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文章从语用能力的社交语言能力四要素出发,分别探讨语言变体、语域、地道性以及文化负载词的敏感性对于提高译本的方法论指导,旨在说明译者语用能力对于翻译活动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入手,根据语言在词汇系统中音形义三个层次上的三维结构,以《红楼梦》的杨译本为例,对回目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阐释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可能性和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限度,提出了文化注释的必要性,试图探寻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有效方法和回目翻译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在明确文化负载词定义的基础上,指出汉语文化负载词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而剖析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各种成因,并提出适合于当前国际文化交流和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汉语文化负栽词的实用翻译策略。在对翻译策略的解释说明上,通过多则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事例,展示了各种汉语文化负栽词翻译策略的实用翻译范围和意义,旨在使汉语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既保留民族特色、传播民族文化、避免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误解,又能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求,利于国家问文化的交流沟通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试评《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在其原始意义或概念意义之上,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文学翻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负载词处理的得失。本文试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作对比,逐一评析物质文化词、制度习俗文化词和精神文化词的翻译,并从两位译者处理的得失中,总结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负载词之于翻译的困难出发,论述了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红楼梦》中出现的部分包含动物形象的句子进行整理,对其中出现的以动物形象为喻体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结合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译本中对于这些动物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得出翻译该类词汇时必须要结合原文。译出其隐含的文化含义,并总结出了三种翻译动物类文化负载词的方法,即保留动物原有形象直译、根据动物意向内涵意译以及只译出部分动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从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出发,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一些词汇常出现的非对应和非重合的现象.针对旅游外宣翻译中由文化空缺所产生的文化负载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旅游外宣资料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三个补偿策略,以减少文化负载词引起的信息缺损和文化误导,顺利实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但与此同时,全球语言文化单一化态势也日渐明显。为了维护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弱势文化应加强对外宣传,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生态翻译是一个有效手段,因为文化负载词负载着体现各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生态翻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改善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生态环境和提升译者素质。全球化语境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生态翻译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输,也有益于维护汉语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在世界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的身份地位,还能增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语言文化的多元共存和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  相似文献   

8.
以翻译生态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若干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示例,研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以及译者的生理、心理环境对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影响,试图找出原著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最佳的翻译生态平衡点,减少误译.探讨翻译生态学原理在文化负载词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是对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的新突破,更是翻译生态学的新融合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黑氏》是乡土文学流派作家贾平凹的代表作,被评论界归属为寻根文学。文中展现了丰富多彩的集地方特色与民族情感为一体的乡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在作者的笔下有了更深的内涵。其译本由胡宗峰教授所著。运用文化语用预设理论分析译本中乡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文化语用预设视角下,文化语用预设的信息意图及交际意图更为明了,根据该预设信息是否在原语和目的语中具有共享性或共知性,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直译,替代或是略译。  相似文献   

10.
文化负载词一直是翻译研究中的难点,它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以傅东华的中译本《飘》为例,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探讨英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虽然经过第一次解放,美国黑人今天依然面临被美国白人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危险。文章从主体性视角出发,对托妮·莫里森的名著《所罗门之歌》中黑人的民族主体性建构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彼拉多和吉他的引领下,作为第三代黑人代表的奶人记忆中沉睡的民族性被唤醒,毅然重返黑人世界的精神家园。奶人这一民族主体性重建的成功塑造展现了黑人成长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用文化认知理论,阐释谚语的可译性问题,旨在为文化承载词语的翻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和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谚语,是因为人类有共享的认知标准。认知理论的介入使人们对翻译的认识,特别是对文化承载词语的翻译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扭曲:诗歌翻译之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当意象涉及到某种文化的深层意蕴,这个意象就成为文化意象.在诗歌翻译中,对原作的文化意象进行任意取舍或扭曲都是不当的.对原作物象的尊重才是诗歌文化意象翻译的正途.  相似文献   

14.
功能等效原则是西方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文中结合功能等效原则,从语义对等、句法对等和文化对等3方面分析了标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功能失效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商品商标词和广告标语翻译既是两种语言间的交流,又是两种文化间的沟通。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商品标志性广告词语的翻译经典实例表明,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词汇对等、文体对等、文化对等、目的对等方面为商业广告标语和商标翻译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为了使广告标语的译文与原文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可以采用直译法、音译法、意译法、直意译相结合、创译法、增译法、省译法、套译法等。  相似文献   

16.
比喻造词现象以其生动、鲜明的形象、短小精悍的表达方式赋予语言弹性和张力。比喻复合词的词义并不等于这两个语素意义之和,甚至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意义,由此给翻译理解带来困扰。作为翻译的前提与基础,确立比喻性复合词的词义是关键。判断比喻性复合词的词义不仅要通过其构成形态,同时要探究其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因此,文章将从比喻性复合词词义理据出发,选择其形态理据与语义理据为研究重点,获取比喻性复合词的词义,同时为比喻性复合词的翻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词义的变化是英汉新词的一个重要来源,它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的变化。词义的改变给该词的理解和释义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将这些新义词置于具体的语境中仔细分析和反复推敲,才能确定词的准确意义,正确把握词的联想意义,体会词的含蓄意义,从而选择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表达手法来达到翻译对等。  相似文献   

18.
蒙古语和英语存在着许多文化差异,导致蒙英语言中有些词语的对等失败,形成一些文化空缺词汇。本文分析了蒙古语文化特色词汇的特点,探讨了对这些词语的不同的翻译方法,提出了应尽量采用音译、直译和音译直译结合的异化翻译策略,以便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从《儒林外史》的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的翻译的探讨,总结出其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解释,交际翻译,交际翻译+脚注,源语词汇的义素拆分以及意象的转换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中对词的内涵意义的理解不仅影响源语语义信息的忠实表达,而且也影响着源语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寻求词义在具体语境下的对应是再现原文精神的关键.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语义不完全对应,甚至缺乏对应的现象,因此译者必须抓住词的表层语义所传递的深层含义,寻求意义上的动态对等.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