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在南北朝后期的颜之推,出生于以儒学传家的文化家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乱世中迭经破家、丧国等诸多人生坎坷之后,开始在人生中形成了努力追求中庸处世的理念。通过对《颜氏家训》考察可知,颜之推在生活中形成的诸多中庸处世理念实质上是他结合自身乱世体会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现实解读。它主要表现在颜之推在政治仕途、生活理念、人生价值观、佛教信仰、文化学术等方面将儒家的中庸思想具体化为"仕宦称泰"、兼顾不偏、"去泰去甚"等世俗化的观念和信条。对中庸处世思想理念的追求使颜之推在"三为亡国之人"过程中不但得以保命兴家,且仕宦不坠。  相似文献   

2.
颜之推为梁末士人,历经四朝,其后期所著《颜氏家训》和《观我生赋》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还表现出了很高的史学价值。颜之推在这两部著作中不仅以史笔对梁末时期后三国的历史作了某些方面的文学记载,而且时一些重大事件还予以反思,充分体现了颜之推的史家意识。  相似文献   

3.
浅析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家庭教育体系。魏晋南北朝时北齐颜之推所作的《颜氏家训》堪称家庭教育之经典,它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方法,在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年代,社会矛盾激烈,时局异常动荡。颜之推历事四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他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于晚年把修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作了总结,将一个封建士大夫的立身治家、求学处事等问题全部包容进来,成书为《颜氏家训》,以“提撕子孙”。1这部家庭教…  相似文献   

4.
从《颜氏家训》看颜之推的思想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之推是一位博通的学者,他经历特殊,一生历仕四期,他的思想在其著作《颜氏家训》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从《颜氏家训》中可以看出颜之推在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内外两教的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了看似矛盾的一面。颜之推这种矛盾的思想反映出了汉族士大夫居乱时的人生态度以及他们对不同文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颜氏家训》被称为古今第一家训,作者是南北朝时期最博学的学者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终制》篇是颜之推的遗嘱,主要涉及身后丧事的安排,在中国礼制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一直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视野主要放在南朝和南方地区,对北朝和北方地区丧制鲜有措意,致使该篇不少重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另辟蹊径,以吐鲁番出土文献中的《随葬衣物疏》《功德疏》和《砖志》等为《颜氏家训?终制》作笺证,从而还原历史的真实细节。一方面,《颜氏家训?终制》与吐鲁番出土十六国时期、高昌国时期及唐西州时期的文献时代较近;另一方面,中古时期的吐鲁番文化受北朝的影响甚深。文章最后得出结论:《颜氏家训?终制》是中古时期丧葬礼制的纲领性文献,而吐鲁番出土文献则是记载这一时期丧葬实情的第一手资料。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颜氏家训?终制》所载葬俗通行于南北,故王利器所言“之推葬所言随品皆南朝人习俗”有误。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有效手段之一。家训,是家庭中尊长教育子孙治家、做人的训导话。许多前贤先祖,为教育子孙撰写家训,至今仍在启迪着后人。古代的家训名目众多。在《中国丛书综录》里,列入家训一类的图书很多。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内容丰富的的家训,影响颇大、流传甚广。《颜氏家训》共七卷二十篇,主要讲立身处世之道。有人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相似文献   

7.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研究南北朝历史的重要文献。而《颜氏家训》中的《文章篇》中体现出来的对于文学和文章的看法 ,对于从事写作的人来说 ,更有重要的意义。了解颜之推的文章观 ,借鉴其对文章和文学的态度 ,无疑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嵇康和颜之推都服膺儒家教化,又分别出现游离于儒家的道家与佛家思想,他们的家训文《家诫》与《颜氏家训》深刻地体现了两种思想的矛盾,从生平身世到文章创作对两者进行对比,反映了二人的思想观念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游离的道家与佛家思想是时代的烙印所造成。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思想家颜之推在晚年积累了一套丰富的治学体系,其治学观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中,对后世学者的学习提供了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从颜之推的治学目的、治学内容、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四个方面来阐述他的治学观,并从中得出其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丰富了中国学习思想史,为中国学者树立了可供参考的学习模式;二是其终身学习的思想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三是其家庭教育思想为幼儿教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颜之推(公元531~约590年以后),北齐文学家,字价,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仕梁元帝为散骑侍郎,北齐时为黄门侍郎,北周时为御史上士,人隋时召为太子学士。他博览群书,词情典雅,对《周礼》和《左传》等尤有研究,是一位文化素养很高的儒家学者,有“学优才赡,山高海深”之誉。颜之推虽有著述多种,但只有《颜氏家训》流传至今。《颜氏家训》共计二十篇,其中《教子》、《兄弟》、《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涉世》、《止足》等,都是论述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的好坏,家庭生活是否和睦幸福,非但关系到子女是否…  相似文献   

11.
陈昌云 《东方论坛》2015,(2):28-32,36
为改变儒学式微困境,倡导社会变革,以"宋初儒学三先生"为代表的宋代儒学家大力弘扬先秦儒学的忧患意识和济世情怀,倡导汉唐儒学的当代转型。发展至北宋后期,逐渐形成王学、苏学、程系道学三大新儒学派系,传统儒学实现了复兴。北宋新儒学构建进程中,儒学家们基于宣扬学术和变法图强需要,纷纷论说诸葛亮,北宋的诸葛亮评价由前期的盛赞"去就出处行大义"向后期的褒贬才德难两全转变,这与北宋前期儒学呈现的关注现实的"外王"倾向转型至后期强调"内圣外王"、德行双修的演进路径大体一致,从而折射出宋代新儒学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颜之推是北齐著名的学者,其著作《颜氏家训》不仅发现并纠正文献中存在的错讹,对于文献校勘问题也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不少卓越的见解。试图对颜之推文献校勘学上的成就进行总结,并对他采用的校勘文献的方法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3.
被许多学者高度评价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颜氏家训》,以其系统性、完整性被奉为家训经典。此书集中体现了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尤其在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方面,有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与科学的方法,从古代家训的思想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特别在当今独生子女日益普遍的社会背景下,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康有为与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康有为打造的新儒学否定传统儒学传承中的原有道统,建立起儒学的新道统;引入西方进化论来论证其公羊三世说,将儒学打造成孔教。康有为将儒家思想解读成帝王之学,将《春秋(公羊)》抬高成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经典,将教化的儒学打造成宗教儒学。康有为新儒学已经偏离了传统儒学,他打造的新儒学是传统儒学的歧出。  相似文献   

15.
汉儒称"儒学"为"儒术"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这个概念,不见于先秦典籍,为汉儒所独创.汉儒创造这个概念,用来称谓"儒家的学问"或日"儒家的学说",但汉儒又用先秦已有的"儒术"这个概念来称谓"儒家的学问".汉儒为什么称"儒学"为"儒术",以至于兼用这两个概念来称谓"儒家的学问"?文章藉梳理"儒学"、"儒术"概念之衍变历史以说明这个问题,并认为,在汉代,"术"化儒家思想,将儒家思想由重"道"转向重"术",是时代对儒家的要求,汉儒之所以称"儒学"为"儒术",与这一时代要求有密切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定儒学为一尊的思想禁锢被突破,思想界儒、道、名、法诸种学说互相渗透,形成彼此会通的复杂面貌.<人物志>与<颜氏家训>"不专为一家之言",是魏晋南北朝思想领域中涉及人才问题的两部极有特色的著作,其人才思想中均具有较浓的杂家色彩.但总体而言,<人物志>兼儒、名、法、道,儒为其道德指导原则,至于思想方法及内容上则以名、法、道居多.<颜氏家训>兼儒、名、道、佛,其中儒家是主流,其余则为支流.二书"兼综驳杂"的杂家风格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其作者刘劭与颜之推的广综博学和对前人丰富思想遗产的继承以及当时较为宽松的社会现实环境.<四库全书总目>将二书列入杂家,确有其理由.  相似文献   

17.
《颜氏家训》中的《音辞篇》和《书证篇》,揭示了南北朝后期南北语音方面的某些差异,就韵母而言,有鱼虞分合的问题、尤侯分合的问题、脂之分合的问题、皆咍分合的问题等等;同时也涉及重纽字的读音问题和南染吴越的问题。当然,南北朝时期南北韵母的差异远比《颜氏家训》所揭示要多。  相似文献   

18.
汉代太平道经典《太平经》,上承黄老、董子之学,广纳谶纬与民间信仰,下启黄巾起义,曾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汉代儒家思想宗教化的努力,对《太平经》的兴国广嗣术产生了影响。《太平经》从哲学、神学、社会学等多角度阐述的兴国广嗣论,内容之丰富可谓空前。此外,《太平经》大概还宣扬了合阴阳法。  相似文献   

19.
《颜氏家训》是我国蒙学的重要经典,被称为"家训之祖"。这部典籍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和其说服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修辞人格"这个概念是由亚里斯多德提出,并将其列为说服力的重要来源。"修辞人格"概念及其凸显手段理论得到了包括亚里斯多德、西塞罗、坎贝尔、海德格尔等重量级西方修辞学家的阐述和发展。作为诠释说服力的重要概念,修辞人格的相关理论为我们解读《颜氏家训》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理论框架。经对经典的发掘与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实用智慧、美德、善意、声誉、文风、身份角色以及"精神家园"的建构这些修辞人格的主要构件在增强《颜氏家训》修辞力及使其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上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儒学复兴的众多思想流派中,康有为思想在近年逐渐被一些学者所尊奉和宣扬,并在当下语境中形成"大陆新儒家"学术热点。以"新康有为主义"作为儒学复兴纲领的学者们,逐渐形成以"大陆新儒家"联合"康党"的思想阵营,他们秉承康有为对儒学宗教化的思想建构倾向,以宗教学的办法肆意歪曲儒家思想。无论是从学术特征、思想谱系、共同价值以及阶段人物,都表现出强烈儒学宗教化特点。反思表明,康有为所论的儒学思想不但背离了孔子之道,而且利用宗教化的儒学达到"改制"的政治幻想。"大陆新儒家"把康有为作为其理论源泉,其目的是利用康有为思想实现"改制"思想的逻辑延续。这非但不能为儒学复兴提供可靠的致思理路,反而将儒学复兴潮流引入极其危险的歧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