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庆华  田一辉 《管理学报》2010,7(5):723-72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供应链管理已经逐步成为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但是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中国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关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实施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为此,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模型,将企业的运营过程分解为动力系统、运营系统和反馈系统;通过分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压力/动力-实践-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统计分析的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庆华  耿涌 《管理学报》2009,6(8):1029-1034
随着资源紧缺和环境的恶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循环经济在企业层面的实践,已成为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借鉴国内外文献及环保专家的意见,设计问卷进行调研;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出中国制造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压力/动力主因子;结合国内外相关情况探讨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从而提出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力模型;最后提出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集成特性和体系结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论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集成特性,并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下发展起来的面向生态环境的新型企业管理战略。本文首先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内容,紧接着阐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所具有的特征,通过与传统供应链的比较,分析出现代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5.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低碳经济理念下的管理会计的必然产物。本文在剖析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基础上,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并提出跨组织环境成本控制是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应用,最后就跨组织环境成本管理进行了方法选择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国外实践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对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进行了统计分析,目的在于识别中国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现状及薄弱环节,从而为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一 《管理科学文摘》2010,(35):232-232
目前,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绿色战略趋势,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不断出现。绿色供应链管理受到企业界与学术界的日益关注,绿色供应商管理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绿色供应链下的供应商控制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现有研究表明,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绿色创新均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但缺乏对上述三者内部关系的深入阐释。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从动态开放视角分别引入双元知识搜索和绿色社会资本两个变量,构建三阶调节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对绿色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深层次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撬动企业绩效增长的关键在于绿色创新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同时依赖于双元知识搜索对该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且上述双元知识搜索的调节效应受绿色社会资本的再次正向调节。本文从理论上延伸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范畴;从实践上为企业从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中获益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考虑产品绿色度和政府补贴分析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政府选择单位产品补贴系数,第二阶段为采取不同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最终产品生产商确定各自的产品绿色度水平,第三阶段为采取不同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最终产品生产商确定各自产品的价格.通过数值仿真讨论了各种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所得结论对于绿色供应链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公众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绿色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法。衡量绿色供应链能否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必须对其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成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核心课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对国内外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主要的方法和模型,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希望能对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解决产品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绿色供应链的有效运营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在内的二阶供应链的激励机制,从经济激励、技术激励、合作激励、契约激励多个角度提出了提高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绿色水平的激励机制,这对于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的拓展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叙述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形成机理、组成构造及模型的基础上,就“农业供应链”、“信息供应链”、“资金供应链”、“供应链驱动模式”、“行业供应链”、‘中小企业联盟”、“零碎市场和特殊市场的开发”等七个主题来探讨供应链的拓展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健  渠珂  田歆  高莹  蔡宝祥 《管理评论》2022,34(2):326-335
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通过场景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在供应链金融中,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是解决好信用传递和风险问题。本文旨在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动因、路径、作用机理以及风险规避措施。首先,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由场景创新驱动的商业运作模式创新;同时,场景创新过程中可能引发信用传递风险。本文借助“橙分期”的案例分析,提出供应链金融场景创新型商业模式,探讨这种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作用机理及信用传递机制创新机理与风险规避手段。力图给供应链金融行业以更多“场景创新”理念上的启示,从而更好地推进供应链实体经济与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形成机理与管理实践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机理的形成过程的演变、以及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结合我国农产品市场实际分析了影响我国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多层面因素,并提出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顾客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的涌现迫使企业借助大数据实现精准、敏捷的产品或服务供应。现有研究中对于数据驱动供应链敏捷性的实现机理尚缺乏深入探索。本文从数据驱动视角出发,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采用单案例研究发现:供应链敏捷性是企业动态能力作用的结果 ,供应链敏捷性的实现表现为"数据驱动—属性激活—动态能力提升—敏捷性触发"的动态过程,大数据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提升企业供应链敏捷性。本文将供应链敏捷性划分为客户敏捷性、流程敏捷性和合作伙伴敏捷性。研究结果拓展了大数据的形态及属性研究,明确了数据属性与动态能力的内、外在联系,打开了大数据驱动供应链敏捷性的过程"黑箱",研究对发展数据驱动理论和帮助企业实现敏捷供应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绿色供应链从战略高度对组织的实践活动进行环境管理,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消除废弃物,减少业务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赢得企业在革新和经营上的竞争优势.文章对比了反向供应链与绿色供应链在功能上的不同,采用基于差距分析法的标杆测评,评估了供应链的绿色度,绘制的蛛网图可反映出当前供应链与目标供应链之间的绿色度差距.企业可以据此来优化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合理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因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绿色供应链管理已逐步成为中国制造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但是,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研究以指导实践。本文借鉴国外文献和国内环保专家设计问卷进行调研,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并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识别出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压力/动力、实践和绩效的主要因子。在上述基础上,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制造企业的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本文从绿色供应链的涵义出发,论述了构建绿色供应链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并从绿色供应链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两个方面研究了绿色供应链激励机制的激励策略和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推广。围绕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增值目标,在打破瓶颈、畅通上下游渠道、提升供应链竞争优势等一系列需求的驱动下,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本  相似文献   

20.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问题的突显使得制造业需要从系统角度以集成方法进行环境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提升环境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较详实地介绍国内外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研究的特征、研究趋势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