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共享情绪是指社会事件发生时,公众基于共同的利害关注,由;陆会人际分享产生的同步性情绪反应。问卷调查表明中国公众对某社会热点事件产生以愤怒为主导的多种情绪反应,结构方程分析表明:社会认同和社会情绪反应显著影响社会行动的效能与坚持意愿;社会分享调节策略显著影响社会认同和坚持意愿。这说明情绪调节的特征在社会行动的发展变化中表现出重要的缓冲作用,为公共事务中的情绪管理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2.
微信因具备交互性、非线性、强关系等圈群化传播特征,容易成为热点事件极端信息传播的温床,造成负面情绪的圈群化感染和传播.根据对2019年"国内年度十大社会热点事件"及百度沸点APP发布的"百度国人搜索榜单(年度国内事件)"中排列前5的社会热点事件和政治热点事件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热点事件中的公众号文章情绪与评论情绪具有一致性,且自媒体公众号呈现的情绪表达一致性高于官方媒体;公众号通过煽情化叙事进行情感动员,表现出明显的煽情倾向;政治类议题中正向表达的公众号文章对激发公众正向情绪有明显影响.因此,本文提出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公众号要打造渗透型圈层传播结构、积极设置正能量议题等传播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作为舆论生产的新平台,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章从微博舆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情绪因素入手,把情绪作为自变量考察微博情绪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情绪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微博舆论生产中的功能,剖析了微博舆论中情绪传递作为规范力量超越了哈贝马斯所构建的公共领域的批判作用。最后,对微博舆论生产中公众情绪形成与表达形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情绪理论强调情绪是独立于认知的动机系统,是先天预定的生物模块;认知的观点则强调情绪依赖于认知,情绪发展随着认知发展而发展;机能主义者强调情绪是个体适应周围情境的产物,因而也离不开认知和经验的影响;社会建构论强调建构需要认知能力作基础,同时更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对情绪建构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情绪发生和发展的生物机制的探讨还会继续,对情绪所包含的多种成分是否确定为情绪的一种成分等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对情绪的适应性机能的关注将推动研究者进一步探讨是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特定的情境有助于情绪发展?社会建构论融合了认知和机能主义的观点,这使得从认知和情绪相互作用的角度、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探讨情绪成为当前情绪研究的热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网络场域中的“情绪偏向”及其关系特征,关系到网络舆情中的情感引导、情绪调控以及网络社会的情感治理等重要问题.网络传播空间中,某种情绪的传播效力并非与该种情绪出现频次呈正相关关系.基于对今日头条543 754条帖子的实证分析,笔者发现,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着可称之为“情绪逆差”的现象与机制.将今日头条的帖子在35种情绪框架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出现频次占比越居前的情绪类型,其帖子的阅读量、评论量却越低;反之,出现频次很低的情绪类型,其帖子的阅读量、评论量却很高.这显示,某些情绪虽然更易于被表达、被呈现,但缺乏实际的影响效力;而某些情绪虽然被表达的频次和比重较低,但却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这构成了网络表达与传播中的不同情绪偏向带来的“情绪逆差”,它指涉情绪表达与接受之间的逆向关系,显现出网络社会传播和传—受关系中的差异偏向、张力结构及其特质.  相似文献   

6.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变迁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重大疫情突发在对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也对陌生人社会中的公众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章从公众心态的角度出发,认为陌生人社会中日常体验的空洞、信息过载、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个体和群体间情绪感染等是引发公众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恐惧、疑病等诸多负性情绪的重要缘由,且陌生人社会中冷漠、排斥、猜疑、缺乏信任等会进一步加剧疫情期间负性情绪的产生,甚至引发非理性的行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了陌生人社会重大疫情中负性情绪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情绪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管理目前仅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存在于领导艺术中,而在当前生活节奏较快、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里,企业员工的情绪波动十分频繁,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削弱企业竞争力.因此,把情绪管理纳入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尤显紧迫.  相似文献   

8.
生气情绪是人类最主要的情绪之一,众多学者从性质、产生原因、过程和功能各方面对它进行了定义.关于生气情绪的产生过程、作用以及生气情绪的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当前对生气情绪的生理与认知交互作用、生气情绪与其它情绪之间的转化和生气情绪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是研究者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渗透在人们的一切活动中,影响着人们的活动效能。对于大学生来说,情绪会极其明显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影响到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因此,培养良好情绪,既能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又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0.
繁杂的工作对象、高负荷的工作压力、社会的偏见、管理者的不当管理,以及自身的认知偏差、个性弱点等因素,使编辑在工作中产生种种负面情绪,影响了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危害了编辑的身心健康。为此,编辑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加强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找寻自我的性格弱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情绪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综述了组织中情感管理研究的历史进程,介绍了情绪性工作、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和情感事件的作用机制等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情感己上升为人员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目前,无论是在公共管理还是在企业管理研究领域,都存在即时性情感研究缺乏、研究方法有待突破等问题.本文提出在细化情感变量类型的基础,更加关注即时性情感,构建更为整合性的理论等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情绪的目标结构变化说与情感管理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情绪、情感的态度转变是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一个分水岭。基于人类心理的自组织模式,可以发现,在一定情境中,个体目标结构变化的方式或历程决定着所发生的情绪的性质,目标结构变化的速度与机体预备的能量激活水平决定着所发生的情绪的强度,这就是情绪的目标结构变化说。这一理论构成了情感管理的理论基础,它使我们认识到,情感管理的本质就是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促进人们实现自己的愿望与梦想,让人们体验生活的幸福与快乐。情感管理应成为人本管理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3.
公众情感的非理性面相使其成为刑事司法警惕的对象。然而,鉴于社会学中情感概念的二维属性,公众情感应当也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个侧面。故将公众情感完全驱逐出定罪过程的传统做法需要重新审视。理论上,刑罚惩罚性的判断基准和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的结合共同决定了公众情感在定罪过程中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具体到实践中,应当从制度上与方法上进行规范。制度上应当构建陪审制,方法上推行“反馈式影响法”。  相似文献   

14.
情感管理是近年来备受中国企业界重视的管理模式之一。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学校管理中情感管理的有关问题,尽管学校同企业情况有差别,可是推行情感管理却总值得提倡;但情感管理取代不了基础管理,特别是制度管理。把无情的制度与有情的管理艺术地结合,寓无情于有情之中,取得有情胜无情的管理成效是推行情感管理所期望达到的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15.
孔子论乐本于情性,强调情感的安顿,侧重于个体的生命关怀与真实情感,即音乐既是情感的唱响,又可节制情感。在孔子的视域中,音乐情感包括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其所谓"成于乐",即道德人格的实现与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的逐层推进。  相似文献   

16.
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音乐作为这种特殊形态的艺术,其作品的创作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体现,它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渗透着生产者主体强烈的情感意向、独特的艺术个性、气质和风格,物化着艺术家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因此,在音乐作品中,必定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和美学特征,其主要体现在情感与自然的完美谐和、意蕴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和时代与个性的有力张扬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公共空间在当下信息时代被众多大屏幕所覆盖,物理空间迅速媒介化,造成了对公共空间中的个体受众的信息冲击,迫使个体受众不得不被迫接受不必要的信息。文章分析了公共空间对受众个体的交互作用,指出了公共空间中的大屏幕的空间污染问题,提出通过智能交互手段解决公共空间污染的方法;然后从情感交互通道入手,通过给智能大屏幕添加情感隐喻的方法,设计了具有情感表现的智能大屏幕,通过主动视觉表现弥补降低空间污染时对信息传播的损耗。  相似文献   

18.
人的行为皆有因,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关工作,实现公关的功能需运用公关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公众的需要,完善公关人员的人格,以情制胜做好公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