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首先将传统声训按其作用分为五类,然后依次分析各类声训同训诂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传统声训的作用并不都是训诂;有的作用虽然是训诂,但并没有创造新的训诂方式,而只是用"互训"的方式表达了训诂学者在训诂活动中通过因声求义得来的成果.最后以"附论"的形式指出第三类声训即推源的声训虽然也不是训诂,但它到了后代却具有间接的训诂作用,并对这种作用的由来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俗语词的训释,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注意:勤查方俗语的辞典和有关考释方俗语的论著;比类文例,即将出现同一词语的句子一一找出来,然后加以归纳概括;参考异文,利用异文材料对词义进行推断;因声索义,即通过声音线索探寻词义;审辨字形,即通过对方俗语的字形的辨析,正其讹误,然后求其确切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训诂的条例分为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据文证义三方面。这是传统的训释手段。段玉裁说:“凡文字有义、有形、有音。”“一字必兼三者,三者必互相求。万字皆兼三者,万字必以三者彼此交错互求。”此只说明训诂条例的组成与互求,但未明在这三者的关系与地位中,应以声音为先。以“声”统“形”,公认是研究文献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汉语研究史上最宝贵的经验。黄侃说得更为具体:“详考吾国文  相似文献   

4.
一、“声近义通”学说和“声近义通”现象1.1 “声近义通”学说 “声近义通”(亦称“音近义通”或“声通同训”)作为一个训访学上的术语,本是有清一代乾嘉学派提出的一种学说,其大意是:在古代书面语言中,一些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其义往往可以相通,因而人们在训诂的实践中,可以根据这种声义的条贯解释字义,考订字音,解决那些仅据字形不易解决的问题。这种训诂活动用清代训诂学家戴震的话说就是“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转语二十章序》)“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5.
声训在《说文解字》中(以下简称《说文》)所占的比例很大。黄侃先生说,《说文》列字九千,以声训者十居七八而义训不过二三。他着重指明了声训的重要性:“文字之训诂,必以声音为之纲领”;“完全之训诂,必义与声皆相应”;“凡‘也’字上说解字与声音有关者,皆不可忽略。”因此,本文拟结合习见的古文句例和熟语,谈谈声训,特别是《说文》声训的体例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方面考察《释名》被训词和主训词的关系,可以看出《释名》在解释单音词时是以语音为线索来探求事物得名之由,释词时不管词性,只以语音为线索,声训时,贯穿了“因声求义”、“音近义通”的原则,即以声音为线索,以语义为核心来探求事物的得名。  相似文献   

7.
对于声训,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褒之者,往往以为声训之法无往而不适;贬之者,往往以为声训之法不科学。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声训”呢?下面仅就声训有关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声训是一种特殊的释义方式声训是一种特殊的释义方式。理解这一点是解决“怎样看待”声训问题的关键。《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说,声训是“通过声音联系,去寻求词义的方法。”这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郑玄在训诂实践中透过汉字的形体,窥见其音义联系,在训诂学史上创造性地建立了“就音求义”的理论原则,并把它贯穿在整个训诂实践的始终。 郑氏就音求义原则的建立,基于他对前修时贤声训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亦得益于他丰富的语音知识。 (一)对前修时贤声训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汉字的音义联系很早就为古代学者所注意,先秦文献里即已可见利用声音线索来解  相似文献   

9.
谈声训     
一、什么是声训?“ 声训亦称“音训”。声训就是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是训释词义的方式之一。例如: ①《易·序卦》:“晋者,进也。” ②《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 ③《尔雅·释言》:“颠,顶也。” ④《说文·衣部》;“衣,依也。” ⑤《释名·释天》:“风,放也,气放散也。” 例①“晋”“进”同音,例④“衣”“依”同音,均以同音字为训。例②“庠”“养”叠韵,“校”“教”叠韵,均以叠韵字为训。例③“颠”“顶”双声,例⑤“风”  相似文献   

10.
清代以前 ,人们训释词义时或“以形索义” ,或“因声求义” ,很少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 ,在训诂实践上存在一些局限和失误。段玉裁在继承前代训诂学成就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训诂方法 ,并运用于《说文解字注》 ,较好地克服了单独使用形训、声训的局限 ,在寻求语源辨析假借以探求词的本义 ,以及词义系统研究、同源词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为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所谓声训,即以音求义,就是通过词的声音,来探索词的意义 这种声训或叫音训的训诂方式,远在先秦时代就萌芽了。如: 乾,健也。 坤,顺也。 震,动也。…… 坎,陷也。 离,丽也。…… 兑,说也。 (《周易·说卦》) 庠者,养也。 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 (《孟子·滕文公上》) 到汉代《尔雅》、《说文》、《方言》、《释名》等训诂专著以及群书的注释,这种声训方式,便被大量运用。如: 《尔雅·释言》:樊,藩也。 《说文,一部》:天,颠也。 《释名·释山》: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 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这种声训方式发展又如何了呢? 有人认为,经过魏晋南北朝以至唐五代,这种声训“逐渐衰微”,直到宋代王圣美等提出“右文说”,才为声训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种说法,把魏晋南北朝也列为声训逐渐衰微的时代范畴内,似乎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某,某也"这一声训形式的探讨,发现被释词与释词在语音关系上是比较复杂的,同音相训数量较少,音近相训数量最多。语音越近,声训的数量就越多,越可信。从释词与被释词的形体关系上看,形体无关的数量最多,其次是形符相同,再次是声符相同。这说明"因声求义,不限形体"作为训诂的一大法宝,没有时空的限制。颜师古《汉书注》中的声训资料为我们研究上古音、中古音和系联同源词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和佐证,对研究唐代训诂学和汉语训诂学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声训的方法是历代训诂学家注释古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起于周秦,盛于清代。段玉裁说:“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重于得音。”①王念孙说:“窃以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②这些主张得到了清代以及以后的训诂学者的拥护。其实,汉初毛亨传诗,声训的方法早已用得很精到,大多是本於声音而求得字义的解释。现就《毛诗诂训传》的声训作个粗略的分析,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名物考证,尤其是古汉语植物命名探求历来是传统语言学中公认的难题。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科学的名物训诂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古汉语植物命名探求中,传统训诂中的"因声求义"法,即同源词系联比较法具有特殊的作用:不仅可以避免声训法释名的偏误,还可以比较相似植物命名义的不同,在辨正释名的故训异说方面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素问》"適其脉"解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其脉”中“”字的训释 ,诸家所说纷纷。运用归纳汇证与因声求义之法 ,认为“”是诊视、察视的意思 ,“”当读作“目是”。  相似文献   

16.
阮元曾说过:“余之学多在训诂。”他研究训诂学的成果,大部分保存在《研经室集》中。阮元在训诂学方面的首要成就,在于通过对文字的训释,寻找我国语言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他说字解经,长于归纳,善于博引旁征,再根据旧义,引申发明,推及一般,发前人所未发。下面试就他训诂所用的基本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具体阐述。清儒训诂的主要方法是因声求义。我国训诂学由以形说义发展到因声求义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文字根于语言,从形、音、义这三要素来看,形是记录符号,对于语言是外在的因素,音、义才是语言本身的内在因素,而言语托于声音。从历史发展来看,语  相似文献   

17.
论《说文系传》中的因声求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徐锴在《说文系传》中的因声求义及其与清代因声求义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与传统不同的看法。文章在对全书进行通盘考察后认为,徐锴的因声求义虽然有进步,但因为他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尤其是对形声字的认识很肤浅,他的因声求义的水平不可能很高。文章从清代因声求义的特征出发,认为清代因声求义的先驱是戴侗,与徐锴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一词是音、义的结合物,词义与词的读音往往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训释词义的人经常从词的读音去探求词的意义,“因声求义”的声训之学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例如《礼记·郊特牲》:“祊之为言倞也,听之为言敬也,富也者福也,首也者直也,相饗之也,嘏长也大也,尸陈也”。这里训释的字与被训释的字之间,除了词义相同或相近之外,还有韵部相同、韵部对转或声母相同的关系。祊、倞,阳部。听、敬,见母。富、福,职部,帮母。相、饗,阳部。嘏,鱼部;长,阳部,鱼阳对转。尸,脂  相似文献   

19.
“因声求义”是传统训诂方法之一。早在东汉末年,郑玄就已经提出了“因声求义”的训诂原则,并在其注释实践中广泛地运用了这一原则。深入分析郑玄《礼记注》“因声求义”的训诂范围及其内容,证明“因声求义”作为较为科学的训诂方法,肇始于郑玄。而且,郑玄“因声求义”的思想,直接开启了传统训诂学研究音义关系的道路,促进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郑玄《毛诗笺》是汉代以来随文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也较完备。本文在较全面整理其训诂材料的基础上,欲图通过对其所有因声求义例的归类分析,揭明其著的训诂条例和训释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