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认知关系。本文试图分别从师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出发,对教学过程中师生认知的诸要素关系作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分析,力图使各种纷繁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组织理论有可能在统一的结构中找到合适的作用空间。一、学生与其认知客体间的关系(一)主...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受主体性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教育界就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地位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人们关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问题的认识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并对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双主体”教育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教学论的一般原理,结合教学对象的具体实际,政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应将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作为首要宗旨。该课程必须按体系性、衔接性原则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其作为“原理性”而非“概论性”课程的特色。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在于将教学范式由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以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作为对主体性的现代修正,更注重于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即一元关系,实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的和谐关系.处于现代科技及审美认知多元化语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强调观念性、艺术性、当代性,并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来建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艺术形态,从而产生广泛而多义的审美效应.探究建立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的新媒体艺术,将进一步认识当代艺术活动的特殊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分析教与学中师生关系,探讨如何有效调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临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全程互动和"最佳互配",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以往迷恋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纠偏,它把教育看作是主体间的交流,从而确证了教育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把"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高师声乐教学中,旨在研究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以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方式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主体性哲学的角度考察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关系,则“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的理论体现的都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播关系,而理想的传播关系应是传者和受众的互为主体和良性互动。然而,现实中的传播关系根源于主客体在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因此,现实的传播关系不可避免地以主客对立的传播关系为主导,主体间性只能在主客对立的过程中实现,即在主一客一主的框架中追求完美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主体间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本质属性,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性的、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以"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主体间性是不同于主体性的、在教学中以师生共同面对的客观事物和认识对象为依托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规定性。交往是师生主体间关系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主体间关系的核心,师生间建立主体间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单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只有主体间性才能还给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教育中,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日趋重要。网上答疑是远程教育中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综合了国内外话轮转换理论研究,以英语专业的课程网上答疑为语料,重点分析“高级时事英语”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网上会话。通过对自然语料中师生之间话轮结构的分析,文章指出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讨论以及将话题逐步引向深入时应该注意的会话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是20世纪一种西方重要哲学思想,它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相互平等、相互融合、互动对话的交往关系.将主体间性引入家庭品德教育管理就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管理依据,通过建立亲子平等关系、促进亲子合作实现双方共同成长,最终促成家庭良性发展循环.  相似文献   

11.
以马克思的主客体交往理论为依据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以共同客体为中介的互动过程。对这一共同客体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教学交往活动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中可以借鉴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明确互动主体,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精选互动内容,立足社会热点、教学重点、学生疑点;丰富互动形式,整合传统对话、现代传媒、信息平台;重视互动效应,加强情境教学、课外互动、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往往是主动与被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但在对外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教者与学者都是主体,原来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主动与被动、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变成了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的平行互动、共生互决关系。在目前第二主体及其意识还未被关注的状况下,我们尤其要提倡以第二主体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和尊重作为第二主体即外籍学生的学习动机、感情倾向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中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现阶段,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还存在教育模式固化、精准资源匮乏、教育过程功利、网络课程资源供给动力不足的“痛点”问题。通过大数据赋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教育联盟、树立大数据思维、深挖数据价值、构建学习者画像,有助于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供需失衡矛盾,破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等难题,加快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大多采用主客对立教学模式,教育者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形成主客对立关系。这一教学模式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是大多使用教化论教材;二是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法。主体间性思想打破了自我主体中心论,强调通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往来达到相互间的理解、和谐,有效地克服了当下主客对立导致的主体片面性。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应为打破主客对立模式、走向主体间性模式。主体间性教学模式采用审美主义教材,实现教材与学生的审美交流,还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实现教材、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沟通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自实施以来,从理论研究到政策执行,都存在着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尤其是当前大力提倡的课堂互动教学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教师中心主义、以知识为核心的单一互动、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的教学目标不适应等问题。避免课堂互动中的形式主义,就必须处理好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关系,确立现代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调控策略,调控互动教学中的问题,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和教师都从课堂互动中受益。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科背景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专业课,课程对工程实践经验要求较高,需要教师不仅言传,更要身教。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与学的过程互动不足,尤其是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即使有经验的老教师也难以做到准确、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雨课堂”提供了一个高效互动平台,师生可以使用它进行课前、课堂和课后的交流切磋,尤其是课堂环节中表现更加突出。课题组教师使用“雨课堂”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教师能够清楚地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的教学。通过在线互动交流,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也有较大的提高,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既能拓展教学空间,又能提高体育教育的整体效益;既可以缩短教师、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又能够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在这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是通过角色效应的功能,对主体意识加以强化,使"情境-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形成相互推进、多项折射的心理影响,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体育效益目的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师生互动的内涵及其理论机理,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正确运用师生互动对在教学活动中人才培养的效果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文中还指出了师生互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师生互动是现代教学的需要,运用师生互动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情感教学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教学过程分为课堂和课外两大环节,以课外师生间朋友型关系促课内教学内容情感认同,以主体性教学模式促教学内容内化,构筑教和学和谐,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