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我国现阶段的择校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择校目标单一;择校强化资源的畸形配置;助长学校的高收费和乱收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评价机制单一、就业竞争激烈和社会用人机制单一以及政府管理消极是造成择校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优化均衡资源配置,改革评价体制、招考制度和就业制度,促进学校改造和自身建设,转变择校观念,加强政府管理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择校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政府解决择校问题关键在于转换决策思路,重塑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构建一种新的义务教育发展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个国家文明富强的基本保障,而义务教育则是这个基本保障的基础,是金字塔的塔基。长期以来国家不断制定各种政策法规保障义务教育的贯彻执行,强调义务教育要就近入学,但是义务教育的择校热潮却从未真正平息过。关于择校是非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择校问题的分析也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择校热的长期存在有其主客观原因,从文化资本视域看,择校是人们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形下,自发地对文化资本的追求。要想消解择校热,必须依靠政府、学校和家庭三者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4.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有反对和支持两种不同意见。笔者认为 ,产生择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以及家长和学生向往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要解决学生与学校的供求矛盾 ,应该在思想观念上接受择校 ;建立学校评估制度 ,探寻学生和家长能接受的择校方式 ;政府应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入学的制度安排经历了由"不作规定"到只提倡"就近入学",再到"就近入学""与"择校"两种制度并存,到如今只提出"就近入学"的变迁过程。近年,在实践中"择校"现象却愈演愈烈。为推进教育公平,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制度演进过程中,应结合制度变迁的强制力和诱致力,使新的择校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最终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屡禁不止的择校现象,文章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是导致择校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很突出,使原本的就近入学面临严峻挑战.择校现象的产生是高质量教育机会供需矛盾的结果,择校现象的存在有其相对合理性,不能笼统地赞成或反对,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探讨,提出解决我国择校现象的一些基本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绥化市小学升初中的择校现象比较严重,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义务教育公平性和均衡性发展。必须对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利弊做出分析,提出解决对策,规范和引导择校行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宏观上回顾和分析了1977年以来义务教育政策和实践中存在的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小学校差距过大、应试教育倾向、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择校、乱收费、农村中小学的相对薄弱等等。提出存在于义务教育中的三个矛盾,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义务教育平等免费就近的原则与择校乱收费的矛盾、教育面向全体与面向少数的矛盾。从而提出,解决和处理好这三个矛盾是我国今后义务教育发展和能否得到社会满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的择校现象严重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为破解择校难题,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然而政策效果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其原因在于三个方面:政策自身存在缺陷、政策执行体制不健全、政策执行者存在问题。对此,应改善择校治理政策的实施环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政策执行体制,切实保障政策执行;建立利益平衡机制,提升执行者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提出至今已有近十年时间。经过近十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硬件设施配备、规章制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各个地区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均衡发展不应仅仅是外部资源投入的均衡,更应该是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均衡,以学校文化视角引领则是义务教育内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聚焦学校教育的内涵要素,从学校文化的价值、情感、行为3个维度出发,剖析内涵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出应用文化凝聚学校中的各种力量,在校长、教师和学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情感倾向以及塑造适宜的行为方式,以此用文化引领内涵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实施二十年的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我国义务教育走过的20年历程,问题与成绩并存。国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了重大政策补偿、制度创新等措施。为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针对投入不足、经费分担不合理、办学条件不配套、学校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经修改,一部反映公平与正义的新法正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3.
对农村义务教育校车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下,学生接受教育与因上学远而引发的学生安全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是一概采取寄宿制,还是另辟蹊径,现实地摆在了政府和理论界面前。寄宿制对未成年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难以避免,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校车系统是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省分宜县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法分析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即:初中进城,小学进镇,幼儿入园;建立教育园区;促进义务教育师资配置。该模式形成学校布局合理、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从而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质量整体同步提升。必须从学校布局调整、学生补助发放和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完善该模式。从人口规模、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等角度来看,该模式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大学礼仪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韩国礼仪教育的经验,应从如下几方面加强中国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礼仪教育基本是种养成教育,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礼仪教育要特别强调礼仪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礼仪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要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理解礼仪知识和规范;学校应将礼仪教育列入文化素质教育的总规划中,列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根据学生礼仪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课程。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社会流动的公平性,基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教育的三个基本属性(准公共产品性、外部性和第三部门属性)及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进而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方面剖析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政府应当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向义务教育倾斜,向薄弱学校和弱势地区倾斜;可以通过选择教育券制度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7.
广西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投入 ,尤其是政府投入不足 ,使广西义务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义务教育完成率低 ,办学条件达标率低 ,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办学水平在低位运行 ,推进素质教育困难重重 ,而这种现状主要集中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形成了农村地区低素质的人口沉淀。要彻底解决这种现象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是发达国家培养师资的共同趋势,高师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既是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又是自身所急需.高师院校必须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成为培养高素质师范生的工作母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