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政府和学术界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京津冀文化产业圈区域“链接”有重要意义:能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圈科学发展、京津冀文化产业一体化进程、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型以及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达到为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培养“大京津冀战略”意识,构建“大文化产业”概念,注入新型“区域链接’’理念的预期目标。特色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内容相结合,并从京津冀文化中心迁徙图谱的研究中寻找突破口,立足实践,力争达到新的研究高度。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国经济发展布局中又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区域发展重大的命运转折。为此,从中央到京津冀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家级的协同机制和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双管齐下,极大地促进了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然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文化认同同样是重大而不可忽略的。对京津冀而言,文化认同又恰恰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如何从文化认同的角度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金融一体化是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面,但长期的不对称发展使得京津冀各区域的金融状况差异很大,京津与河北省存在多与少、强与弱、密与疏、宽与窄、瓤与皮的发展不平衡.打造一体化的京津冀金融体系是大势所趋,为此需要在京津冀区域内设立京津冀银行,在河北省范围内设立河北银行.金融体系的建设必须做到:京津冀金融不分主次、京津冀经济不分客宾、先河北再京津再河北、农村地区覆盖到乡镇、金融体系配合城市化、百姓参与金融网建设.以金融一体化为切入点将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做实.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提高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本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十五”、“十一五”期间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stic曲线预测模型预测“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S型增长趋势及形成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以期为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其他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地区依托京津两个大都市,在"双核"拉动"多核"的基础上,依托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在京津冀鲁范围内构建"京石济三角形",实现京津冀鲁一体化发展。但是山东半岛内的很多不利因素制约了京津冀鲁一体化,城市分散且未形成区域中心、腹地内小城市发展程度低、缺乏省际合作意识、城市间缺乏整合。京津冀鲁是环渤海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京津冀鲁的大区域整合,需要在城市体系的构建方面下工夫。为此需要构建"三条城市链"和"四个城市子团":"沿海城市链""保青城市链""石济城市链"和"石家庄城市团""济南城市团""青岛城市团""潍坊城市团"。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障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初见端倪。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并针对上述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交通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基础,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又离不开交通法制的一体化.由于京津冀三地在市场准入、交通运营、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不同安排制约了交通一体化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区域法制一体化来消除各种影响交通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京津冀交通法制一体化的核心是确定和完善三地统一的交通法律规范,并通过执法上的协调与监管使法律规范得到有效的实施.三地应通过协同立法的方式,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统筹解决交通内外发展问题,建立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执行一体化的监管规则与实施统一的服务体系,实现区域交通法制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大力推进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战略支撑.基于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的现状、产业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提出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点和对策以及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采用宏观层面对首都经济圈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的方法,对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了将部分经济核心功能分离出去和简政放权,对疏解过度集中的首都功能和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疏散部分教育功能特别是职业教育和形成京津冀地区均衡的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一体化长期以来被解读为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与规划的一体化,对法制一体化重视不够。法制一体化是京津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保障,缺少法制的一体化,京津冀难以持续发展。京津冀法制一体化可通过区域立法机构制定区域性法规或三地采用协同立法的方式予以实现,但后者比前者更契合当前的制度与现实。通过协同立法可消除三地规则不一致所引发的问题,应将协同立法作为京津冀法制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协同立法在性质上属于地方立法机构之间的合作,缺少约束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最大限度发挥协同立法的作用,三地应共享立法信息,明确协同立法的原则,确定协同立法的重点,及时研究协同立法的实施效果,建立适合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协同立法模式与立法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文化资源整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旅游联合发展的基础。关天经济区文化资源丰富,通过旅游联合发展途径促使文化资源整合,能够促使经济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关天经济区旅游联合发展路径主要有树立文化制胜的发展方略、整合特色文化型旅游线路、建设文化型城市(镇)及构建大型文化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进程的最终决定力量将是文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对经济已不单纯是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文化经济时代已临近家门。文章阐述了当今时代出现的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据此阐述了文化经济兴起的必然性,并对文化经济的涵义和内容作了阐释,对如何发展文化经济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优质品牌、创建融合发展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史城镇发展的文化经济分析——以平遥古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历史城镇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 ,以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了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经济策略。历史城镇是一种文化资源 ,是人类生活环境多样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平遥古城 ,要从 7个方面提升文化品位 ,发展文化经济产业 :全面保护文化要素、严格控制文化氛围、合理组织构建文化通道、接待服务设施融合多元文化、再现重要历史场景、开发地方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整合区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经济属性与经济的文化属性互相融合,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尤其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既有可行性,又有着一定的实现途径,甘肃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者着缺乏旅游是文化产业的认识;居民旅游意识不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活动性文化旅游产品贫乏缺少系统整合;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文化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的整合区域整体营销策略;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各民族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各民族的精神支柱与精神财富。分析了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特点、保护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文化资源融合存在流动不畅、国际化进程缓慢、政策和金融支持不到位、智能资源欠缺等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思想观念落后、经济体制缺陷、政策法规滞后、管理体系不完善。因此,城乡文化资源融合必须实现优化,路径在于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落实公共财政制度,健全金融支持机制;加大资源宣传力度,培育环境保护机制;深化市场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重要推手的背景下,陕西文化产业在推动消费方式转变和引领消费结构升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对陕西文化产业在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发展机遇进行分析论证。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互联网+”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变革、科技与文化融合形成的创新驱动力、“文化+”的跨界融合等都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陕西文化产业要实现突破式发展需从转变观念获得追赶超越的新模式,从产业转型面临的新理念获得发展新思路,从文化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动能获得发展新趋势,从“文化+”“互联网+”新业态获得发展新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是:围绕“文化+”发展新型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文化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文化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构建基于互联网能力开放的应用聚合及业务的科技文化创新体系;优化文化产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加强产业融合系统布局和顶层设计,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文化产业人才研究与引进机制,扶持本地创业团队和文化创意产品。  相似文献   

19.
文化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起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促进科学技术教育 (简称科学教育 )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是 2 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 ,文化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我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切入点。作者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高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作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20.
深圳文化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但结构性矛盾却日益突出。印刷复制业独占鳌头,传媒业和文化娱乐、旅游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深圳传媒业只有既从内部进行整合创新,又在外部加强与其他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联动,才能实现自身快速发展,促进深圳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文化产业链的构建,带动深圳文化产业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