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特点是将新闻的客观性与评论的说理性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且具有广泛的公众性。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根据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在节目内容中占据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组合形态,分为主评型与述评结合型两大类。从新闻传播过程本体角度分析,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主要发挥着信息发布与信息中介、客观报道与舆论引导、控制现场与自我控制等方面的作用。节目主持人在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新闻评论节目中,既是讨论式、辩论式的引导者,也是谈话式、访谈式的挖掘者,还是主评式、述评式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2.
如何从海量评论中发现对用户更加有用的评论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电子商务全球化趋势使得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感知评论价值过程中的差异成为必要。基于说服双过程模型的跨文化研究理论,分析了在个人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下,文化类型对不同因素之于在线评论有用性作用的调节机制,构建了跨文化在线评论有用性研究模型及相关假设。实证分析IMDB和豆瓣网的影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文化中,说服双过程模型同样适用,启发式线索和系统式线索同时影响了人们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评估,但是系统式线索和启发式线索在两种文化下对说服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这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也有助于电子商务企业针对不同文化下的线评论进行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靠多媒体传播的优势,博客新闻评论展示出与以往任何一种新闻评论都有所不同的特征,如自主性、交互性、公共性、时效性和真实性.博客新闻评论继承和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并将新闻评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网络中的人气及信息资源重新整合,构建出新的网络舆论场.博客新闻评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相关法规的完善、博客网站的积极引导,以及博客们对传统新闻评论的学习借鉴,网络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选题是新闻评论写作的第一步,能否正确的选准、选好论题直接关系到新闻评论的指导作用并影响到写作程序的进行。新闻媒体要想运用新闻评论这种形式来真正向社会,向受众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关注新闻评论的论题的评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集对分析的基本原理,探讨新闻评论的平面化与立体化特征、成因以及二特征的极端并存与对立统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颠扑不破”的评论手法是喜剧美学的“归谬法”、美术上的速写漫画手法在新闻评论中的运用。此类新闻评论的美学特色在于:(1)常常使用第一人称现身说法,属于“画眼睛”式的“灵魂白描”。(2)主人公谬论的表现形式多为口语化的自我辩解,而每每“立于不败之地”。(3)评论往往带有相当鲜明的夸张色彩,制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  相似文献   

7.
作为典型的体验产品和快速消费品,社会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口碑传播对电影票房影响研究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北美电影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个体评论和专家评论为代表的口碑传播的动态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个体评论数量和效价在公映第1周后将显著降低;评论数量间存在动态传递现象;个体评论数量对短期票房(第1到4周)具有正面显著影响;个体评论数量和专家评论效价对总票房均有正面显著影响。个体评论和专家评论对票房具有不同影响机制,个体评论数量是影响周票房和总票房的重要变量,而专家评论效价更多起到了预测作用,仅对总票房具有显著影响。企业应高度重视电影公映前后短期内口碑传播带来的知晓效应,保持实时口碑蜂鸣是票房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评论话语是用来引起评论行为的先行符号,有直接评论话语和间接评论话语两类。早期对评论话语的研究侧重于静态描写其特征,结合自然语料展开的研究较少。对自然语料的定量统计结果显示,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性别、年龄等社会因素不同,对评论话语的选择和使用也存在差异。女性更喜欢使用主观性强的评论话语,并且更加委婉;南方地区常使用"我感觉",北方地区偏好使用"我认为"和间接评论话语;受教育程度越高,评论话语的使用越全面丰富。  相似文献   

9.
教育评论标准是存在的 ,包括先验的标准和具体的标准。在运用教育评论标准时 ,应考虑它的社会规范性和教育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析新闻评论文体确立的标志性因素,运用系统功能语法,探讨新闻评论语篇的信息结构功能。认为新闻评论信息具有层级分布的特点,焦点信息是主题信息;新信息的分布具有宏观连续性;新闻评论结构的本质是语义的选择和生成;新闻评论有两种信息结构方式:常规信息结构方式体现了“认识的结构”,即旧信息 新信息,而更有效的信息结构是非常规的“表达的结构”,即焦点突出式:新信息 旧信息,它突出和体现了评论的“最新”性。评论的信息要素的选择受语用功能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南方都市报》"街谈"栏目的基调和表现手法与西方新闻界的"软评论"类似,多采用符合普通百姓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的"软性"表达,现身说法,浅显易懂,平易近人。从评论角色上看,评论人往往以当事人的姿态出现,给人一种广播评论的现场感。从评论语气上看,此类评论多是"姑妄言之",侃侃而谈,点到为止。从评论结论上看,作者的立场暗含在对于事件的叙述之中,甚至不做定论。  相似文献   

12.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与文学关系的探讨渐多,但是直接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题的论文还较少。以文学为中心视角,在借鉴国内文学研究者的成果基础上,参考了国外学者的专著;既有对该理论的宏观梳理,又有对男女作家自然写作个案的分析,试图对这一新的文学批评做一个相对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论文涉及该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文本特点和批评特色等。作者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融合了女性主义批评与生态批评二者之长,在生态学术的热烈探讨中,将成为有前途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3.
剖析了网络写作和阅读"在线"的特性,分析了"在线性"对网络批评形式的重要影响.所谓"在线"就是作者和读者的直接在场.这一性质使网络文学批评的写作更加短小、更生活化,也使批评更加注意艺术形式和技巧的新颖独特.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上大量在线评论的有效识别和影响因素问题,从评论发布者和评论本身特性角度,选择了亚马逊网站上化妆品和数码相机两类产品总投票数不少于2的595条有效评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立评论、客观评论标题的有用性更高;积极情感倾向的评论对评论有用性有着显著的正影响;验证了评论发布者属性对在线评论的间接影响效应:评论者空间排名和历史评论数量通过评论长度和评论情感倾向间接地影响评论有用性;产品类型对评论长度和发布者历史评论数量的调节效应显著;评论长度与评论的有用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搜索型产品中更加显著;历史评论数量与评论有用性存在负相关关系,在搜索型产品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英语作文第二写作过程模式有准备、侦察、诊断和修改四个阶段。写作能力、创造力、采用的修改策略和态度等对学生在第二写作过程的表现都有影响,但教师评语则是影响大学生英语作文第二写作过程的关键因素。好的教师评语应具有建设性、鼓励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应遵循“教师批学生改”和“有效的批改”等原则,帮助大学生提高第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十七史商榷序》明确反对对史书的“议论褒贬”,但《十七史商榷》对典制史事的议论褒贬不在少数,二者并不矛盾。王鸣盛反对的是那种热衷于评论、不辨史实真伪的“议论褒贬”。其主旨是突出《十七史商榷》考据成就,同时也体现了乾嘉时代的“求实”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水浒传》作者的反映角度和叙事特点,并对该作品所表现的文人心理结构及小说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剖析,以期厘清对《水浒传》的社会效应和艺术魅力的种种不同的评述,为“基于社会底层”的在场的评论提供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18.
谈歌的《杨志卖刀》是对《水浒》中的一段情节的前溯性扩展,在这个扩展故事中,作者谈歌将时间作为一种有力的叙述手段,借助宝刀这个意象,利用武侠小说的套路和评书的方法,将一个恩怨相报的故事作了一番具有独创性的铺陈。  相似文献   

19.
文学评点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形式,是在宋代发展起来的.《庄子》散文有着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明清两朝评点者甚众.文章选取《庄子》为个案,以对《庄子》文本在宋代的历时性解读为切入点,梳理评点学在宋代开始走向成熟的内在脉络,力图在总结评点方法得失的同时,深化对《庄子》散文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牡丹亭》的女性评点是《牡丹亭》研究中的一大亮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对《牡丹亭》的女性评点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解析.文章从吴吴山三妇本的研究、《才子牡丹亭》的研究、《牡丹亭》女性评点的整体关照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牡丹亭》女性评点成果进行了爬梳整理,希望对《牡丹亭》的传播史、评点史及女性文学史研究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