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孔子最早阐释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之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有相关零散的论述,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让人们开始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探讨教育。文章从时间的持续性、空间的开放性与内容的广泛性三个维度对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加以整理论述,并结合借鉴法国教育家郎格朗制度化与结构化的终身教育思想,总结出现代终身教育的内涵,以期为完善现代终身教育的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性、开放性、主体性以及建立公民学习信仰的目标定位应得到突显。为此,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终身教育的社会氛围,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终身教育体系,开展思想政治终身教育的方法创新和途径创新。  相似文献   

3.
《荀子》一书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学不可以已"的教育理念更是与当代终身教育理论互相融通。在面对当代终身教育理论中的偏差时,应理智地重新认识荀子的教育思想,坚持其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理念,抓住荀子终身教育思想与当代终身教育理论的契合点,使其为当代教育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切合实用主义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精英”理念,并贯穿培养全过程,以确保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数字化浪潮引发了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及教育内容和评价制度的变革;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谋划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数字安徽”背景下安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建议和安徽教育信息化实施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终身教育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揭示和了解终身教育理念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是为了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终身教育思想,以使其在更广的范围内得以传播,让人们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推进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孔子以人为本、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的教育管理思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孔子以人为本等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参照,指出我国现行教育立法理念的不足之处,进一步重构了适应时代发展及教育法制建设的需要的新的教育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8.
终身教育是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教育理念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报告中多次指出,终身教育的概念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是人类打开21世纪大门的钥匙,并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本文分析了终身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反思传统学校教育,并论述了终身教育对传统学校教育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赋予了教师教育许多新的理念和内容。在终身教育背景下,教师主体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趋向,是教师走向成功的自然选择。经验性学习、问题性学习、自我导向性学习、互动性学习等是教师主体学习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杨学伦 《21世纪》2000,(5):58-58
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当今两大教育思想,由此而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教育体系,深化到各个不同的教育类别(形式)和各级各类的教育工作中去。目前,研究终身教育的人不多,远没有素质教育讨论的那么活跃,表现在有关终身教育的研究报告和文章不多,进行或实施终身教育综合实验实践的举措也甚少。从公开发表的有关终身教育的论文可以看出,关于“终身教育”的定义大致分为以下几件:1.强调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或观念,是“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古代社会教育观在现实的体现,其目的和方针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  相似文献   

11.
对教育与创新教育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教育的内涵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创新教育正日益成为教育的主旋律,通过对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教育内涵分析,可以提高对创新教育内涵特殊性的认识,自觉掌握超越既往教育的历史依据。只有深刻把握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利益观,才能切实推进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学校德育教育长期存在追求道德高标准,忽略道德的低标准的误区,从而造成德育教育实效性低迷,这种低迷是困扰德育界的一个中心话题。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学界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德育主张,即“底线伦理”,为德育教育走出现代社会的精神困境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部分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提出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并从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学生心理、教师素养四个方面阐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科学教育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人文教育是对“价值”的“善”的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是真、善、美的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德育·责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在进行德育中应把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这是使德育收到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素质教育就是要增强学生的普通责任意识,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能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必须通过构建科学的法制教育机制来实现。科学的高校法制教育机制包括完善的实施保障机制、内容创新机制和协调配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政策、制度、内容、方法和管理模式上形成法制教育的良性互动,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与氛围,使大学生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践行者和楷模。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让人自由的大学精神。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学践行通识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可以在理念层面设计清晰的培养目标,在制度层面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模式,在组织层面推进深层次的变革,在执行层面注重师资的培养以及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当今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在语素质教育中运用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本作着重谈了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语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首先,充满民主精神的语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要充分信任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把“教”过程变成“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满民主精神的语素质教育更深远的意义是使学生形成民主观念、平等意识与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9.
高等中医教育应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具有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需要。目前,高等中医教育存在着重医轻文、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现象,从而导致了人文教育弱化、针对性与实效性缺失,以及中医人才的异化。合理构建中医人文课程模块,促进人文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利用数学的学科品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数学史料进行德育教育时应立足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格教育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