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去几十年西北矿、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许多问题 ,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极不适应 ,这突出表现在体制、价格、利用率、环境等几个方面。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给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必须对西北矿、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加以调适 ,并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去几十年西北矿、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极不适应,这突出表现在体制、价格、利用率、环境等几个方面。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给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必须对西北矿、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加以调适,并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开发:历史反思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矿资源国家所有制前提下 ,资源开发方式的单一性和破坏性、“三线”企业系统的封闭性以及“三种资本”增长的非协调性是导致西部“开而不发”的根源。为了实现西部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抛弃单一追求物质资本增长的“资源指向型”开发方式 ,采取“三种资本”协调增长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部经济大开发中面临的突出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一是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二是退耕还林(草);三是开发和利用矿能资源;四是开发水资源;五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六是以科技为先导;七是促进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看西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又一次重要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的普及 ,将对我国西部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市场经济能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发挥资源最佳效用 ,可持续发展则要求经济、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 ,强调的是资源的可持续性和资源的保护。西部大开发必须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区域开发史上,中美两国西部开发最令世人瞩目。在中美西部开发中,人口资源开发均是关键内容。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背景和目标相似,但由于两者环境和基础不同,其开发的手段和机制必然具有差异,因而,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既要借鉴,又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与当前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以政府为主导不同,在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中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政府行为与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这给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带来如下重要启示:构建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的西部人才吸纳利用机制,引导西部教育发展与西部开发密切结合,激励具有参与能力的组织、机构和个人给西部教育捐助和投资,以及健全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政策实施的法律保障等,是快速推进我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富饶的贫困"一直是困扰西部发展的难题,丰硕的自然资源并未给西部地区带来应有的富足。自然资源优势,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下,在适宜的机制作用下,才能转变为经济优势,资源才能转化为财富。在过去的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是在工业文明理念下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开发方式是掠夺式的、粗放式的,其结果导致资源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地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要求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出发,转变自然资源开发方式,确保资源地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资源地生态环境得到修复、资源地居民从中受益。转变资源开发方式,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关键在于构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偿化开发。  相似文献   

8.
运用西部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实地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数据,分析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问题。研究发现,西部矿产资源开发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并存,正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带动资源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负外部性表现为对资源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通过明晰矿产资源产权、强化资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唤醒民众环保意识、统筹利益相关者利益,可促进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内部化,实现西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资源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开发知识资源 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资源是最重要的发展资源 ,但西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知识资源的匮乏和对现有知识资源的利用不足。在西部大开发中要从主要开发自然资源转向开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 ,在开发知识资源中通过提高知识吸收能力、知识交流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带动教育产业、信息产业和科技产业的发展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发挥西部的资源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如何认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入手,提出了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可供选择的产业流动模式和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并对资源开发项目的决策及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韩礼德的元功能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元功能思想,也称纯理功能,在功能语言学理论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作者就韩礼德元功能理论与其他学者的功能研究存在不同之处、他为什么采取三分的方法以及他的元功能思想理论依据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元功能理论是对语言功能的抽象概括;它贯穿整个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中,其功能分类构成系统功能语法的总体框架,成为功能语言学得以深入的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元功能理论三分方法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是必须的。它反映了韩礼德的功能与结构的对应理论,充分体现了韩礼德的语言观、系统观、层次观以及语域和语境的思想,从而使整个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成为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涂尔干的社会学具有浓厚的康德先验哲学的背景 ,这在整个西方社会学传统中是绝无仅有的。涂尔干有意识地在其社会学研究中贯彻了先验论的立场 ,在他看来康德问题的实质可以化为这样一个社会学主题 ,即社会与个人之关系 :一方面 ,社会本身如何是独立于个人、并与个人相对立的普遍性的实在 ;另一方面 ,社会又如何成为个人价值的源泉 ,如何能提供一种个人必须受到约束的道德法则。本文力图分析涂尔干对这一问题的思索是如何与对澳洲土著部落的宗教生活的实证考察结合起来。由此可见 ,涂尔干的先验论立场及其在这一立场引导下的思索与他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关切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莫伯桑笔下的玛蒂尔德长期以来被视为是虚荣心的代名词。但通过小说本身对玛蒂尔德的生存状况的呈现及其对生活的态度与行为的描写,我们会有不同的体认。从存在主义角度去审视玛蒂尔德,会发现她的一系列想法和行为都具有一种存在主义哲学自由的况味。玛蒂尔德最终面对的是意义的扑空,不由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也诱使人们去思索个体自由存在的秘...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价值分析法没有考虑到功能与成本的调整对产品竞争地位和市场交易价格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些缺陷,设计了一种面向竞争的价值分析法。该方法以价值创造理论和整体产品概念为理论基础,仿照价值工程的分析模式,把所有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因素都看作是产品的一个功能项,运用量化的方法,以各功能项在不同功能值时对应的市场竞争地位和投资报酬率为分析焦点,寻求到了同时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最高投资报酬率的功能组合。用该方法确定的功能组合适合作为营销时代产品开发或改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高分辨阵列测向的全局优化自校正算法。对在模型失配的情况下,利用投影矩阵所形成的谱估计矩阵,同时对信号的到达方向及未知的模型误差参数进行估计,并利用退火模拟算法保证算法能收敛于全局最优解。为简单起见,文中仅考虑阵元的增益及相位误差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万寿寺》里的时间具有多重功能,既是小说的主题,又是小说的形式因素:时间的小说塑形指向对自我之谜的探索,通过不断将故事时间放到一个新的时间起始处的手法,以及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叙事技巧,将自我扩展为一段广阔的时空,创造出自我的奇异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7.
消费通常被理解为不同主体的物质交换,其出发点是主体的需求和劳动产品,其终端则是需求的满足和发展。然而,市场又不仅仅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也是一种足以激发出新的意识形态的社会环节。要理解消费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不能止步于对拜金主义的道德指控,而是要回到消费行为最初的主体性结构中。在消费的一般对象性结构中,主体既是购买者又是销售者。在交换中,商品作为具有有用性的物品,是意志和欲望投射的对象,契合了主体的需求。商品作为消费品,成为消费主体的有机或无机身体,实现了主体与对象的统一。在消费社会,由于一般等价物和商业的中介作用,作为劳动对象的商品与劳动主体相对立。等价原则的普遍化形成了资本逻辑,使得商品成了确认社会身份的符号载体,进而形成了个体化表象的生存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是对于先验统觉的追问,康德不仅完成了其认识论方面的奠基,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追问。从海德格尔存在论雏度解释康德的判断理论,即海德格尔发现康德在两种追问“思一在”共属一体意义差异的关联点上。康德先验逻辑对于形式逻辑的代替,使其判断理论关联主体与客体,分析判断以同一律或者矛盾律说明主词或客体自身,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她一生归隐幽居,却为后人留下了近1800首别具一格、内容丰富的诗歌。文章通过分析狄金森的代表性诗歌,考察她对生活、友爱、自然、上帝、死亡和永恒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以期窥视这位女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阐明了她是一个勇敢执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主义者以赛亚.柏林与社群主义者查尔斯.泰勒都认可自由是重要的价值规范,但前者把自由看作是免于外在干涉的个人的选择自由,后者则把参与自治看作是自由的实质。二者自由观的差异体现着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的本体论差异,即个人与社会何为本原的差异。自由主义认为应当依据个人的性质来解释社会的行动、结构和状况,应当依据个人的善来解释社会的善;而社群主义则认为应当依据社会来解释构成性的个人,应当依据社会的共同善来解释个人的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