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由 《金陵瞭望》2005,(10):8-8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发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影响.为《新青年》作出贡献的有一大批杰出的先进知识分子.就反封建思想深度而论,陈独秀比不上鲁迅,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陈独秀更远落在李大钊之后.但纵观全局,陈独秀对《新青年》的影响是全面的,又是其他任何人不可比拟的.陈独秀是《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的创办人.从创刊到终刊的七年间,除了一九二○年十一月到次年九月这段时间外,他一直主持编辑部工作.作为刊物的主持者,陈独秀的作用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于1915年9月创刊。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发行。第一卷名《青年杂志》,其“社告”宣布了办刊宗旨:“国势陵夷,道哀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本志之作,盖欲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自第二卷(1916年9月出刊)起,改名《新青年》,遂成了五四时期反封建和鼓吹民主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刊物。《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始。创刊号首篇是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条要求:(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  相似文献   

4.
一九一七年一月,《新青年》二卷五期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二月,二卷六期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此后,接连又发表了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与胡适、陈独秀讨论文学革命问题的通信或文章。这样,以《新青年》为阵地,关于文学革命的倡导和讨论,就逐步展开了。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的毛泽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陈独秀一度成为毛泽东的楷模在图书馆与无政府主义著名人物热烈讨论我们觉醒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从新民学会到北京大学毛泽东是《新青年》的热心读者,陈独秀和胡适在该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在1936年对斯诺谈话时这样回忆:“我当时非常佩服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有一段时期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成为我的楷模。”1917年冬,他与几位朋友和同学酝酿发起组织“新民学会”。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在蔡和森家正式成立,初有会员29人,毛泽东任副总干事。由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在…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几个史实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上海“中国共产党”组织 1920年1月,五四运动的主将陈独秀被迫离开北大,将《新青年》杂志社迁往上海。李大钊送至天津与陈相约在京沪两地建党。陈独秀在上海即与《星期评论》、《时事新报》、商务印书馆的一些编辑、作者讨论社会主义。 上海建党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即1920年3月至5月,成立了社会主义的学术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第二阶段是发起阶段,即1920年5月至7月,多  相似文献   

7.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兴起以"民主"与"科学"为两大口号的思想文化运动。1918年11月,北京大学学生创办新潮社,效法《新青年》,于1919年1月1日出版社刊《新潮》杂志,积极推广新思想、新学术、新文学。这里从历史发展、文本内容和编辑思想三个方面介绍并分析《新潮》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8.
“科学和民主”,原是西方的“新学”。作为口号是一九一五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正式提出来的。那时,提倡“科学”,就是学习、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倡“民主”,就是积极地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爱国活动。这个口号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帜,代表着五四精神。  相似文献   

9.
由进步知识分子发动的,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已经八十周年了。以陈独秀1915年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和舆论准备。“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运动中两个最有震撼力的口号。“民主与科学”同好*理性的光辉,是近现代中国一面水不栩色的思想解放的旗帜。“打倒孔家店”是洋溢合革命激情的彻底的反封建口号,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是不容*征的。但八十年后再回首,我觉如有必要对立进行反思,使激情升华为理智,这对中华民族更加顺利地跨…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由 “普通刊物”发展为全国的“金字招牌”,与读者密不可分。《新青年》同人对“新青年”的营造,使其影响从上海、北京等中心场域扩展至全国,促进了《新青年》的大众化,引起了地方的再阐释与回响。通过《新青年》同人与读者之间构建的社会交往网络,《新青年》在读者的阅读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革命”“反孔”“马克思主义”等概念在青年中的传播,促进了“青年”意识的觉醒,进而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社会群体——“五四青年”。《新青年》与读者之间的社会交往建构了新型的“阅读大众”,构成时代的表征。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发起思想启蒙以救国的新文化运动,但因救国理论与主体政治激进、客观启蒙环境的内在矛盾与冲突,终导致其转向政治改造。政治改造的践行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做了准备,也成为《新青年》文人群体裂变的显因。  相似文献   

12.
一个刊物发动了一场运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但90年前的《新青年》就是这样,它领导了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是如何发动这场运动的?除却思想文化的种种原因以外,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审视,我们能看到,陈独秀采取的“破”与“立”相辅相成的立言方法,善于设置话题的技巧、强悍的立言态度,以及强有力的学者编辑阵营,是运动得以渐次展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1879—1942)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之一。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人物,陈独秀的一生是复杂的。本文仅就五四时期(1915年《新青年》创刊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陈独秀的部分哲学思想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界在研究《新青年》杂志时,屡屡涉及《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的原因问题。然而近30年来,关于写信给群益书社者、写信者所办刊物、《上海青年》与《青年杂志》之名是否雷同等问题,已出现了各种说法。厘清基督教青年会与上海青年会之别,分清它们各自所办刊物的名称、性质及特点,可以辨析这些言说在何种意义上属实,又存在何种偏差。基督教青年协会所办的《青年》杂志,是促成陈子寿、陈独秀下定决心将《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郑伯农 《中华魂》2012,(11):9-10
回顾100多年来中国革命史和社会变革史,人们可以看到,中国革命、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艺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文学革命"这个口号就是陈独秀在《新青年》提出来的,文章的题目叫《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文学改良”,他的文章叫《文学改良刍议》,后来他也使用“文学革命”这个口号。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任最高领导人瞿秋白是“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他本人还是著名的报告文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他曾译配《国际歌》、创作《赤潮曲》。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作为《新青年》创始人,集大革命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教师、大编辑多重身份于一身,以一个期刊推动了中 国思想史上一次空前的现代性最为厚重的伟大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编辑史上最伟大的编辑,陈独秀对《新青年》编辑群的卓异组合,对"轰动效应"的期刊策划,作出了独树一帜的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 “鲁迅”这个笔名是一九一八年发表《狂人日记》小说时取用的,初见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鲁迅取用笔笛不是随手拈来,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笔名都有着深刻的含义。鲁迅这个笔名的本意是什么呢?先生曾向他的好友许寿裳谈过:“(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同时还谈了取用这个笔名的动机及缘由,他说:“鲁迅就是承迅行而来的,因为《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我从前用过迅行的别号是你所知道的,所以临时命名如此。”(《亡友鲁迅印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这批陈独秀早期文稿真迹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填补了陈独秀文本研究的空白,进一步扩充了诸如《新青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陈独秀与胡适关系等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领域的具体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陈独秀从民主主义的文化救亡转向共产主义的政治救亡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19.
自一九五四年以来,我国出版部门先后影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或党员主编的报刊数十种,其中属于党的成立和一战时期的有十六种。现将这十六种报刊的出版情况和内容简介如下: (一)《新青年》(月刊)一九一五年九月十五日创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陈独秀主办。李大钊同志曾任该刊编辑,又是主要撰稿人之一。《新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主张废除文言文,改用白话文,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刊物。十月革命后,该刊反映了当时先进分子的社会主义倾向,是五四运动的旗帜。一九二○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决定把《新青年》作为发起组的公开宣传刊物,故从第八卷第一期起,该刊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者指导之下的刊物,经常介绍马克思学说,并辟有“俄罗斯研究”专栏。月刊共出了九卷,每卷六期,至一九二二年七月一日休刊,月刊影印版共九册。  相似文献   

20.
论胡适诗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胡适诗派步大唐新诗创作,始于“五四”文学革命。首先提倡并创作新诗的,是文学革命倡导者之一的胡适。他在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后,紧接着在次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较之用白话创作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为早,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