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3 270个观测值为样本,从公司政治关联视角出发,并考虑股权的内生性问题,对控股股东特征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价值显著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呈U型关系。这表明,基于控股股东性质所形成的公司政治关联是导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价值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主要原因,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通过控制权私利成本影响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抑或利益协同行为。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现象不断增多,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显著提高,而股票分红比例则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证券分析师关注度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具有抑制作用,即当证券分析师关注度较高时,可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现金分红之间的正向关系,并且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票股利之间的负向关系。因此,要提高股权质押的信息披露,限定可用于质押的股票范围,强化动态监管并及时处置风险,来防止控股股东通过控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来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治理与关联交易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元分析方法,对2004—2011年关于上市公司治理与关联交易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二次统计分析。元分析的结果显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关联交易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关联交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普遍,控股股东会利用控制权影响上市公司作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股份回购政策具有市值管理、提高经营绩效指标和替代现金股利的作用,较好地契合了控股股东的需求.控股股东质押股权的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是否越倾向于进行股份回购?基于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公司累计股份回购比例显著正相关,企业账面市值比、现金分红比例和总资产收益率在上述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份回购缓解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危机.  相似文献   

5.
控股股东、股权制衡与公司股利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我国沪深900家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财务及相关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制衡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控制类型不同的公司具有不同的股利政策偏好;公司存在制衡股东时,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股权制衡可以替代股利的派发作为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6年5月至2006年底定向增发的4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其增发后24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融资非理性和股权融资偏好使其长期回报率出现了长期恶化趋势;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的企业长期持有回报率较低,但该影响并不显著;长期持有回报率与反映控股股东利益输送动机的控股股东认购比例与原持有股比例差额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普遍存在的关联交易一直是学术界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问题.表面上看,这种关联交易的渊源是IPO时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建立的内部市场.但驱使内部市场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目前尚缺乏深刻的理论解释和必要的证据支持.该文分别从地区治理环境和控股股东特征出发,对内部市场的形成提出了基于交易成本的效率动因和基于目标函数的利益输送动因两种假说.通过对1999-2004年IPO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上述动因都得到了支持.地区治理环境越差、控股股东为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时,控股股东更可能在IPO时与上市公司建立发达的内部市场.  相似文献   

8.
关联方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由于我国国有控股股东行为模式的特殊性,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亟待规范。文中在对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提出规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18年的数据,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导致更高的企业金融化水平.调节效应分析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金融化的正向影响越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通过恶化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进而加剧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存在"股权质押-融资约束-金融化"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也为厘清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内在机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以机构投资者的不同持股特征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前机构投资者与控股股东股权力量对比较弱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以整体的力量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督,而大型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大型机构的持股比例与持股权重对关联交易没有产生显著的作用,同时表现在大型机构之间持股的差异度、集中度对关联交易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该文通过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涵义与特征、内部动机和外部成因及具体手段进行阐述与分析,提出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唯一核心控制参数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准则,规范中介行为并加大监管和惩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具体准则在关联方定义、关联方关系认定、关联方交易认定、交易价格和关联方内容的披露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惯例和上市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该准则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2005年65家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建立模型实证关联方转移利益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和大股东控制力的关系。发现关联方转移利益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大股东控制力、股权分置改革、资产规模正相关。政策建议为:重点监管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在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时实行国有股缩股而不是只向流通股股东送股:实行累退投票制度: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最低股权数做出 决定, 从而降低大股东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呈发展趋势,且存在着利用关联交易恶意操纵利润的情况,对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带来了损害.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不当关联交易的现状、特点、造成的损害和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1-2004年172家配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建立数学模型对关联方资金占用和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发现:有四种类型的公司更容易被关联方占用资金,分别是:自由现金流量年末余额较小的公司、年度内负债增加额较大的公司、年末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公司、资产规模较大的公司。政策建议为:在上市公司年报第一部分"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里增加自由现金流量、负债变动额、资产负债率和资产总额披露指标;注册会计师对关联方资金占用进行专项审计时,应审计上述指标;在完善配股条件时,增加自由现金流量不能为负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重大变革,由此产生的上市公司股东结构和股权属性变化以及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变化,都将对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2007年所有正常交易公司的股利政策为研究对象,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后股利政策的特点和趋势。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规范现金股利分配数量、减少行政干预将有助于巩固股权分置改革成果,为股利政策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公司财务特征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的问题。以2007年向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采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实证方法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特征与关联担保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每股现金流越大、St状态的上市公司以及流动比率越低,上市公司越可能向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监事不监事等弊端,导致了“关联交易”、庄家横行、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等现象的发生。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外部约束机制是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对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分析师跟进人数显著相关,分析师跟进人数越多,越倾向于隐性化的盈余管理行为,获得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隐蔽性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法律环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