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阔端时期的西夏文《大白伞盖陀罗尼经》发愿文残叶的研究,厘清了西夏《大白伞盖陀罗尼经》的来历,发现了西夏文译本的译者及此前未见记载的西夏帝师和国师,也补充了西夏灭亡后此经在凉州地区不止一次刻印、流传的经过,特别是真实地记载了阔端信奉藏传佛教,拜藏传佛教高僧等觉金刚国师为师,为"凉州会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铺垫了思想和宗教信仰的基础,西夏时期接受、发展藏传佛教对"凉州会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夏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了,已发表、出版了一些论文和专著,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是,引用西夏文原始资料来研究西夏史的人并不多。这是什么原因?一是研究西夏文原始资料的人很少,以前限于条件,译文难免有出入,不敢轻易引用。二是西夏文资料往往零星出现,孤证难立。三是被沙俄大佐柯兹洛夫掘去的大批西夏文资料,至今未能全部公诸于世,致使学术界不能充分使用。为了发挥西夏文原始资料的作用,使它更好地为研究西夏史服务,笔者仅就自己接触到的西夏文资料,择要归纳,重新翻译考订,用以说明西夏文资料对研究西夏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 7册佛经是西夏僧人直接从藏文本翻译成西夏文的 ,每册佛经卷首题记记载了这些佛经的著者、传者、译者及其称号。本文对这些题记进行了详细的释读 ,所涉及的吐蕃人名尽可能检索到其在藏文文献中的对应名字 ,涉及的称号也进行了力所能及的阐释。从而认为 ,西夏人在翻译吐蕃人名时采用音译或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认为其中几册佛经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的著作 ,它们均是西夏后期由吐蕃僧人传入西夏的。  相似文献   

4.
党项是我国古代一个相当重要的民族。迄今所知,党项的资料最早见于《北史》和《隋书》,最晚见于明代中叶保定的西夏文石经幢。这就证明,党项人的一部分做为民族实体存在到明代中期,有文字记载的党项历史长达一千年以上。尤其是在十一至十三世纪期间,党项人建立了强大的西夏政权,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党项人军事组织的发生、发展,线索明显,又很有特点,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对研究党项人的社会发展史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各民族军事组织发展史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对此中外学者尚未作过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本文拟作初步的探讨。按其军事组织发展过程分为原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来谈。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货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由来已久,如西夏、元、清诸代的钱币上,分别铸有西夏文、八思巴文和满文。新中国的人民币上除了采用汉字为主要文字外,也曾先后采用蒙古、维吾尔、藏、壮4种少数民族文字。这些少数民族文字均由该少数民族书写高手书写,并经内蒙古、新疆...  相似文献   

6.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一个重要王朝。它的统治民族称谓[弭](附录1),西夏时期汉译文为“蕃”,目前学术界一般称为党项(tangut)。近些年来对党项人亲属称谓和婚姻的研究也成了西夏学家所关注的一个课题。这一课题对当前西夏学的进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在翻译西夏文文献时,元论是字典、词书,还是典籍、文书,都会遇到亲属称谓。目前  相似文献   

7.
西夏圣容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向前 《民族研究》2005,(5):100-102
文献记载西夏王朝建有圣容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汉文碑铭中有“庆寺监修都大勾当行宫三司正兼圣容寺感通塔两众提举律晶赐绯僧药乜永诠”,史金波先生认为其中的“圣容寺”当为凉州的一个寺庙。①西夏陵园残碑M2X:39+48+158(图版八)②第二行有西夏文八字,汉文直译为“年中西隅,圣容众宫”。这则资料是史先生首次译释的,他主张把西夏文“众宫”二字与汉文“寺”字对译,并为之做了精辟的论述。③然这座“圣容寺”在何处?寺名前“西隅”二字,是西夏境内的西鄙,还是中兴府地区的西偏,尚难断定。另外,圣容寺究竟为什么性质的寺庙,亦无人论…  相似文献   

8.
帝师考源     
元朝帝师制度并非如流行的说法源自西夏,而是儒家"王者必有师"治国思想和相关职官制度的继承.据汉文典籍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思想和职官制度,就已经出现.至迟在西汉时期,"帝师"作为帝王之师的专门用语就已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广为应用,并明确记载于历史典籍.之后,直到元朝建立之前,吏书屡见不鲜.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一个生动实例.  相似文献   

9.
索罗宁 《中国藏学》2016,(2):93-101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献中保存有西夏文《金刚般若经颂科次纂要义解略记》的两个版本。其正文似为属于圭峰宗密体系中的《金刚经》的注释。本文主要讨论了该文献的序篇。序篇记载证明西夏佛教曾经存在"汉藏佛教圆融"趋势。据其内容所示,西夏佛学界的佛教史概念中不存在"汉藏"对立或分歧。由此,西夏佛学界把印度因明大师陈那,汉文译师鸠摩罗什,藏传佛教中的"黑小足"(帕当巴桑杰)视为同一人。文中有对序篇翻译及其内容的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契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在不同时代而称谓不同。契约是当事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的一种具有凭证性质的法律文书,也是契约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设定。西夏在学习借鉴和吸收中原王朝契约精华之后,制定了比较严密的契约制度,在规范西夏商品交换和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结合目前已经考释公布的西夏汉夏文契约实物和《天盛律令》的有关条款规定,从西夏契约成立的要素和西夏契约的法律规定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为学界研究西夏契约提供了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11.
西夏与吐蕃、回鹘在经济文化上具有较深的关系。吐蕃藏传佛教被西夏各届广泛接受,传播至河西地区。西夏历法源于吐蕃,藏语作为重要的宗教语言也深受重视,很多西夏人通晓藏语。回鹘文字是西夏文之外的第二文字。西夏佛教深受回鹘佛教影响,大量回鹘佛经被翻译成西夏文,回鹘僧人在西夏地位极高。吐蕃与西夏间的贸易主要是西夏以茶叶交换吐蕃的牲畜。西夏盛产的青白盐也是与吐蕃贸易的重要商品。西夏占据河西,向回鹘商人征收重税,同时还把回鹘的各种奢侈品转卖至周边政权。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我国甘肃武威西郊林场先后发现多座西夏砖室墓,并有明确的记载,而出土的文物、随葬品也为研究西夏墓葬文化提供了详细而真实的参考资料,并且通过墓葬的重见天日,更是印证了西夏文化融合的的论断,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感受千年前的西夏王朝独有的文化内涵。在此,本文就详细探讨和研究了西夏的各种葬俗、西夏墓葬的形制、规格以及所反映出的葬俗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终于来到了这片神秘,苍凉的土地上。黄土夯筑的西夏王陵呈现在眼前。准确地说,这里是西夏陵区。一座座小小“金字塔”被来自贺兰山口的风亲切地吹拂着。我希望能立刻找到西夏开国皇帝李元吴的陵台,我对这位不太知名的帝王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即位,国号定为“大夏”,因兴庆府在宋朝疆界以西,故历史上称为“西夏”。它的国民是以古代党项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联合体。西夏王朝当时与两宋、辽金并存。李元昊雄才大略,武艺超群。他一生胸怀大志,理想高远。24岁就领兵出征,攻战回鹘、力取甘州,  相似文献   

14.
在铁木真统一漠北以前很长时间里,蒙古高原上的诸部落相互征战,争夺霸权,尚无暇顾及更大范围的对外扩张,他们与统治河套和河西走廊的西夏王朝基本上没有发生直接的关系。到了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前夕,漠北的游牧部落才开始与西夏有了接触。从成吉思汗第一次进攻西夏的1205年算起,到1227年蒙古军第六次出征西夏并攻灭西夏,这二十二年  相似文献   

15.
西夏文《杂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字》是西夏王朝时西夏人自己编纂的字典之一。有西夏文及汉文两个文本。本文对《杂字》的来历及文本做了简要介绍,对两个文本做了相互比较,对西夏文《杂字》的特点及反映出的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文章最后还附有《杂字》的西夏文与汉文对照表。  相似文献   

16.
西夏刻字司和西夏官刻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西夏文文献记载和印刷品实物考察有关西夏刻字司的史实及西夏官刻本的形制,目的是为中国出版史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资料。西夏于11世纪末期从中原接受了雕版印刷术,政府随即设立了一个叫做“刻字司”的机构来负责刊印世俗(非佛教)典籍。刻字司为番大学院的下属机构,设两名首长,由学院的官员兼任,在12世纪80年代以前本司并无刻字工匠,80年代始补入中原刻工20多人,实际工作不满10年,约在12世纪和13世纪之交停止工作。现存的西夏印刷品实物中可考定为刻字司刻本的书仅有5种,其行格全仿宋大字本,唯版口形制不一。  相似文献   

17.
彭向前 《民族研究》2022,(1):126-132+146
西夏文献中所载黄帝形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以颜色特征命名的“五色帝”之一,另一种则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古代杰出人物的代表。西夏人为避免混淆,把前者译作“黄色帝”,把后者译作“轩辕皇帝”。对黄帝形象的塑造不仅各民族广泛参与,即便在民族政权对峙时期也没有停止。辽宋西夏金时期,黄帝作为民族共祖形象继续得到弘扬,并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脉相承。西夏王朝也曾经参与对黄帝形象的塑造,宣称党项拓跋出自鲜卑拓跋,进而认为黄帝是党项人的远祖,党项人是黄帝之孙昌意少子悃的后裔。西夏文献关于黄帝形象的记载,为论证西夏对中国的认同,为黄帝历史形象塑造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西夏岩画及西夏文题记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批珍贵的西夏时期的手迹和文物资料,借助于古今所编纂的西夏文辞书和历史、民族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夏人活动范围以及在宗教、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自清朝史地学者张澍自1804年判别、认识出历史上曾存在过西夏文字以来,到1932年间北平图书馆出版馆刊“西夏文专号”使西夏学研究一步步走向辉煌,80年代至今以成为西夏学研究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20.
2000年年初以来 ,号称“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 ,再次引起世人注目。为弄清隐藏在这新闻背后的一系列“热点”问题 ,日前笔者循着王朝遗迹 ,在原西夏都城“兴庆府”故地进行了追踪采访 ,试图揭开“冰山一角”。西夏王陵偶然被中国军人发现 ,有关专家无不为之震动 :其规模竟与河南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 ,且在中古时期的丧葬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关于西夏帝陵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史·夏国传》 ,但仅记载有几个陵号 ,而不记其方位。其次是明代《嘉靖宁夏新志》。尽管不乏记载 ,但都没讲清它们的具体位置 ,加之早年碑刻被毁等原因 ,这个“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