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或许是柳枝柔长的特征跟人的离别、相思感情的缠绵有相通之处,因此,就有了"折柳赠别"之风俗,杨柳以其独有的特质点缀着古典诗词,抒发着人们不愿离别,"用柳相留","折柳赠别","见柳伤别" 的离愁别怨.  相似文献   

2.
<豳风·鸱鸮>中"我"所指对象为谁,自<毛诗>至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影响到对整首诗的理解.从<尚书·金滕>的创作年代来看,则排除"我"为周公之可能性;从鸱鸮为恶性鸟来看,则"我"非指鸱鸮.<豳风·鸱鸮>应是一首禽言诗,"我"实则指鸋鴂一类小鸟.后人受<毛诗>影响,误以鸱鸮为鸋鴂,以讹传讹,遂有诸种误解.  相似文献   

3.
祭祀诗是附丽于宗教祭祀活动的一种文学形式,作为一种宗教文学,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性,是我们借以窥测自己民族文明发展的一个窗口.<诗经>与<楚辞>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是南北文学的代表,两书收集了许多祭祀诗歌.文章拟从<诗经·周颂>与<楚辞·九歌>祭祀诗祭祀对象的不同,来看南北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乱离之后巧相认"故事及其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聊斋志异>"乱离巧相认"故事类型,触及父子、夫妻、情侣、兄弟等多数人伦关系,带有明清易代的时代特征和作者偏好,社会原因是造成多数离别的根本原因,带有控诉现实不平的思想意义.重逢之"巧"构成动因,多得于当事人善良品格,"巧"是个体伦理行为派生的一个直接结果,而这又成为一种对于行善者进行"社会酬赏"必不可少的手段.<聊斋>母题与文人抒情文学离别模式不同:偏重在因社会变故,带来的普通人的人生苦难,人伦情感;不是一味地诉说苦难带来的个体身心创伤,而是展示人生苦难终归过去,善良无辜终获幸福欢乐的过程和结局.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诗由于其独特的音律和句式特点,历来是译界的难题.关于古诗翻译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以诗译诗",即保留原诗的风格,特别是韵脚;另一种是"以散文体译诗",即放弃原诗的形式,只传达原诗的意.本文通过对<春晓>五个英译版本的对比,发现"以诗译诗"更能表现中国古诗的美,因此更适合古诗翻译.  相似文献   

6.
<诗品平议>是陈衍专论钟嵘<诗品>的著作.陈衍对于<诗品>以批驳为主,眼光挑剔.究其原因,陈衍是在以"学人之诗"思想衡评"诗人之诗"之论.<诗品平议>是陈衍"学人之诗"诗学思想的一次评论实践,浸染了清末学术风气,也体现了陈衍自己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7.
清初吴淇编选的<六朝<选>诗定论>是一部以<文选>所选古诗为评论对象的古诗选本.吴淇借此对<选>诗进行了重新阐释.他以"汉道"来规定<选>诗,将其界定为形式为五七言、内容精神上能够体现三百之性与楚骚之情的"六朝"诗,使得<选>诗范围被缩小,意义被绝对化,失去了原本的丰富性.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他的这种主张是不利于文学发展的.但这也是清初儒家诗学政教精神复兴大背景下的产物,从这一意义上讲,<六朝<选>诗定论>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期,<诗>成为楚国秉礼行事的重要依据.楚人学<诗>"广显德以耀明其志",表现出明显的<诗>德意识.这既与周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又与楚人尚武精神密切相关.楚人用<诗>重<雅>与春秋各国用<诗>具有相同性,他们在遵从用<诗>共性的基础上又有新变化,显现出热衷引<颂>的倾向.楚人对<诗>之字句、诗旨等的训释,表现出与他国不同的特点,有比较系统的<诗>本,深谙<诗>德、<诗>礼,形成了自己学<诗>、用<诗>、解<诗>、传<诗>的方法和体系,显现出了他们对宗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雍陶曾任雅州刺史 ,也就是在今天的四川雅安做官。当时 ,城外有一座桥 ,雅州人送人远行 ,往往至此惜别。有一次 ,雍陶送客到此 ,听说桥名“情尽桥” ,心感不快 ,于是改名“折柳桥” ,并题诗一首 ,命人在桥头建亭 ,将诗刻于墙上。诗云 :从来只有情难尽 ,何事呼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 ,任他离恨一条条。此诗据实而不囿于实 ,言情而能拓其情 ,言近意远 ,实为佳构。“折柳” ,显然是取古乐府《折杨柳》之义。“柳”谐音“留” ,折柳即是留客之意 ,表示离别之人不愿分离之情 ,依依绵绵 ,无以尽也。故在古代 ,送别折柳 ,成为风俗。“折…  相似文献   

10.
<周颂·臣工>是<诗经>农事诗中比较重要的一篇.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迄今主要有"诸侯助祭遣于庙"、"戒农官"、"籍田"、"省耕"和"祈谷"等五种观点.经考察<臣工>的字词含义及诗中的用历情况,可知此诗是周天子在籍田上祈麦实而戒农官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唐宋关中政治变迁与感觉地理意象地嬗变,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唐宋诗歌中关中及秦岭文化意象地变迁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唐宋时期的关中地区经历了从帝都到“故都”的巨大政治变迁,唐宋诗歌中的关中地理意象也表露出迥然不同的文化感知:唐都长安既是帝国的国都所在,又是无数文人士子实现政治梦想的目标之地,因此有唐一代题咏长安的诗歌俯拾皆是,长安、关中题材的诗歌占有相当份量,以讴歌长安及关中平原“帝王州”恢弘气象、寄托举子科举入仕的政治梦想居多;宋代国都东迁,长安关中失去了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关中平原周秦汉唐时代的大量历史遗迹每每触发宋代士人伤时感世的心灵,宋代的长安访古诗,总有麦秀黍离的历史沧桑感。研究还认为,在唐宋诗中,秦岭在唐代是士大夫政治顺达或困顿的分水岭,在北宋是隐士文化的象征,到了南宋,则成为爱国人士北伐抗战、恢复中原的地理象征。分析,对于认识一个具有重要政治地理意义的传统政治中心地区历史地位与文化意义的嬗变无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太宗李世民现存诗歌98首,其诗歌用韵,可以归纳系连出21个韵部,基本与王力先生考证的隋一中唐音系相吻合,但是偶有出韵之处。李世民诗歌用韵情况对于全面地考察隋一中唐音系,特别是初唐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方回《瀛奎律髓》荟萃了唐、宋律诗的精华,铸成元代诗学选本的文化昆仑。依律选诗、以格选诗和重视正确示学门径的选诗实践,显示方回独到的诗学追求,尽管他未能一以贯之其选诗标准,存有因人选诗情形,这仍不掩其在中国诗学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边塞诗是唐朝诗歌的独特流派,盛唐边塞诗又是唐代边塞诗的典型代表。盛唐武力强大,士人精神腾越,盛唐边塞诗不仅呈现出乐观主义的基调,还把唐人尚武传统变成了审美对象和时尚内涵。盛唐边塞诗是唐朝新边疆主义的产物,为唐朝鼎盛时期国家过剩精力的显现。盛唐边塞诗彻底地扭转了六朝以降的颓靡诗风,它特有的文化观念,有效地改良了盛唐士人的精神。边塞诗树立了一面崇尚阳刚、标举慷慨的大旗,舍弃了六朝宫体诗的诗歌道路,延续、发展并超越了建安风骨的内涵,属于唐人在吸收了包括罗马、波斯和阿拉伯文化后所缔造出的新的文化品类。盛唐边塞诗所达到的文化高度,是多民族文化高度融合后的产物,同时体现了大唐风华和盛唐精神的最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诗格”类的诗学著作在唐及五代时期特别繁盛,作者众多,作品繁富。不过,其多集中于初唐、中唐及晚唐五代,盛唐则仅有王昌龄一人写出了《诗格》一书。王昌龄之所以要在青春而浪漫的盛唐时期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又去写作《诗格》,乃是为了承负起“诗家夫子”的使命和职责,同时也是为了抚补自己任江宁县丞时心灵上的空虚和无奈,消解其难耐的悲怨和痛苦。这也正是王昌龄成为盛唐时期唯一一位写作“诗格”类诗学著作的诗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六朝隋唐时期,"上下"可以表示对父母尊长的称呼,也可用于称呼一家大小或尊亲子弟.本文通过考察二王杂帖,分析了这两个义项在中古的使用情况,并探究了它们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邓子琴生长于文化氛围浓郁而经济境况困乏的家庭 ,走的是一条文学—哲学—史学、文史哲贯通的治学道路。其成就主要在史学 ,可分为佛家哲学和佛教史、礼俗风俗史、唐宋史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四个方面。其主要著作有 :《隋唐佛教史》(4 0年代 )、《中国礼俗学纲要》(194 7)、《中国风俗史》(著成于 4 0年代 ,出版于 1987)、《隋唐五代史讲稿》(1957)、《南宋时代重庆在国防上之地位》(194 0 )、《钓鱼城史实考察》(196 2 )、《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集》(1958~ 196 4 )、《民族社会历史研究论丛》(196 0~ 196 3)、《中国少数民族史要略》(196 4 )。  相似文献   

18.
唐前乐舞诗最多的是梁朝,为唐代乐舞诗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但与唐朝尤其是中唐乐舞诗相较,梁朝乐舞诗在描写对象、功能和写作目的三个方面与唐代均有较大的差异:即从梁朝乐舞诗的单纯描摹舞姿舞容的咏舞女变为唐朝的注重乐舞效果的赞舞艺,从梁朝的审美娱乐功能发展为唐朝的陶情、悟道、政治教化等多重功能,从描摹外物到抒情言志。实际上表现了两者一为娱乐一为礼乐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曲江是唐都长安的一处胜景,它的盛衰与唐王朝的兴亡几乎同步,唐代诗人为它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在这些"曲江"诗中,诗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曲江当作盛唐时期那段辉煌历史的标志,赋予了曲江特殊的情感色彩与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李益诗歌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益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现存174首。通过分析其诗的用的情况,可以看出其诗各韵部合用独用与王力先生《汉语语音史》中考证的隋—中唐的音系基本相符,也有一些韵例与晚唐—五代的音系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