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英国《哲学书讯》杂志1977年5月号报道,英美两国最新出版的研究黑格尔的专门著作有美国福德安大学出版的昆丁·罗埃尔著《读黑格尔<精种现象学>》和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出版的理查·诺曼著《黑格尔的现象学——哲学的导论》二书.  相似文献   

2.
《实在的社会建构:一种知识社会学的研究》(1967)一书是由美国社会家彼得·伯格(PeterL.Berger)和德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卢克曼(ThomasLuck-mann)合作撰写的。伯格1929年生于维也纳,1954年获纽约新社会研究院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波士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伯格被公认是现代现象学社会学的大家,他与卢克曼的合作贡献了现象学社会理论的一部当代经典。伯格也称得上是西方宗教的一位当代“居士”,《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1969)和《巨大的荣耀:在一个轻信的时代寻求信仰》(1992)等著作,代表了古典传统以后…  相似文献   

3.
罗瑟琳·鲍嫪(Roslyn Wallach Bologh)任教于纽约圣约翰大学,是美国较年轻的一代学者之一。她很早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象学感兴趣。1979年,她在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进行深入研究以后写成并发表了《辩证现象学:马克思的方法》一书,对马克思的哲学方法作了现象学的解释。鲍嫪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是典型的现象学的立论方式,因此,她称马克思的辩证法是“辩证现象学”。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现象学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意共的一位领导人和参议员安东尼奥·班菲,代表作La ricerea della realta(Floreca:Sanooni,1959)。早在1930年,班菲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对于当代国家与政权问题的研究,罗马尼亚社会政治科学院政治科学部、罗共中央党校“什特凡·乔治乌”学院政治科学与民族问题研究所和罗共中央理论刊物《社会主义时代》杂志编辑部最近联合举办了一次题为《作为当代政治现象的国家》的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罗马尼亚社会政治科学院副院长、法制委员会主任伊昂·切特尔基,罗共中央党校“什特凡·乔治乌”学院政治科学与民族问题研究所所长康斯坦丁·弗拉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1983年庆祝了瓦尔特·海西希先生的七十寿辰,从这一点来看,对于我们年轻人说来,他已经是属于历史上的时代出生的人物了。当时德国处在威廉二世皇帝统治之下,而瓦尔特·海西希在1913年12月5日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诞生地维也纳,当时则是奥匈帝国的首都。1914年夏天,萨拉热窝的枪声成了新时代的开端,那时瓦尔特·海西希恰好半岁。自从他出生以后这一时代的最初30年里,特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     
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运动,是由德国哲学家艾德蒙德·赫塞尔(Edmund Husserl)奠基的,其要旨在于提出一种哲学,这种哲学由于具有某种基本原则而能成为一种纯粹  相似文献   

8.
篇名作者期页政治经济月,njq︺O,-,土9︺八O月,J马中印两国的农村工业:成就与问题···················································……孙培钧印度“潘查雅特”制度初论···············································,············……尚会鹏中印近代经济思想对比概观一对民族主义的重新评价···························……范铁城马尔代夫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1988年苏联《心理学》和《心理学问题》杂志分别在各自的第3期上阐述了有关心理学的改革问题。科学家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心理学的现状及低水平研究成果的症结所在方面。叶·瓦·苏勃特斯基从为主要缺乏科研创作自由,而且过去不是在高校而是到集中营的实验场所进行研究。在许多其他国家财政方面的支出并非如此。叶·奥·斯米尔诺娃和瓦·斯·索布金谈到青年科学家不能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0.
实践先于理论,行动先于思维──记杰出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哈娜·阿伦特(下)张慎五、人的基本经历50年代中期,世界政局划分已成定势,基本稳定,阿伦特开始从政治领域转向对人的研究,试图用现象学方法重新评价人的活动。她写了一系列文章和报告,表达了如下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虞美人》词究竟写于何时?黄泽佩1994年12月26日的《人民日报》,在毛泽东诞辰101周年之际,公开发表了毛泽东《虞美人·枕上》和《七律·洪都》两首诗同及《虞美人·枕上》手迹。人们争相品读,成为诗坛的又一次盛事。热爱毛泽东诗词的读者,都曾记得...  相似文献   

12.
(题目后面的数字为期数、页码)论 总论日本社会科学不发达的原因············、···········……1·32对现代性的反抗········································……12核时代要求人们具有新的观念·····················……2·19组织中的领导权·············……:···················,····一23论权威····················································…  相似文献   

13.
1936年12月爆发的西安事变,无疑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适值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追述并探讨外国友人在事变前后的活动及其影响,对于深入研究西安事变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一步增进中外人民的交往和友谊,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涉及的西方友人主要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及其前夫人尼姆·韦尔斯(即海伦·福斯特),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吏沫特莱,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等。 (一)斯诺夫妇积极支持并参加“一二·  相似文献   

14.
宗教哲学人类学是以西德亨斯坦贝格、哈默、科列特、拉涅尔等著名思想家为代表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人类学的一个流派。其主要思想理论来源是现代德国哲学人类学,及其奠基人马克斯·谢勒、赫尔穆特·普列斯涅尔和阿尔诺尔德·海伦的著作。马克斯·谢勒的哲学人类学实质上就是宗教哲学人类学,它含有决定这个学派进一步发展的某些因素。如:论证人对世界的“开放性”理论、通过与动物的对比确定灵魂的本体论地位,等等。这个流派的特点是它的拥护者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动用了当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全部武库。同时,广泛地运用了现象学、释义学、先验的新托马斯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参与观察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社会学研究方法,最早的范例当推马林诺夫斯基对澳大利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居民的研究。而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1914—)则将这一方法成功地运用于城  相似文献   

16.
法国当代著名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探讨审美经验,而他研究审美经验的步骤是:先对此加以描述,接着进行先验的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形而上学的意义。由经验而先验而超验,就是杜夫海纳哲学美学的逻辑构架。作为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美学流派之一,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有自己独到之处,如果说由海德格尔到萨特、梅洛·庞蒂完成了一次由现象学的先验论向存在论的转化,那么杜夫海纳则顺着这一思路将哲学上的转变在美学领域完成,以现象学建立自己的美学认识论,以自然哲学建立自己的美学本体论。文章认为,杜夫海纳的美的现象与美的本质同一观(即美的内在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美学史上富有创造性的;但他把美学认识论作为非理性与科学认识论完全对立起来是偏激的。文章从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谈起,展开了杜氏的审美经验、审美对象、情感先验、自然想象力等哲学美学构架。  相似文献   

17.
地缘政治·儒家文化·市场经济──关于东北亚未来发展走向的展望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秦岭,于占东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东北亚地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仅因为这里聚集着中国、俄罗斯、日本三大国,更重要的是这里正在出现一些令人鼓舞的变化和富有建设性的...  相似文献   

18.
人和人道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界讨论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各个主要流派大都力图根据各自的基本观点来阐述人和人道主义问题。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的现象学及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爱德蒙·胡塞尔(1859—1938),也力图从现象学的基本观点来发挥他关于人和人道主义的观点。本文意在评述和分析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观点与关于人和人道主义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阐朗胡塞尔在关于人和人道主义观点的论述中,贯穿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哲学路线的实质;并着重分析作为胡塞尔人道主义的根本特征的人和科学的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19.
经济 :心土‘上日本债权国地位变化及其前景浅析·,················································……李公绰日本森林航测国土测航概况····················································,·······……黄福奎日本对价格的管理·········1······························································……冯邦彦促成战后日本外贸力增长的…  相似文献   

20.
篇名期页作者 政治·经济 印度的环境保护与持续农业·············································……l 面向21世纪的中印关系··············································……‘·‘”l 中印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合作前景···················……!’’·····……l 印度外交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