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文章认为费尔巴哈人本学哲学,扬弃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辩性质,清除了近代哲学中的神学残余,确立了人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新人道主义原理和原则,它所侧重阐明的不是宇宙的普遍规律,而是人类生存的最高价值,因此,他的人本学哲学又是美学,其基本哲学概念又是近代美学的新概念。这一新美学概念是近代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新媒体,用独立、理性、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新媒体所带来的新变化、新事物和新问题,并能够有效地使用新媒体提升自我的"软实力",已经成为高校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为此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筑牢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善用新媒体服务应用的新平台,探索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同时有效防范与化解新媒体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黄海澄同志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方法论研究美学理论,在美学界洞开美学迷宫的浩大工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理论系统。一、系统论、控制论的运用与美学理论系统核心层次的形成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素为美学家瞩目,见解因之蜂起。黄海澄同志运用系统论的精髓;当代辩证的总体思维方式,提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当是从社会系统结构的总体上把握审美现象”的新看法。即  相似文献   

4.
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标志着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主流的近代艺术的消亡.因为现代主义具有消解近代艺术的解构功能,它集中体现为反总体,反主体,反倾向,反典型的四大特征,由此导致近代艺术全面解体.根据近代美学标准和概念,这一现象是美学的倒退,但从逻辑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这一现象标志着艺术自身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进步的、合理的.这种新艺术需要新美学来为自己正名.  相似文献   

5.
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思维相互融合的产物,它的实质在于体现了一种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存在。数字媒体艺术的突出特点就是带有艺术表现多样性和时代感,代表了人类力图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来实现感情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努力。本文借鉴了现代逻辑符号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元数据-模块化数据-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交互艺术”的递进模型,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由此进一步总结出了数字媒体艺术在技术层面、艺术表现层面和交互层面的不同特征和美学。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微小说、微电影、微访谈、微小品、微信、微博、微视频风生水起,“微文化”悄然崛起,具有即时性、暂时性、幽默性、角落性、批评性、都市性、实验性等特点,一个“微文化”的时代到来了.微,正在成为一种美学潮流,它以网络平台为土壤,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因其技术手段的大众化而成为中国人精神史的当代构成.本文在美学的关照下,在新媒体语境中,以微电影为例,从“微”的审美特点出发指出微所包含的微小、微妙、精微、细微、隐蔽、微服的含义分别指向微电影的时长、主题、美学意象、细节、支流、大众这样的审美特征,而微的这些美学特征与微雕、盆景、书法、禅宗、工笔画这些传统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笔者首次提出“微美”和壮美、优美一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美学范畴.而新媒体语境下的微文化如果能够吸收传统微艺术的美学精髓,延续传统微艺术的美学追求,并确立符合其自身特征的审美精神,微美学将会被写进美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7.
逻辑先生偷换概念之处多有。尽管逻辑先生对“美的规律”的探究数十年没进步表示遗憾,而他自己有关“美的规律”的新阐释.却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眼下一些青年美学家对“实践美学”提出挑战.这是好事。但挑战或超越“实践美学”的目的不应是仅仅寻求新的美学派别命名,而是要推进美学研究真正切入实践。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新媒体必须要面对新的世纪,适应新的世纪,也必然要有新的管理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新媒体及其管理必然要面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徐岱先生的《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是上个世纪末人文文化衰落大背景下的美学精品。该书以一种回到生活本身、感悟生命意义、培育生活意义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梳理和发掘西方美学思想成果,阐述和揭示美学的独特品格、深刻内涵,指陈和预见未来美学的发展方向、建设方案。对古典和现代美学的分析充满反思与批判,对当代和未来美学的论述不乏前瞻性和现代性的真知灼见。书中不少问题已超出美学的范围,指向整个人文学科。一、《美学新概念》:在美学领域的新突破立足于“精神世界”的逻辑范式,徐岱先生以绵密严谨的逻辑思辨、层层…  相似文献   

10.
实践转向与美学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文科学的美学,从实践转向的角度来看,其逻辑起点是人类社会实践,而人的存在只是美学的出发点。对应着实践结构的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估层、美学的逻辑结构应该包含着自然客体逻辑,即合规律性逻辑;人类主体逻辑,即合目的性逻辑;主客体关系逻辑,即审美间性逻辑。对应着实践类型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美学的逻辑构成应该包含着物象逻辑,即感性形式逻辑;意象逻辑,即知性形式逻辑;形象逻辑,即理性形式逻辑。对应着实践的受动和主动相统一过程,物质和精神相统一过程,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统一过程,美学的逻辑过程应该包括意向性活动逻辑,即对象化逻辑;超越性活动逻辑,即符号化逻辑;时空性活动逻辑,即真实化逻辑。美学的逻辑力量就在于实践的建构功能、转化功能、解构功能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老庄道学是一种玄学哲学,文章运用“理想思维”与“诗性思维”相结合的方法来领会其基本精神,阐述了老庄道学美学的基本特征虚无性、模糊性、本体性、混沌性等。作者认为,老庄道学美学是一种诗性美学,一种本体论的元美学,是世界美学新智慧取之不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美学的逻辑结构包含着自然客体逻辑,即合规律性逻辑;人类主体逻辑,即合目的性逻辑;主客体关系逻辑,即审美间性逻辑.对应着实践类型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美学的逻辑构成应该包含着物象逻辑,即感性形式逻辑;意象逻辑,即知性形式逻辑;形象逻辑,即理性形式逻辑.对应着实践的受动和主动相统一过程、物质和精神相统一过程、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统一过程,美学的逻辑过程应该包括意向性活动逻辑,即对象化逻辑;超越性活动逻辑,即符号化逻辑;时空性活动逻辑,即真实化逻辑.美学的逻辑力量就在于实践的建构功能、转化功能、解构功能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具有感性性、总体性、革命性。这是毫无疑问的。新实践美学正是在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双重意义上来理解“实践”概念的。新实践美学把实践概念分为多层次、多层累的解释,并不影响实践概念的总体性,把多层次和多层累与总体性对立起来,恰恰是唯物辩证法所反对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超越了二元对立的西方传统美学的思维方式,从审美关系和关系本体论出发来研究美学问题的新实践美学,恰恰是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这种超越性的坚持和发展。我们既不能误读马克思,也不能误读新实践美学,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西方 2 0世纪美学与古典美学的关联、西方 2 0世纪美学的基本面貌、主要流派、发展逻辑进行了描叙 ,并对这样的面貌和历程所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了阐明 ,更主的是 ,从世界史历程和新的全球化境遇来理解 2 0世纪西方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怀疑论的视界,从存疑和否定这一话语切入,人们可以对美学进行新思维的追寻.当今美学必须对以往的所有美学命题予以存疑,对传统美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悬搁;与此相关,必须对以往的美学理论予以否定逻辑的清理与消解,从而寻求自我的理论思路和诞生新精神话语.  相似文献   

16.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滥觞之际,美国新马克思主义者杰姆逊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展开了对后现代社会的整体研究。他是采取美学和政治的相关性观点来透视后现代问题的,因而他的美学理论具有政治性,其关于后现代审美特征论的研究,并非是要纯粹勾勒一种风格潮流,而是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索后现代文化是如何以晚期资本主义整体逻辑里的主导文化形式呈现于社会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态美学在后现代语境中产生并成为后实践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空间性"特质。生态美学所倡导的自然和谐的时空观、主客体融合相生的一元论以及个体生命力的完满,都是在对空间的体验、区隔、胶着和融合中完成的,空间性的心物体验性、家园空间感、天道空间观面对自然与主体、生态与审美、生存与超越的逻辑困境增添了崭新的理论活力,注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解。而新发掘出来的空间性特质也能有效弥补生态美学自身学科起点、逻辑属性与历史语境的学科困境和话语限度,沟通了生态学和美学的学科拮抗,实现了个体性审美体验与群体性生态关照的融合。同时,"直观—体验—反思"的方法论启示也使得生态美学真正成为有"学"更有"美"的美学学科形态。最终,使得生态美学不仅仅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更使其有效地介入现实的艺术经验、审美实践和当下的文学研究,提升理论的普世性与介入性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学方法具横断学科性质,往上接受、生发、引申哲学方法,横向吸收系统方法,往下概括、升华文艺学等方法,形成综合系统。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属美学方法的高级层次,它从思维路线、方向、模式方面规范美学思维,以构建历史发展的、辩证运动的理论框架,揭示美学规律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以及比较美学也属美学方法的高级层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权力美学的塑造拥有漫长的历史,并给我们留下了三个标本赢政和朱棣的宫式建筑及其符号体系,毛泽东的天安门叙事和当代新建筑浪潮,而支配它们发展的幕后逻辑是权力美学.  相似文献   

20.
宋明时期的美学思潮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段。其中的美学范畴、范畴群及其内在关系,美学命题及其判断与推理也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后来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内容极其丰富的美学范畴的形成、建构与发展都受到宋明理学的重大影响,因此,探究宋明时期美学范畴与理学范畴之间的深层次关联,理清其中的逻辑脉络,对于深化宋明理学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