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神话学发轫于古史研究、民俗研究,经历了民间文艺、民族调查,参与了新时期中国的新启蒙和思想解放。21世纪以来,中国神话学进入全面反思与革新的新阶段。学者们开始不约而同地深入检视神话的基本定义和研究范式,探寻神话学的当代价值和社会功能,思考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从而提出了一系列革新性命题。本文梳理出当前神话学研究的三个主流学术问题:神话学的人类学转向、“朝向当下”的神话主义、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旨在厘清当代神话学在研究视角、研究路径、研究内容及方法上的创新与发展。这一系列革新性的研究转向,对中国神话学研究原有的研究格局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具有知识性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神话史研究者主要是茅盾和顾颉刚。茅盾的进化论是历史的视角,但其视野仅及原始社会;顾颉刚的专题神话史也是过程研究,注意到了神话发展的动力问题。20世纪后期,袁珂的广义神话学的观念拓展了神话学的空间。神话史研究着眼于神话与社会的互动,是在社会矛盾与神话的运动中把握神话历史发展轨迹的。对待原生态的神话和次生延续的神话,是神话史研究不得不辨析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神话浩如烟海。学术先贤们徜徉在神话文献的浩瀚海洋中,潜心耕耘,留存下许多可供后学瞻仰的经典著述,成为珍贵的学科奠基性财富。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原始思维的产物,以文本为中心而对神话展开的多角度静态研究,成为长期不变的学术传统,至今影响甚巨。晚近,自中国现代神话学发端以来,学者们在继续推进神话文献研究的同时,逐渐将目光投向田野,致力于寻觅当下的民间口承神话,并进行整理和研究。此后,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神话学的发展呈现出多种面向,但其研究依然以文本为主,侧重于溯源考释与文化内涵阐发。总体而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向后看”一直是中国神话学研究的主要指向,而现实生活中民众(尤其是汉民族)讲述和传承神话的文化现象,似乎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1](P12)--这不能不说是学科的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4.
神话历史的提出建立起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其烛照下神话的历史隐喻性质得到彰显神话非但不是历史的对立面,甚至是构成历史书写和政治话语的内在机理;历史的内在神话模式也被提示了出来。在神话历史视野下重新进入中国文化,不难看出作为合法性和权威来源的神话始终在与历史、思想文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建构作用,理应得到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新的视角研究、审视神话中记载的超智能文明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是远古先民用神话对人类上次文明和星外文明的追忆或是这些超智能文明信息在神话中的纪录,而不是纯粹幻想和想象的事物;还指出以往神话学理论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阐发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神话观.  相似文献   

6.
民族学的神话学是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在20世纪上半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田野调查与书面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及代表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后世的神话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希腊神话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论题。国内早期的研究者主要从希腊神话中的人性意识、中希神话的比较以及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和文学的影响等视角对希腊神话的内涵进行解读。到了21世纪,受西方新兴思潮的影响,母题学、女性主义理论等介入到了希腊神话的研究中,为希腊神话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外,希腊神话的研究主要包括母题学、神话学、哲学、考古学以及族系学等。对国内外希腊神话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综述,有利于我们把握希腊神话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也能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学科,比较神话学的发展壮大有其鲜明的传统特征,又不断出现新的跨界融合.新近的全球新冠疫情,引发了国际比较神话学界的普遍关注与反思.2021年8月23日至27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比较神话学大会,以"世界神话中的死亡与迁徙"为主题,讨论古今不同神话观念,对新冠疫情作了深层次的学术呼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梳理,通过与前期历届会议相对照,考察当下国际比较神话学研究的新旧传统、全球视野、跨学科性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茅盾(玄珠)是我国现代神话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他借鉴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英国人类学派神话学的理念和方法,梳理和研究中国上古神话,特别是在仅存零星的中国神话系统的“再造”(重构)和开天辟地创世神话的研究上,在原始先民的神话宇宙观的探讨上,独步学坛,取得了重要成绩,成为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文学人类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勒、安德留·兰和弗雷泽为代表的英国人类学派神话学,是最早引进中国的民间文艺学外国学术流派。20世纪10-40年代的40年间,被一些知名的文学家理论家和民间文艺学家所传入,并用来研究中国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在中国民间文艺学,特别是神话、传说、故事等叙事体裁的研究领域里,曾经占有压倒性的地位,产生过重大影响。文学人类学派的学者们把外国的人类学派神话学的进化论世界观、若干重要理念以今证古、比较研究与类型研究的方法引进后,加以本土化,为中国民间文艺学,特别是神话学和故事学的初创,在理论框架的建构与具体问题的阐释上,有过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朝鲜神话研究》一书系阐述东亚国别神话的学术专著之一 ,运用中西神话学新理论与方法论 ,较系统地梳理出朝鲜神话的流变史、叙事体系与结构及民族文化深层意蕴 ,自成一个理论体系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神话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前的黎明之光,是原始文明的最高成果。古典神话已离我们渐渐远去,但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如佤族距离人类的童年时代不到百年,他们还在以神话的方式思维着,他们还在创造着神话,他们的神话是活形神话。对两种不同时间段的神话———古典神话与现代佤族活形神话进行比较,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而展示神话发展的真实历程和佤族活形神话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神话如何重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话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西方神话学家首先提出中国神话的问题并做出先驱性的探讨。如果说19世纪是西方理性宣布神话消亡的世纪,那么20世纪可以说是神话全面复兴的世纪。神话所内在的人类文化基因,决定了神话即便远离人类神话时代依旧“神力”无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诗性智慧,也为人类提供了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这也就是神话不断为人类世代重述的根源。那么如何重述神话,如何聆听与重解神话的谕旨呢?这正是当下最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设计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逐步提升着生活质量,设计也由此成为崭新的文化现象。因此,设计教育在高校也呈雨后春笋。在国外,将设计管理纳入设计艺术教育已是先行之举。而我国对此研究起步较晚,深入与推广程度存在差距。现就设计管理与设计教学展开探析,系统构建课程框架,从设计学、管理学、创新学的多元化视角,对"设计管理学"的内容、方法和终极目标进行分析,将结果作为确立"设计管理学"概念的依据,并阐明设计管理的多学科性和交叉性,以推进"设计管理学"在设计艺术教学中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初叶燮研究在文本内容、研究方法和治学视角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较上个世纪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来七八年时间中,学界对之前叶燮研究的回顾与整理,对《原诗》的反思与质疑等,持续不断;围绕《原诗》中的循环论、中心主旨和英雄史观,学术界的争鸣与探讨也十分激烈;在国内比较研究日趋深入的同时,中西比较研究也全面展开,异常活跃。文章对存在诸多问题、隐藏的不足及可努力的方向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中,神话与历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术概念。简言之,神话是有关"神的故事",是虚构的;而历史则是"人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然而在早期历史或者是口传文化中,历史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这种历史也因此被称为"神话历史"。秦晋两地流传着一些关于秦太子扶苏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顾及基本"史实"的情况下又大多带有将扶苏"神化"的色彩;而与故事想对应的供奉扶苏的建筑,也有两种不同的称呼:"扶苏祠"与"扶苏庙"。这种将历史人物"神化"或者说是"造神"的现象,往往又带有一定的目的——宣扬忠、孝等思想,进而为王权的统治服务。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的教育制度将神话学放在文学专业内,其研究对象以文字书写的神话文本为主。20世纪后期,受到文化人类学知识范式的影响,国际的神话学研究格局大致经历了两次拓展性的变革,即在原有的文学性的文字文本的神话研究之外,拓展出非文字的神话研究:口传神话与图像神话。文章将这两种学术取向概括为"人类学转向"和"考古学转向",说明其对神话研究格局带来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人类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学现象.在內容丰富,想象瑰丽的大量希腊神话中,世界的产生、人类的起源、洪水灭世等故事情节和某些英雄人物的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希腊神话申所表现出的各自民族精神及其特征又有着天壤之别,对各自的文明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神话与神话学》是一本很不错的教科书,在神话学普及及教育上有重要的意义。学理性、知识性、趣味性并重,但笔者认为该书在内容、编写方法、结构安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