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目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揭示了其中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亦师亦傅、亦生亦徒双重角色”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兼备的播音主持人才,亦能够为高校应用型本科艺术类及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亦理亦工专业试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工融合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亦理亦工最能体现理工融合的本质特点.北京邮电大学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中进行了亦理亦工的试点工作,对其专业培养计划、教学方法和内容等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看法认为,陈贻焮等的王维“亦官亦隐”说,不符合唐王朝的制度与政策,其实,陈贻焮等的“亦官亦隐”说,是从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角度立论的,同唐王朝的制度与政策无关;从唐人自己的说法入手,可论证“亦官亦隐”并非子虚乌有,它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一、语义模糊的概念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模糊性”,就是一些“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模糊性是相对精确性而言的。精确性是将事物清楚地划分成“非此即彼”的类属;而模糊性则是那些处于“亦此亦彼”的中介地带的概念,反映了词语的“边界不明”问题。而边界不明,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边界不明,还是指客观事物的边界不明?这正是语言的模糊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文想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但凡议论傅斯年的政治态度与立场,学人们大多陷于党见之争.其实不然,傅斯年对政治的态度始终处于亦进亦退的境界.他的政治文化观是历史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欧布里德的“说谎者”悖论和赫拉克利特的“亦此亦彼”悖论,两者携手挑战亚里士多得的“不矛盾律”。西方的“真值间隙”、“变值”和“语境敏感”诸方案成功地消解欧氏的一些“弱”例;但是本文的“复合命题”方案试图消解欧氏的“强”例,较彻底地表明:欧氏挑战 (亚氏的 )“不矛盾律”失败。最后,本文指出赫氏的“亦此亦彼”悖论挑战“不矛盾律”成功;但是我们为了“实用”需要而把“亦此亦彼”修订为“可此可彼”,指赫氏犯“矛盾定义”谬误,使赫、亚二氏“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亦此亦彼思维模式的动态开放性、兼容并蓄性和探索创新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及其在人才成长中所具有的深层启动和促进作用。同时阐述了非此即彼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及其对人才成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的两个“悖论”定义──澄清马佩教授的误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曾把“悖论”定义为“违反共识的矛盾”。它虽然能够涵盖(由两个矛盾构成的)“说谎者”和(只由一个矛盾构成的)“无理数”两大类悖论,但对于后者却有点儿“牵强”。我后来把“悖论”定义为“挑战常识的‘大’理”。马佩教授指出它包括不了“罗素悖论”等。现在本文把它修正为“所谓挑战常识的‘大’理”。我曾盛赞辩证“鹰”派的“亦此亦彼”为卓论,并由它而导致我创发“亦此亦彼”悖论。马教授对它也有所批评。本文也作了说明与澄清。马教授评及赵总宽和张建军两位教授。而这些评论跟我的论点有关,本文也略作答复与评析  相似文献   

9.
由神秘莫测的嫁术和解术构成的都镇湾嫁匠叙事,以其隐秘的文化传统特性网织在乡民的生活链环之中。嫁匠叙事的真实性和神秘性以及亦真亦幻的艺术个性丰富了都镇湾民间叙事传统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0.
史料具有过去性、主观性、有限性、残缺性等特征,在其中同时亦存在模糊性.模糊性是指事物性态和类属的不确定性,即是指事物在性态和类属方面的"亦此亦彼"性,亦即中介过渡性.用模糊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史料中介的特征及其模糊性,对进一步研究历史思维和历史认识的模糊性、历史和历史人物研究与评价中的模糊性等问题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这一思想方法上的转向,恩格斯曾在其《自然辨证法》一书中考察过,并认为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认识规律,如今在对我国社会变革的认识过程中,在我们的思想上正在发生同样的变革过程,这种变革比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更为艰难,因为它的阻力更大,然而这一思想解放过程对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它在过去的30年中已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当继续用"亦此亦彼"的思想方法来认识和处理我国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次协调逻辑的辩证否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典逻辑的所有联结词中 ,最少受人怀疑的就是否定词。因为对否定词的不同解释往往形成不同的逻辑系统。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逻辑就是建立在“非此即彼”的否定模式基础之上的。然而 ,“非此即彼”的否定模式受到了来自现实生活和科学领域的严重冲击 ,因此 ,只用反映“非此即彼”模式的经典否定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对经典的否定词进行修正 ,使它既能反映“非此即彼”模式又能反映“亦此亦彼”的模式 ,次协调否定词正是体现这种“辩证否定”思想的否定词。  相似文献   

13.
试论次协调逻辑的哲学意义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里士多德的矛盾律和经典的否定概念 ,历来被认为是逻辑学中不可动摇的支柱。可是 ,次协调逻辑在逻辑上首次以严谨的态度动摇了矛盾律的绝对地位 ,相应地从根本上改变了否定词的原有概念 ,从而形成了新的非经典逻辑体系。这种非经典逻辑体系以新的视角、新的途径、新的方式和方法 ,为人们处理各种矛盾提供了经典逻辑远不及的、具有辩证意味的“亦此亦彼”的逻辑模式和洞察力。因此 ,次协调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明确其思想与创作的“现代性”或“反现代性”却是沈从文研究的一大难题。从时间的角度以及沈从文的风景描写与“风景中的人”三个方面来看,沈从文具有“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并行的独特魅力。“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矛盾两极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形成了极强的艺术与思想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于艺术领域的不二法则——真实,也造就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和耀眼。童庆炳先生倡导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切实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半模范畴中,定义了迹TrM(U)与亦迹TrjM(U)的概念,并研究了迹与亦迹的性质.在命题2.5的假设下,我们有:迹的像是像的迹,亦迹的像是像的亦迹.  相似文献   

16.
比较诗学自上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业已取得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但是它从诞生起几乎就存在着"错位"的偏向,即话语的"西化"错位和范式的"中化"错位.为矫正这种错位,笔者主张比较诗学应当"和而不同",以实现其本位回归,即平等对话理念的本体回归,"亦中亦西"模式的二次重铸,"和而不同"范式的另类抉择:一是相互宽容、相互包容的共容,二是相互融合、加强沟通的共融,三是彼此结合、铸成整体的共熔,四是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共荣.  相似文献   

17.
孙悟空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悟空形象的特点是亦真亦幻,幻中寓真。这个形象的创造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历史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他的“强者为尊”和追求自由的思想性格与明代中后期进步的社会思潮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李贽的尊贤思想和童心说在他的身上都有着鲜明的表现。他的积极乐观、勇敢无畏、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等美好品德,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性格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孙悟空的斗争智慧也多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小说在奇幻描写中时时透出世俗社会的人情事理。孙悟空形象的童真童趣,也是时代精神的一种独特表现。  相似文献   

18.
张晓风作为当代著名作家,以散文成就瞩目文坛。本文主要对其散文语言进行剖析,运用汉语风格学、修辞学以及文艺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从作品的遣词、造句、设格等角度探析张晓风散文的语言风格及其具体表现,并加以总结。张晓风散文以1966年为界限,主要形成了前后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柔婉繁丰与亦秀亦豪。最后剖析其散文语言风格转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再论“也”对“亦”历时替换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江先生《“也”的来源及其对“亦”的历时替换》前半部分对“也”的来源讨论较详,后半部分对“也”、“亦”的历时替换谈得很简略,只从出现频率的发展状况得出“也”、“亦”完成替换的时间应是元初,未能解释“也”能替换“亦”的原因。本文针对这一论证尚不充足的地方展开深入讨论,通过比较“亦”、“也”各自所在句子的形式及其谓语结构类型的历史发展状况,指出:表层语法形式的精密是“也”最终取代“亦”的根本原因。“也”字句为什么有这些发展呢?这跟“也”的口语词性质很有关系,因为它在口语中习用,而口语的发展比书面语快,口语中的一些新词和新的结构形式必然会先与“也”字句结合,再影响到书面语中的“亦”字句。随着白话势力的强大,书面语渐渐由文言文变成白话文,“亦”也渐渐失去了地位。“也”字句发展基本成熟、“亦”字句停止发展是在宋末元初,正与李文所说的替换时间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汉文文献"经""史"两分。"经"以载道,属于神圣叙事;"史"以证道,属于历史叙事。然而在少数民族文献里,神圣叙事与历史叙事常常混融不辨。《白古通记》是一部著名的白族古代文献,对它的考察证实,少数民族文献具有亦经亦史的双重特性,应当置于少数民族各自的历史文化处境予以认识和运用。以经掩史或以史掩经,都将错会这些少数民族文献编撰的真质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