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城市中市民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隔离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在职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居住空间与心理认同等等方面都显现出与城市居民的差异与隔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因而通过推进户籍改革等方式,消除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隔离是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林燕 《社科纵横》2011,26(4):35-38
本文对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并力图指出下一步研究需要拓展的地方。综述包括以下几类文献:首先是中国有多少农民工进入了城市并居住在城市,这部分人在城市居住的时间情况及居住的质量状况到底如何,然后回顾了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意愿的研究文献;接着对有关城市贫民窟形成及城市贫民窟价值判断的不同观点进行论述;最后对学界与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的政策建议做了点评。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的主要因素,指出城市生活状态是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收入高、职业地位高、来津时间长、文化程度高、租房或买房居住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交往多,而收入低、职业地位低、来津时间短、住单位宿舍的农民工与市民交往少。而性别、年龄等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程诚  边燕杰 《社会》2014,34(4):67-90
本文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距研究为切入点,探讨社会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路径及其程度。通过分析中国8城市的调查数据,运用收入分解方法,考察社会资本影响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异的两条路径,即进入职业的机会差异和职业内的收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和交往同质性原则导致农民工(相比城市职工)在社会资本存量方面更加欠缺,难以进入收入高的职业,且职业内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很有限。两种路径差异的综合,是导致农民工收入较低的重要社会原因,因此,社会资本是维持和固化社会不平等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5.
调查发现,农民工融入城市步履维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在心理上有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事实表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风险就是其自身素质。农民工的权利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权利。因为教育是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乃至决定一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6.
随着过去20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数都把子女留在家乡,部分子女跟随父母到了城市。无论是留守还是流动,这些农民工子女的抚育和教育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和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2006年珠三角3000多名农民工的调查资料中反映的有关农民工子女的抚育和教育方式的分析,理解农民工子女留守家乡和流动到城市的影响因素,发现在控制了农民工个人和家庭因素之后,农民工来源地的区域差异仍然是影响他们的子女留守或流动的重要因素。地区性壁垒存在的原因和机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过去20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数都把子女留在家乡,部分子女跟随父母到了城市。无论是“留守”还是“流动”,这些农民工子女的抚育和教育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和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2006年“珠三角”3000多名农民工的调查资料中反映的有关农民工子女的抚育和教育方式的分析,理解农民工子女“留守”家乡和“流动”到城市的影响因素,发现在控制了农民工个人和家庭因素之后,农民工来源地的区域差异仍然是影响他们的子女“留守”或“流动”的重要因素。“地区性壁垒”存在的原因和机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城市居住保障机制构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海瑞 《社科纵横》2008,23(10):35-38
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反映了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新旧体制交替和磨合中的各种矛盾,构建"制订和实施‘农民工有其居'的政策、加快‘农民转市民'的工作力度、加强对农民住房的政策研究和引导、完善公共住房体系等保障机制",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城乡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是社会稳定与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与老一代农民工有明显差别,他们的"城市梦"更执着。厦门是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城市,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分析厦门新生代农民工当前面临的困境,以社会工作视角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更好地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团结新生代农民工,共同推进厦门市文明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0.
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既是实现青年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完善当下青年农民工服务与管理的客观需求。天津滨海新区"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项目在探索新形势下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制度建设和路径选择上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健全以社区为依托实现青年农民工深层次城市社会融入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过程中,强关系包括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属、老乡等,弱关系包括在城市新建构的关系,如同事。本文通过个案研究表明,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过程中,关系作用的发挥是以各种组合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晔琴 《社会》2007,27(6):175-175
近年来,中国的“农民工问题”倍受国内外关注。本研究从“社会建构”概念入手,以上海某棚户区中的外来民工为对象,探讨他们进入城市后的身份建构机制。笔者认为,户籍制度的存在是农民工身份被建构和维持的宏观背景;同时,在与本地居民混居的社区中,这种集体身份也通过日常交往和城市居民的话语被建构和符号化,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同。笔者在文中提出“移民空间”的概念,即随着乡城迁移人员在城市的集聚,“农民工”聚居区这一独特的城市空间正在慢慢形成,并成为身份认同的一个空间符号。  相似文献   

13.
唐鸿铃  齐芳 《社会工作》2012,(11):77-79
作为"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传统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对社会工作支持有新的利益诉求。社会工作可以从制度、社区、企业、家庭等层面针对该群体从不同角度提供最直接、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帮助他们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4.
Hong Kong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a world city that faces escalating poverty and housing problems. Problems related to housing are crucial in determining deprivation. By means of hierarchical linear regression on a representative survey of Hong Kong residents in 201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household income and housing factors on the deprivation of residents in Hong Kong.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income level has a crucial effect on the deprivation level of households; whereas housing cost per capita, living area per capita, and living quarter problem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deprivation. A small interacting effect exists between household income and housing factors, which do not influence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living area per capita and living quarter problems on deprivation. For the public rental housing residents, only the effect of living quarter problem on deprivation is significant, whereas for private rental housing residents, living area per capita and living quarter problem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Among all the models, housing expense per capita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only in model for overcrowded households. The study recommends that improving the maintenance and renovation schemes for public and private housing with poor living environment is a good strategy to improve housing conditions and deprivation.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anti‐poverty policies must consider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hat can improve the housing factors, including housing expenses, living density and living quarter maintenance problems, especially for those residents with high living density, such as those living in bed spaces, cubicles, and subdivided flats.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住房保障法》的基本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住房保障法》列入立法规划,该法的制定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本文提出了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实效性与前瞻性结合以及衔接相关法律的总体起草思路。本文在对《住房保障法》应当涉及的主体制度作一梳理后,提出了《住房保障法》的基本框架建议:总则、住房保障的对象和方式、住房保障的住房和资金、住房保障的准入和退出、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次职业流动过程中,农民工拥有并利用了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即传统性社会资本和现代性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网络。本文对再次职业流动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这些社会关系网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is study explores in a small sample of a worker's own clientswhether clashes in perspective occur between clients and socialworker, and how this is linked with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Dissatisfied clients did not share a framework with the worker,but felt blamed and criticized by her, and the worker's ownbehaviour at the contract setting stage contributed to this.In contrast, satisfied clients and the worker appeared to havea positive shared perspective of the treat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校宿舍管理员的职责就是管理宿舍学生的纪律、确保学生的安全,缺乏人性化的服务。随着高校管理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被提了出来,新型宿舍管理员更要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对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出现使问题学生的困难有了缓解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向学校社会工作者求助容易使受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为此,本文分析了学校宿舍管理员和学校社会工作者在角色上的融合与各自的优势,提出由学校社会工作者担任学校宿舍管理员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