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折柳"的历史演变、文化意蕴和宗教情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折柳"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习俗,它起源于汉代民间,常见于隋唐及尔后的送别诗中.文章对"折柳"和<折扬柳>古曲的演化过程进行检讨.隋唐以前,折柳用于诗中,并未与离别发生关联,隋唐之际,折柳才成为赋别的专用述语.<折杨柳>与离别发生关联经历了一个前分后合的过程,其关联契机是在南朝萧梁时期.就折柳的功能来看,可用于赠别和寄远;就其文化意蕴来看,寓有旅途顺利,随处平安之意;就其行为本身来看,则是受一种宗教情感的支配.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雍陶曾任雅州刺史 ,也就是在今天的四川雅安做官。当时 ,城外有一座桥 ,雅州人送人远行 ,往往至此惜别。有一次 ,雍陶送客到此 ,听说桥名“情尽桥” ,心感不快 ,于是改名“折柳桥” ,并题诗一首 ,命人在桥头建亭 ,将诗刻于墙上。诗云 :从来只有情难尽 ,何事呼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 ,任他离恨一条条。此诗据实而不囿于实 ,言情而能拓其情 ,言近意远 ,实为佳构。“折柳” ,显然是取古乐府《折杨柳》之义。“柳”谐音“留” ,折柳即是留客之意 ,表示离别之人不愿分离之情 ,依依绵绵 ,无以尽也。故在古代 ,送别折柳 ,成为风俗。“折…  相似文献   

3.
中国植柳史与柳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植柳历史。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中国植柳起源于夏商时期,周代以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历史景象。古代中国人植柳主要是植柳护堤(护堤树)、植柳护路(行道树)、植柳美园(园林造景树)。中国人在长期的植柳历史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柳文化,主要体现在:① 柳崇拜:视柳树为女性生殖器崇拜的象征、吉祥和神的象征而祭拜;② 柳民俗:存在着插柳戴柳习俗、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习俗、射柳及柳舞习俗;③ 柳诗文:柳树被历代文学家赋予表达“离情别意”的符号象征而极力讴歌;④ 柳绘画:视柳树为美与善的象征而成为山水画作中的主要表现景物。  相似文献   

4.
赠别诗所表现的内容,顾名思义,是临别所赠,因而它有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创作群体,但是对它的界定问题历来比较模糊.赠与别二者必须同时具备,并与相关的其他题材区分开来,如送别诗、赠答诗、酬赠诗,与赠别诗既相包容又相区别.  相似文献   

5.
离别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唐代赠别诗堪称我国古代诗苑中的一朵奇葩,炫人眼目。拙文通过对其兴盛的原因及其类型和特色的论述,试图发掘其固有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让它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唐代“折柳”风俗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柳树的特点和功能入手,分析介绍论述了我国古代“折柳”风俗的源起与发展、唐代“折柳”诗词的盛况以及与“折柳”相伴的诸多“柳”的民俗事象  相似文献   

7.
质数 《可乐》2008,(8):62-63
"别以为脱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随着赵本山这个笑话讲上"春晚","马甲"一说也迅速红遍网络,成为一个固定用法。据说有的网络选人,有上百个马甲。这么多马甲有啥用?  相似文献   

8.
"折"的变声构词揭示了它的音义特点和历史演变。在汉语史上,"折"的原始词和滋生词始终使用同一个汉字记录,其读音则一直表现为别义异读。"折"的变声构词也反映了上古汉语词义孳乳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赵小锁 《东方论坛》2004,(4):124-127
中国封建社会的诉讼证明原则是"以情折狱"原则,"以情折狱"原则的原理由三个部分构成:封建司法官吏依据封建法律规定的方式收集证据;运用逻辑方法审查判断证据并认定案件事实;根据案件事实参照实体法条款定罪量刑.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以情折狱"原则之原理的全部内容.前两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情",第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折狱","以情"是"折狱"的手段,"折狱"是"以情"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以情折狱"原则是一个统一体,"以情"是诉讼证明的中心,"折狱"是诉讼证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北方人》2008,(8)
我一委顿在沙发里看韩国长篇家庭剧,我妈就说":别看了,太消磨意志。"经验告诉我们:妈妈永远是对的。有研究者视肥皂剧为"无边无际延展的中途","由大量体验支撑的直  相似文献   

11.
按照诗人所选物象与离别的关系来看,中古送别诗的离别意象主要有三种类型:空间隔离型、送别地名型、飞翔运动型。空间隔离型意象主要以两地遥不可及的物象或地名来表达诗人主观情意,经常运用的意象有歧路及两两相对的背反组合意象等;送别地点是送别诗一个重要的写作要素,像浦、亭、灞陵等泛指性地名在中古送别诗中已成为成熟的离别意象;飞翔运动式意象指飞鸟与那些能够自由运动的意象,如鸿鹄、别鹤、双飞翼、幻梦、浮萍等所表达的离别意味比较浓郁。  相似文献   

12.
离别的题材和爱情的题材一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古代的离别诗数量很多,尤以唐代佳作最众,质量最高,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古人对离别看得很重.那时交通不便,路途难行,信息不灵,也许还有政治上的因素等等,一别多年,能否相见难以料定.因此,离别的主客双方常常难舍难分,大多如南朝江淹《别赋》中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是江淹似乎说得太绝对了.诚然,离别的依恋是人之常情,但其感情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又因人、因地、因时、因事而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背景条件下所表现的离别之情也是有差…  相似文献   

13.
别离诗是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离别家园外出谋生或游处的人生活动使别离诗的形式和内容非常丰富。本文研究了唐代别离诗中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认为柳、酒、月、水四种藉以表现别离主题的最常见的意象,是离别诗创作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14.
在恩施土家族妇女的"哭嫁"过程中,女性的自然情绪在文化的模塑下得到制度性升华.对于文化中的"她们"来说,"哭嫁"中的"哭"绝不是面对离别的伤感,或者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而是建立社会化自我的手段,是融入集体生命和彰显自身权力的"话语","哭嫁"对于这些女性而言是展现她们能力的仪式空间.同时,哭嫁的个案也为弥合情绪人类学长期存在的二元对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写的一首诗,名为《赠别》。写这首《赠别》时,诗人杜牧在失意之中,正要离开扬州,此诗是送给一位相好的歌伎的。  相似文献   

16.
柳永的词涉及到自然景物、都市风光、男女欢娱、离别悲怨、羁旅穷愁、咏史怀古等多方面的内容 ,与这些内容密切相联的是一组组令人赏心悦目的的意象群。柳永正是通过对诸多意象的描绘和组合 ,构成一个又一个色调不同的画面 ,表现出悲欢离合之情、得失升沉之慨。柳永对都市风光、离别悲怨和羁旅穷愁作了大量的描写 ,并把咏史怀古的题材写进词中 ,不仅拓宽了词的内容 ,而且扩展了词的意象 ,创造了高远的意境 ,对苏轼等人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别了,深圳,重新开始》是深圳某个年轻人的告别书,在房价目前处在全面回调的时期,他选择将房子出售、离开,不过在"房流感"吹到的城市里,更多人抱有希望在等待着网站天涯社区11月23日出现了一个伤感的帖子:《别了,深圳,重新开始》。一个已经把房子成功转让、将要离开深圳的年轻人,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自己在这个繁华城市的如烟往事和离别的愁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对鹤的描写始于鹤鸣,先秦文献记载认为鹤鸣有求友引朋之意。后来蔡邕的《琴操》与鹤意象相结合,形成了表达夫妻分离的“别鹤”意象。唐代稳定的外部环境和便利的交通使诗人离别逐渐常态化,唐诗中“别鹤”意象过渡为友人离别。唐代诗人整体更积极入世,被贬谪的情况也更常见,使诗歌的情感在传统离别之情外增添了知识分子“仕”和“隐”的人生抉择之苦,深化了别鹤意象。文人们敏感地在“羁鹤”与“困士”中建立同构对应关系,逐渐形成了鹤悲情结。文人在鹤悲情结中产生了对生命的喟叹,对命运无常的拷问和对生命有限性与追求的无限性之矛盾的思索,让诗歌中的鹤悲情结上升到哲学高度。  相似文献   

19.
一、别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选有《记王忠肃公翱事》一文,文中有这样一段: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 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 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课本注“以半别公”的“别”为:“赠别,分别时的赠送。”一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或辅导读物也照搬此注予以训释或翻译。实际上这条注释是靠不住的,它既有望文生训之弊,又有增文成义之嫌。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第一次启蒙亦即现代启蒙迷信自古华山一条道,相信只有一种科学,坚信西方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正确方式,那么,第二次启蒙也就是后现代启蒙则昭示我们,西方现代科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正确方式, 它也不是科学的唯一形式,别一种科学是可能的.现代科学所日益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在应对当代现实危机方面的无能,使人们迫切呼唤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后现代科学的涌现.这是一种厚道科学,它是对西方现代科学和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与现代科学对事物和科学的"确定性、稳定性、一致性和封闭性"的迷恋相反,后现代科学更注重开放性、变化性、多元性和创造性.较之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具有"厚道","有机","有担当","有洞见"等四大特征.这样一种科学是生态文明所迫切呼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