《文选》自身价值等,必然导致两宋《文选》流布盛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从税制改革看我国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企业是我国残疾人集中就业的主要载体,国家通过优惠政策来保障残疾人的就业。福利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于国家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文章以我国建国以来的几次重大税制改革为主线,对福利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梳理,针对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下福利企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活动,欣赏者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的。因而,音乐审美主体对音乐审美客体的偏好也迥然各异。本文从音乐审美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出发,探讨了音乐审美主体的偏好差异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劳动经济理论中,人们企图运用边际效用理论,把闲暇作为消费品,在闲暇一物品两种消费品中进行效用最大化选择来推导劳动力供给曲线。本文认为边际效用理论并不能推导劳动力供给曲线,它只能据以推导劳动(时间)供给曲线。劳动力是生产出来的,其生产是要花费成本的。边际成本理论能合理解释劳动力供给曲线。这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可获得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