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民是民主国家中拥有公民身份的人。公民意识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理念,中心任务是培养公共理性,宏观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层面的首要价值,也构成国家治理的价值涵项。在国家治理的不同背景中,由伯林区分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种形态,往往被塑造成具有特定政治诉求的价值取向,由此决定了自由价值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差异。在当代中国,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自由价值的重要形式,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治理中,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实现自由价值,应当避免意识形态的对峙思维,致力于寻求两种自由的内在一致性、动态平衡性,为国家与公民的良好互动、善政良治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3.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第三十五条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反革命活动,或者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建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不受外国的支配。”我党的宗教政策是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充分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公民在国家、社会生活方面的法律地位,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在我国,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的权利是指受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公民某种行为的合法性;公民的义务是指公民对国家应履行的某种责任。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因此,在我国,政治权利和自由只给人民享受,而不给敌人享受。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主义本质集中到一点就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也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可能性的最深刻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现实表现在于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的出现;伴随着社会资源占有与控制的多元化,个人独立性相对扩大,个人受组织、身份的限制趋于减弱,寻求自身发展的选择余地不断增加,个人财产权利等各种权利的状况也日益得以彰显和改善。健全的公民社会是现代国家建构的社会基础,要实现国家转型,建构一个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相对均衡的现代国家,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正常发育的公民社会,使社会不会因为政治上的波动而失控。  相似文献   

6.
公民教育、文学艺术与公民心灵的自由信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教育是时代教育的核心主题,兼容全面而自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念。它不仅需要通过思想教化建立公民的自由理想与普世价值信仰,而且需要通过文学艺术的情感教化培植公民的自由理想与自由价值原则。相比而言,艺术家的公民教育,往往通过艺术形象创造得以深入人心,直指心灵。只有把公民的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真正自由的国家公民与世界公民才可能形成。  相似文献   

7.
公民权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作为确认民主政治制度和公民民主权利的民主法,公民的民主权利从来就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可以说是非常广泛的,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确切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但是,这种权利和自由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本身是有限度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毫无限制的自由。因而,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也作了一些限制性规定,表现为:一、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可…  相似文献   

8.
当前,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特别坚持提出并讨论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问题。这个讨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其主旨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现存的政治体制没有充分体现真正的人民政权,没有在应有的程度上确保自己国家的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革命的改革所带来的民主改造的不可逆转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为了保证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现今的政治体制应该从根本上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9.
新闻自由的意义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自由是公民知情权和表达权实现的工具性权利。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意义,而且还表现在对新闻事业和公民其他自由权利的保障。对个人、社会和国家而言,新闻自由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母乳",它架起和开通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并且还是舆论监督制约国家和政府有效的基本条件。对新闻事业而言,新闻自由是新闻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基本保障。在自由权利体系中,新闻自由是公民实现其他自由权利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伦理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伦理、制度伦理、公民伦理三个层面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伦理树立了一种全面现代化的国家形象,是一种理想信念的支撑力。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原则的制度伦理建构了一种公平正义、海晏河清的社会理想,是一种制度正义的驱动力。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诉求的公民伦理塑造了一种顶天立地、正道直行的现代公民理想人格,是一种公民品格的亲和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文化软实力一项重要举措,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的确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教师应承担起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在加强自身的公民意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2.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也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展开的历史过程,当代公民就生成于这一过程中。当代公民与社会公共领域相表里,与自由平等发展的自由人相衔接。从阶级阶层人到当代公民,再过渡到自由人,直至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这是马克思政治哲学为公民发展确定的历史路径。同时,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当代公民生成的最重要社会背景和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新路径。因此,推进公民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公民生成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一提法包含着丰富的法律价值信息,一语道破实现我国法治价值目标的核心基点,也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民主法治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要的前提性基本要求;自由平等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要求;公平正义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终极目标层次的实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公民身份不仅仅是取得一国的国籍,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国的公民要得到一国法律的保护,使之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作为公民,要全方位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认同公民身份,承担公民责任,当国家的主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劳动;国家也要为公民身份认同做扎扎实实的事,最重要的是加速和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论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是法律赋予特定的主体所享有的一种政治权利。所谓政治权利,简言之,就是管理国家的权利。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担任国家公职、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以及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等权利,还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政治权利是公民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权利,通常由宪法加以规定。一国的宪法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怎样规定的,以及公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实际享有这种权利,直接反映该国的性质及其民主化的程度和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公民教育广义上是指对国民应具备参与国家活动的各种基本意识、道德、价值、知识、技能的教育;狭义上是指公民意识教育,即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它包括社会主义政治理念、行为准则、道德品行和思想情操的教育。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互补优势,是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推进公民教育更有效开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认为,欧洲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近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公民的权利保障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石。现代民族以自然主义的民族为基础,但其实质在于公民自由。在民族国家的概念里,包含着公民个人自由与民族自由,即内在具有现代公民的普遍主义与民族特殊主义两重因素。现代经济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发展超越了民族国家的主权概念,欧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从公民普遍主义发展出来的不仅仅是欧盟,而且应当有着更为意义深远的人类价值目标,那就是世界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核心,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在新常态下各种社会矛盾的凸现是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社会基础。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国家价值目标实现的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需要化为每个人的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制度意指以法律为核心的国家立法及行政等部门制定和颁布的行为规则。文中从哈耶克否定的自由观为视角,通过探讨制度和自由的内在联系,揭示了自由否定性涵义的现实意义,阐释了制度可通过划定公民行为免受任意强制的界限来保障自由,因此,国家及行政部门在构建制度体系时应摒弃过多规定公民行为的肯定性程式化设计,同时也应合理限制国家和政府...  相似文献   

20.
在共和主义掀起的与自由主义的争论中,围绕公民定位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这样的讨论,将两种政治流派的自由观、国家观等内容串联起来。共和主义站在积极自由的立场上,对积极公民进行了全方位的褒扬,对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进行了消极公民的界定并加以严厉批判。两相比较,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是建立在并非自由主义主张的立场上的。自由主义从来没有以自己对消极自由的赞赏,将公民安顿在消极公民的位置上。相反,自由主义在公私领域、国家与社会领域分流发展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公民以消极自由维权、以积极参与结社的立场。因此,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消极公民的批判是不成立的。倒是共和主义对现代政治弊端的批判,如果缺乏自由主义的规训,就会潜含危险甚至显露危机。这让共和主义只能以自由主义为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