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革命的伟大转折,素质教育是教育观念的创新,人才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高校必须深化改革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重在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创新教学体系,构建一个能够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育人氛围,弘扬正气、严肃教风、端正学风,建立学士学位教学体系,改革考试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民族地区高校开展以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为重点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加强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构建社会实践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网络教育平台、服务咨询平台,落实好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管理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以构建长效机制为保障等措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军事课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中开展军事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觉悟、集体主义观念、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组织纪律性。充分发挥以国防教育为核心,以军事理论课为依托,以军训为阵地的军事课教学的综合作用,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校、学生的综合需要体现了高校共青团存在的价值,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的动因。以育人为核心是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的根本目标。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引导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做人三个方面。其着眼点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智能培养、人格塑造模式的改革创造。高校共青团现代教育现念和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科学、平等、务实作风的养成,以及内外部机制适应时代特征的积极优化,是其进行改革创新的理念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创新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第二课堂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育人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理论、教学结构、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及支持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欠缺。本文从创新第二课堂教学目标、应用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及创新师生交往系统等方面入手,创新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场域,四史”教育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育人价值。“四史”教育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剖析其价值意蕴,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探索其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实理路。高校应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四史”教育以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聚集理论武装,切实提升融入的政治性;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提升融入的科学性;推进成果转化,切实提升融入的有效性。以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促进人的全面、谐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 ,阐述了素质教育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后 ,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被动走向主动 ,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独立自主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 ,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根本上提高了高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塞罕坝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是广泛传承和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时代要求,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元素、新思想和新内容。将塞罕坝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健全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主渠道的理论教育平台体系,打造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和班团学管理为抓手的实践教育平台体系,构建以“三全育人”为依托的大思政格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教育的主旋律。当前的高校写作教学需要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高校写作教学需要改革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摒弃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开放的评价体系,确立大写作观,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探索以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主的文化育人模式,将项目研究引入课程体系设置,突出研究与教学的关系,突出学生兴趣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突出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将项目定位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以北京历史文化为切入点,以点带面,透视中国历史文化精神,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育人的本体性教育融为一体,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2.
成人中等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改革要抓好德育渗透、备课、课堂设计、教学方法、作业评改与信息反馈等环节,全面贯彻以德育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思政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理论大课”“实践大课”“人生大课”,是以“铸魂育人”为价值导向,以“社会现实”为实践观照,以“教学创新”为关键手段,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动力。“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真实需求脱节、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发展割裂、教学场景与学生生活世界脱离、协同育人乏力等问题。突破以上困境,需要高校聚焦队伍建设,找准教学规律,搭建协同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思想教育的人性化、平等性、主体性、生活性、针对性、实效性。要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处理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上,以教师为本;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以学生为本。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还存在在教学中,未能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以学生为本没有到位;在管理上,未能实现由官本位向教师本位的转变,以教师为本没有落到实处等问题。因此,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推行参与式教学在评价方式上,由单一的教师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双主体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教学领域,切实加强社会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创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通过大学理念与创新文化的引领熏陶、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认知教化、规章制度与奖惩政策的约束规范、科研实践与教师示范的体验熏陶等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等科学精神教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强化育人理念、转变育人观念是抓好科学精神教育的先导;建立育人体制、健全育人制度是抓好科学精神教育的前提;创设课程体系、实施“三全”育人是抓好科学精神教育的关键;广泛开展本科生科研并进行科学精神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信息时代,创新是教育思想的灵魂,作为现代高校的体育教学就是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个性发展上开展创新教育,也就是改“应试“教育为全面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形式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因而 ,政治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园地和主要渠道。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主要是要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磨砺学生的创造意志 ,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思想 ,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并能够把所学到的政治理论、政治观点运用于实践 ,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1 创设情境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学需要的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设置具体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人才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因此高校素质教育应以创新素质教育为重点。学生创新素质是德智体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德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工作中是责无旁贷且大有可为的。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带头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环境,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的实践,既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又可以为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打下必要的基础。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供立足高质量的类课程,指导学生个性化选择。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多样化,开设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选修课成为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