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讨论这样几个问题:(一)“中国古代无逻辑”究竟何指?(二)东西方逻辑的差异主要有哪些?(三)中国古代之所以缺少逻辑和认识论的传统是否由于客观上的不需要?(四)之所以不需要是否与中国缺乏科学的认知精神有关?笔者以为,逻辑的发展与科学进步与否及思维路向的选择有密切关系.不仅汉是“没有逻辑传统的文化就开不出科学、民主”.相反.如果缺乏科学与民主精神,便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逻辑。育学者认为,逻辑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古代没有逻辑学.而只有逻辑理论的萌芽,后来也没有得到发展。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包基本…  相似文献   

2.
逻辑与科学、哲学的关系是科技文化学和科技教育学的重要命题。有一种"中国古代无逻辑"的说法,是一种误识,影响了对逻辑的深刻认识和影响了对逻辑的教育,需要改变和超越:其一,中国古代没有明细的逻辑学并不妨碍其他学术的发展。其二,中国古典哲学的有些基本概念和观念的提出超越了西学。其三,按照中国古代观念,逻辑不是形式是名理,辩证不是逻辑是易道,辩证法与逻辑学是统一的。据此提出逻辑学中国化方案,建议增加三条定律:定义的约定俗成律、判断的同异交得律和推理的容欠理由律。我国大学高等教育的辩证法课,应重新设计,以克服西方传统逻辑学的狭隘和局限。  相似文献   

3.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王国维的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是不符合事实的;中国古代逻辑并未意识形态化;中国古代逻辑并非根本没有研究推理形式;普通思维发展成熟乃是产生逻辑学的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应彻底摒弃"据西释中"论.  相似文献   

4.
多夫.嘉贝和约翰.伍茨共同主编出版的《逻辑史手册》体现了国际逻辑学研究的最新趋向:第一,逻辑史研究进入到全面、精深研究的新阶段;第二,把逻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不局限在某一种类型或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逻辑的观念和研究方法;第三,注重逻辑与相关领域的关联研究,展现逻辑学的活力。该书唯一缺憾是没有涉及"中国逻辑"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世界逻辑体系的一般性特点来分析中国逻辑的特质,将希腊逻辑、印度逻辑和中国逻辑看做是世界逻辑体系中三种并行发展的基本类型,系统研究并概括出世界逻辑体系的一般特性。以中国逻辑思想的内在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按照逻辑思想自身的发展特点,按照世界逻辑体系的一般特性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逻辑思想的起源、形成、转变和发展的全过程,分析中国逻辑思想的基本特征、主导推理类型等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应该是:文化解读、逻辑解读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明末徐光启、李之藻首次传播逻辑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未引起国人对传统思维方式变革的响应。鸦片战争以后,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文化,近代的有识之士积极推动西方逻辑的系统传播,同时以西方逻辑为参照系,努力探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考察这一文化历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正确评价逻辑学的价值,搞好中西文化交流,推进现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逻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逻辑体系则带有时代、民族和个人的特点。分析世界古代三大逻辑,既要关注它们的共同点,但更应认识它们的差异性。文章在分析三大逻辑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逻辑推论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对民族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和逻辑学角度进行语言研究的思想贯穿语言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了语言学中的逻辑流派。但在语言研究的不同历史时期,其主要观点有所不同。对语言学中逻辑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能从一个侧面勾勒出语言学理论演变的大体轮廓。  相似文献   

8.
论语言学与逻辑学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学与逻辑学的结合有其历史的渊源。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起,人们或结合语言来研究逻辑,或从哲学、逻辑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18世纪以来,语言学与逻辑学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本世纪以来,这两门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语言学为逻辑学提供语言素材,逻辑学为语言学提供分析方法,并产生了交叉性的新学科─—逻辑语言学、语言逻辑学。中国的新老语言学家在语言学与逻辑学相结合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可以断言,用现代语言学与现代逻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汉语,必然使汉语研究出现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传统逻辑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和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逻辑在我国经历了30年代的批判、50—60年代的讨论、80年代后也几经沉浮。尽管传统逻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逻辑学遭冷遇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对我国哲学及科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文学为亚里士多德建构逻辑学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思维素材及朴素逻辑思想 ,因此 ,古希腊文学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产生的土壤。古希腊文学的繁荣铸就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辉煌 ,而古希腊文学的缺陷也引发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在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1.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从它产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逻辑理论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两个阶段 ;而现代逻辑的发展又经历了由经典逻辑到非经典逻辑的变革。恩格斯曾经说过 :“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 ,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 ,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在不同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 ,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此 ,关于思维的科学 ,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 ,是一种历史的科学 ,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1 ]”逻辑学从传统逻辑到现代逻辑、从经典逻辑到非经典逻辑的历史 ,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解释何谓自然语言逻辑的基础上,从“自然语言逻辑是逻辑学和语言学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自然语言逻辑是逻辑学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两个方面,来论述逻辑学与语言学和信息科学的关系和自然语言逻辑的学科性质,并对自然语言逻辑的研究概况作一简明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期,在西方逻辑学东渐的背景下,诸多学者开启了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作为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胡适不仅从事了诸多中国古代逻辑史料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而且对于自身研究具有明确的价值期待和方法论意识。其研究不仅是为了在中国古文献中寻找试验论理学的类似学说,以有效吸收试验论理学说,而且也是为中国再造新文明做准备。为达成该目的,胡适提出了一套包括述学、明变、求因和评判在内的研究程序,其述学中的贯通方法颇重西学的比较参证作用。胡适的这一工作为后来的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典范,其广义的逻辑观念和研究程序对于今天的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方法论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逻辑在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逻辑学百年》作为中国逻辑百年里程碑式的著作,对中国逻辑百年的发展脉络作了较详细地探讨并对逻辑理论的重要成果作了概述,把中国逻辑百年历史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但是,它却忽视了我国逻辑学的应用和发展。在我国逻辑学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逻辑理论的引入、完善和发展一刻都离不开逻辑的应用。人们是始终把逻辑学作为思维工具,使其在思维实际的运用中,得以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的。逻辑应用是逻辑发展的动力之一。如果不谈逻辑应用,轻视逻辑应用的理论,逻辑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逻辑应用仍将是我国逻辑学研究与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时间逻辑是研究包含时间因素的命题及推理的哲学逻辑的一个分支。它在传统逻辑的基础上引入了时间算子,丰富了普通命题逻辑,从而克服了传统逻辑不能有效地描述或者处理事件在时间上的关系的不足。对逻辑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逻辑史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见解是:中国古代逻辑是传统逻辑,中国逻辑史也就是传统逻辑的历史。本文认为,“古代逻辑”是历史的分期,“传统逻辑”是指一种逻辑类型,两者不能混同。传统逻辑和古代逻辑虽然都用自然语言表达,但也不能根据表述语言的同异将中国古代逻辑归属于传统逻辑。另一见解则将逻辑问题归结为语形问题。本文认为语形虽然是逻辑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研究中国古代逻辑应从语形、语义和语用三方面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诞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应用西方逻辑框架来套中国古代逻辑。  相似文献   

17.
科学理性的精华是理论理性.本文的中心旨趣即在于探讨科学的理论理性如何在古希腊孕育、形成和超前发展.本文分析了希腊科学理性的基本特征、主要手段,指出其精华是逻辑-思辨理性;辨析了中国古代科学精神与古希腊的突出差别,指出近代科学未能诞生在中国,其科学自身的原因集中体现为“中国人没有讲理论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李约瑟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 ,但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笔者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深层解读后认为 :“李约瑟问题”的重大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其内在机制进行再思考 ;造成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和近代科学落后的关键因素是逻辑传统的缺乏。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中没有系词,这是中国古代没能产生类似于传统词项逻辑推理理论的重要原因.程仲棠先生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它的错误在于把逻辑载体当做了逻辑本体;逻辑本体是客观的、唯一的,语言是逻辑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可以承载相同的逻辑本体.程先生的论证有失偏颇.第一,某种语言可以表述一种逻辑并不意味着使用这种语言就可以发明出该逻辑.第二,“逻辑本体”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对于逻辑学来说,它是一个不必要的假设.第三,传统逻辑的规则产生于自然语言的用法,古代汉语的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先贤未能发明出类似于三段论那样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20.
当代台湾逻辑学的发展,一方面构成了当代中国逻辑发展史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台湾文化的发展当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当代台湾逻辑学的缘起与渊源、发展与演变,本来就与大陆逻辑学的发展有着不解之缘;另一方面,当代台湾逻辑的发展又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风格或特色。因此透过海峡两岸逻辑学的交流与互动,将会更进一步地推动逻辑学在大中华文化圈内的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