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英语”研究与英语写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英语"是英语世界化过程中英语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形成的使用型变体.汉民族的思维模式、文化习惯和汶语作文特点肯定会反映在中国人说和写的英语中,形成"中国英语"的语篇特色.承认和研究"中国英语"的语篇特色对英语写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人们对于"中国英语"的研究多数着重于介绍其历史背景和语言特点。本文旨在以前人研究为基础,探讨"中国英语"对现代英语教育的影响和启示,以求摒弃英语教育中对"中国英语"的忽视,促进"中国英语"语言、文化和教学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英语——交际实践中的“双刃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式英语的概念,接着利用实例从词汇、句式和语篇层面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式英语这一语言现象在交际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从行为主义者的语言习得理论出发,文章分析了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在客观评价了中国式英语在交际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对待中国式英语的态度,即:"一分为二"地、公正客观地去看待中国式英语.  相似文献   

4.
文化软实力与“中国英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及中国外语学界对“中国英语”的研究现状,从分析语言与文化关系入手,探讨“中国英语”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辩证关系。“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的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诞生,译者在汉译英时易产生“Chinglish”倾向。文章通过了解中式英语的成因和对中国英语概念的界定,提出若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恰当地使用规范中国英语进行翻译,译者需要从多个角度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英语”是为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而产生且能被英语民族的人接受的表达方式,一般存在于词汇层面.本文试图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理解中国英语的本质、来源及其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正如足球这种国际体育项目已经不再被人与发源地英格兰联系在一起一样,英格兰英语已不再属于英语母语国家,而是属于整个世界。以此从对Englisc,X-(g)lish,Englises,Englishes,Englic,Globish等术语的溯源与解读,阐述英语从英格兰英语发展成世界英语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媒体的"中国英语"现象,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及思维方式在英语使用中的客观反映,同时也是中国传媒在其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之下的一种主动的话语选择。借助媒体巨大的影响力,"中国英语"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示并传播着中国的语言文化形态,并对英语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式英语”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式英语"是中国人英语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形成有着深层的文化背景.文章拟从思维方式、用词差异和习惯表达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到一条学习纯正英语的捷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厘清“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与“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的渊源关系,借助语料库工具,逐一检索分析葛传椝最初提出China English概念时所列举的汉英译文例证,发现多数译文依旧属于传统意义上的Chinese English(中式英语),并非与之相互对立、泾渭分明,因此推翻了这一界定。然而,鉴于China English一直被后人直译为“中国英语”广为沿用,且长久以来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演化,导致不少学者出现概念混乱和无谓争论,因此,这一概念无法废除,而宜重新界定为“原生英语与中国语境相结合形成的、在形式和(或)内容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派生英语”,如此方可终止这一乱象。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英语情态动词使用的影响,作者以亚洲留美学生(英语为非母语者)和美国本上学生(英语为母语者)相同主题的作文为对照组,分析了两者在使用表示“义务”、“必须”的情态动词时的异同。结果发现,东方文化价值观对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英语外来语是英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英语外来语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其成因,即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然后主要介绍了来自欧亚两洲的外来语,其中包括来自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及欧洲其他语言;来自亚洲的阿拉伯语、汉语、日语和亚洲其他语言。外来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联系,丰富了英语词汇,使英语更加国际化。了解英语外来语的发展过程、成因和来源地,有利于加强对英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阿米塔夫的小说<阴暗的界线>如同当时多数印度英语小说,热衷于讨论南亚的政治问题,特别是民族冲突与宗教暴力.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这部小说并没有将南亚的动荡完全归咎于殖民统治,而是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解读其根源.作者从个体认识世界的局限性,人与人隔阂以及群体之间的偏见的产生来思考民族冲突与教派暴力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这是作者上世纪80年代撰写的有关中亚东干人的田野民族志,可以说是英文作品中研究东干人的先行之作,内容涉及东干人的分布、来源、农庄、语言、饮食、服饰、婚姻及家庭、民居、宗教、个性和民族主义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铺陈,反思东干人的未来。文中提出的东干人的历史记忆、民族认同、族群关系、语言和宗教等问题,经过近三十年的变迁,似乎有了新的答案,可以进行历时性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我国作为东北亚的核心国家,我国东北地区又地处东北亚中心腹地的重要位置。东北振兴必将为东北亚各国间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东北亚区域合作也将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的步伐。因此,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之间存在着互为机遇、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多维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政治的困境,同时也是国家行为体间安全认知的困境。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成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霸权造成的安全困境,二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导致的大国关系困境,三是区域安全机制缺失带来的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困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动,建构了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困境,使得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没有形成地区安全的集体认同。各国利益的矛盾掩藏着军备竞赛和地区冲突的危险,安全困境的幽灵困扰着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中亚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中亚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堪称世界的聚宝盆.中亚地区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地,因此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极大.美国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依据形势的变化适时的调整对中亚的战略.美国的战略调整对中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不利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论语》在其产生后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语》在其复译过程中产生了逾四十本风格迥异的译本,其中蔡志忠漫画中英文版《论语》为经典阐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蔡版《论语》把作为一本充满东方气韵的古代哲思语录《论语》从独一无二或少数人特权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兼具民族个性及大众欢迎的文化产品,引发出我们对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随着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向游离于亚洲与欧美之间的日本开始调整对亚洲的政策。从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到鸠山"东亚共同体"构想的提出,日本积极参与亚洲一体化的态度和政策经历了近20年的演变过程。对于日本政府而言,无论是领导东亚共同体的构建,还是作为重要一分子积极参与东亚共同体的构建,首先要坚持开放和包容的原则,取得其东亚邻国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必然促使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必然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围绕中国的东南亚贸易区和东北亚贸易区也一定会促使东亚向着一体化发展方向迈进。同时,东亚的一体化也会发生泛化,东亚各国应共同主导东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防止日本一国主导东亚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