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苏、皖两省的839份实地调研数据,结合环境素养理论和行动阶段理论,将行为意向分为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两个阶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环境素养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素养的四个维度,即环境价值观、环境责任感、环境问题感知和环境行为技能,均通过绿色消费意向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符合行动阶段理论的影响机理。其中,环境价值观通过绿色消费执行意向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责任感、环境行为技能通过绿色消费目标意向和绿色消费执行意向两个中介变量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并且绿色消费目标意向显著影响绿色消费执行意向;环境问题感知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则遵循“环境问题感知 绿色消费目标意向 绿色消费执行意向 绿色消费行为”的路径,且对绿色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为进一步促进绿色消费行为,文章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问卷调查与情境实验的基础上,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与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就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态度、所感知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于其购买绿色产品的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消费者的行为意向显著影响其消费行为;知觉行为控制通过行为意向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实际行为。同时,基于消费者个体特征的多群组模型分析表明,外向型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意向受主观规范影响更显著;内向型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意向受行为态度的影响更显著。因此,赢得消费者对产品"绿色"特性的心理信任,兼顾绿色产品基于环境效用与经济效用的顾客价值,是激发消费者绿色产品购买意向与行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80后"中医消费决策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52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医消费决策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均直接、显著地正向影响中医消费行为;中医消费决策的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通过消费意向这一中介变量显著正向影响中医消费行为,而中医消费意向在中医消费决策的主观规范和中医消费行为之间不起中介作用。据此,提出扩大中医宣传力度以增强中医吸引力、严控中医项目质量以优化中医治疗水平、采取差异化销售模式以提高中医服务质量等对策,以促进"80后"的中医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4.
绿色酒店被引入我国后,这一市场并未如预期般得以迅速发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影响绿色酒店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又对其购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从消费者视角出发,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绿色酒店产品的消费行为意愿.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并融合线下调查与线上调查的优势,通过实地发放问卷与网络发送问卷形式获得调查数据,之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当前阶段,对我国大学生消费者而言,主观规范对其绿色酒店消费意愿占据主导性影响作用,消费态度对其绿色酒店消费意愿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感知行为控制对其绿色酒店消费意愿并不具有显著性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地培育和发展绿色酒店市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绿色消费的推行效果取决于人们将积极的消费意向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行为,但现实中这种转化率较低。运用扎根理论对焦点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度访谈获得的质性资料进行分析,探索阻碍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绿色心理意识局限、个体能力困境、感知风险、非绿色社会参照群体规范、产品属性缺陷和情境因素局限阻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消费者绿色心理意识局限是内驱影响因素,个体能力困境、感知风险是内部情景变量;非绿色社会参照群体规范、产品属性缺陷和情境因素限制是外部情景变量,但各因素的作用方式不一样。最后构建了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阻碍因素理论模型,并对相关因素做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我国居民的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消费文化价值观的面子导向型价值观、经济导向型价值观、时尚导向型价值观等三个外源潜变量对消费行为和消费意向等两个内生的潜变量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新消费文化观念构建"的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面子导向型价值观、时尚导向型价值观对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经济导向型价值观对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消费意向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绿色消费行动力及其促进绿色发展的贡献力,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郴州市799位新生代农民工绿色消费行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消费认知、绿色消费情感、绿色消费价值观、绿色消费意志、绿色消费效能具有层层递进的影响关系,并最终促使绿色消费行为的形成;绿色消费效能在绿色消费认知与绿色消费行为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应形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等合力,加强绿色消费宣传教育,引导价值观,促进自我效能转化,营造和谐绿色文化和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TPB模型分析框架,通过创建黑色旅游者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感知)行为控制、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量表,形成调查问卷,并运用SPSS25.0和AMOS24.0软件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主要为:(1)黑色旅游者的主观规范对其行为态度及行为意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地方依恋对于黑色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及行为意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3)黑色旅游者的知觉行为控制对其行为态度并未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4)黑色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对其行为意向没有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武汉、济南和成都三市538份问卷调查,在传统的理性消费模型和消费价值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绿色信息、消费者绿色食品属性感知与绿色购买行为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传统的消费行为模型嵌入绿色观念后仍然对绿色购买行为具有解释作用;绿色信息对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行为不仅存在直接正向影响,而且对消费者绿色食品属性感知与绿色购买行为的关系中存在显著扰动效应。提出了完善绿色信息传播机制、加强多渠道绿色信息传播、增强绿色食品的可感属性等3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道家文化价值观的生态伦理学意蕴最为突出。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道家价值观是否能推进消费碳减排行为,这是一个既基础又前沿的课题。价值观—情感—行为模型的假设,乃基于1579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并运用Smart PLS 2.0构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道家价值观、情感(包括愧疚、自豪两维度)和消费碳减排行为(包括促进低碳消费行为、抑制高碳消费行为两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道家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情境下对环境情感和消费碳减排行为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基础性作用。具体而言,道家价值观对"愧疚"和"自豪"有重要的正向影响效应;愧疚对低碳消费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高碳消费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自豪能够促进低碳消费行为并抑制高碳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农民意识”是农业社会典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家族本位是其根基。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农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在经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现代化”转化。但在社会转型期,在新旧思想交汇、碰撞中,农民依附与主体意识并存、传统与现代意识混杂、科学民主与迷信宗法意识交织在一起,其正直、诚实、善良、勤劳等美德,无形中被依附、顺从、自私的“农民意识”所吞没,他们开拓进取的活力仍然受到限制。因此,改造“农民意识”,无疑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对“适度消费”概念的不同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学术界对适度消费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适度消费概念提出质疑:已有的适度消费概念存在模糊性、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不完全一致等问题.指出在家庭的小范围内适度消费概念与可持续消费概念并不完全排斥,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可持续消费并不主张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建议就社会的整体意义上用可持续消费概念来代替适度消费概念,并应该加强对可持续消费概念的宣传,使其能融于为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媒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大众传媒与儿童研究已经有80年的历史。大众传媒极大地影响着传媒受众对世界的知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其对大众传媒内容理解水平的制约,对传媒的理解要受周围社会情境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传媒视听行为给予积极的"中介作用",将极大地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从而减少传媒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积极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居民的通胀预期不断加深,严重地制约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了居民的跨期消费行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福建省泉州、福州、南平三地的实证调研,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及数理模型,比较分析三地农村居民跨期消费行为的共性与差异性,据此探讨形成其消费行为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收入、淡化通胀预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分析:以“拉闸限电”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政治性执行"的分析框架,以"拉闸限电"为案例,探讨了中国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行为逻辑;通过分析表明,在"政治性执行"中,权力关系是解释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行为的一条主线,地方政府官员某种程度的自利考虑是执行行为背后的动力,地方政府相对与其他利益相关方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两栖"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文章首先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节俭与奢侈并存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描述,并将其概括为"两栖"消费.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两栖"消费行为的社会实质和社会原因进行了社会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伦理规范与信念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原始事实与信念的关系,这根源于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的本体论特征。塞尔的制度性事实理论和图梅勒的集体接受理论说明,伦理规范与集体信念之间具有本质联系,集体信念是伦理规范的构成性条件,伦理规范的“事实性”及其“规范性”特征是以集体信念为基础,因而是“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这一论题对伦理规范的基础以及现代性条件下伦理规范时代性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消费情绪与购后行为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情绪在消费者购后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消费情绪与购后行为的关系就成为众多研究成果的重点。总结这些研究内容,大致有三个研究方向:消费情绪与期望—差异理论;消费情绪与消费者满意;消费情绪与认知理论。第一类研究将二者的关系置于传统的期望—差异理论框架下,可以说是对原有模型的补充和完善;第二类研究是纯粹对消费情绪与满意二者的关系从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其中负面情绪与满意的关系研究和第一类研究有密切的联系,从负面情绪的起因出发,研究不同起因的负面情绪与满意之间的不同关系,改变了第一类研究“负面情绪导致不满意”这一相对简单的认识;而第三类研究是将消费情绪纳入传统的认知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可以被看作是对以往认知理论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内隐认知的方法,探讨了公众教育观念的内隐结构,并对1 131名公众的教育观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公众教育观念的内隐结构由教育方式、教育期望、教育态度、教育价值、教育认知和学习观共6个因子构成;(2)公众对教育的期望值高,并且对"教育方式"非常重视;(3)公众的职业性质、文化程度影响其教育观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公众在教育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4)公众的教育观念具有自利性,投射着对自己子女发展的愿望与价值偏好;(5)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对公众的教育观念进行"双向调控"。  相似文献   

20.
在治道思想研究的视域中,道教的道崇拜、神仙崇拜和生命崇拜三个基本信仰观念所涵摄的治道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治道模式及个体行为的价值导向,如战略管理和决策咨询功能、个体行为导向功能、工作价值观塑造功能、提供作为治道原则的"利生"维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