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别对农户受到的需求型正规信贷约束与供给型正规信贷约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贷款利率显著影响农户需求型正规信贷约束,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户正规贷款意愿的强弱;第二,农户受到的信贷约束程度较弱,农村地区需求抑制现象严重;第三,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额度也逐渐增大,富裕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占据了农村地区信贷的较大比例;第四,收入、可抵押品资产、是否是党员等农户特征对两种类型的正规信贷约束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作了简单的概括 ,着重从个人消费信贷利益双方———消费者和银行的角度对制约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需求约束和供给约束作了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苏省4市8县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受到正规信贷约束的农户显著较多地参与实物融资,表明实物融资对银行信贷存在替代作用。相比于正规信贷部门,实物融资市场具有信息获取、实施监督和契约执行的优势,能够覆盖传统银行难以瞄准的对象。此外,实物融资内嵌的利率水平能够反映出农户风险和偿债能力,且与当地银行信贷利率相关联,是市场有效决定的利率。上述结论表明,在农村正规信贷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会自发形成有效的替代机制。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农村金融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解决农村信贷难题迎来新机遇。基于陕西915份农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robit、Heckman两阶段和中介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及存在问题,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正规信贷约束的发生概率,并且对农村“长尾群体”正规信贷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但“精英俘获”现象仍然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约束、金融知识水平和家庭非农收入均在互联网使用缓解家庭正规信贷约束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当拓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着重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的互联网普及和普惠金融教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睢宁县33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广义三阶段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信贷约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农户信贷需求缺口以及正规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对缓解农户信贷约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地区1/3以上的农户受到了信贷约束,其中信用等级评定的农户还款能力、信用社对担保人的要求等因素对农户信贷约束具有显著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农信社)小额信贷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农户(除最低收入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可能性,因此,欠发达地区实行的小额信贷对缓解农户的信贷约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银行部门模型和一个一般均衡模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基于银行异质性视角研究了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微观层面上,货币政策冲击能有效影响银行的信贷行为,并且在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和大规模银行体系情形下的影响更为明显;宏观层面上,大规模银行体系更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在小规模银行体系和高资本充足率情形下,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不畅,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创业行业异质性角度,分别构建农业 创业绩效与非农创业绩效的客观衡量指标,理论分析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绩效的影响, 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使用处理效应模型估算信贷约束所导致的 创业绩效损失.研究发现,信贷约束会显著制约农村家庭创业绩效.对农业创业家庭而言, 受信贷约束的制约,从事农地规模化经营对其亩均农产品产量和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均未 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相比不受信贷约束家庭,受信贷约束家庭的亩均农产品产量减少 119.4242千克,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0.2097元.对非农创业家庭而言,相较于不受信 贷约束家庭,增加受信贷约束家庭的借贷金额可以显著提高其生产经营净利润,若受信贷约 束家庭的信贷需求得到完全满足,其净利润将提高1.9533万元.此外,受需求型信贷约束 家庭的信贷需求得到完全满足时,其创业绩效的改善效用优于受供给型信贷约束家庭.研 究结论证实了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绩效产生的负向影响及其损失.基于此,在优化农 民创业支持政策体系、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切实解决农民 创业融资约束问题,提升农民创业绩效、改善农民创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转型时期信贷契约的软约束问题,从信贷合约多重治理角度探讨了转型时期机会主义与多重成本、交易成本结构与契约选择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现,不同契约制度安排下的交易成本结构是不同的,其中关系和计划指令契约安排常常会替代或软化由法律强制实施的契约治理,导致所谓的"信贷契约软约束",从而加大信贷履约成本.商业银行为有效地阻止合约中的违约行为,不得不同时寻求多重契约治理的保护.因此,由关系契约、命令计划和法律强制实施构成的多重治理制度无疑会提高合约的交易成本,这是导致我国信贷契约软约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一个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博弈模型 ,说明当市场上低风险企业过少 ,高风险企业过多时 ,银行不能通过贷款收益收回自己的风险类型鉴别成本。在不可能提高投资项目自有资本比例 ,而利率放开有待时日 ,极易加剧道德风险的情况下 ,银行无法改善其收益小于成本的处境。因此 ,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退出是银行的最优选择。最终指出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建立一个由国家提供部分担保、商业性银行发放贷款的中小企业信贷体系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可能的 ,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以S-W模型为代表的传统信贷配给模型以单个贷款项目为对象来研究贷款人(银行)的行为选择,而且传统信贷配给理论没有指出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如何影响其信贷利率的决定。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信贷配给模型,以银行的整个贷款组合为对象来研究贷款人的行为选择。该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信贷配给,也可以解释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如何决定其信贷利率。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信用资源和信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用资源是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基础。我国政府的、企事业单位的和个人的信用资源亟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失情况严重 ,亟需改善。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信用机制 ,一靠制度建设 ,二靠思想道德建设。当前应着重解决好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法律体系建设、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 ,同时要加强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的守信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综合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经常受到银行信贷配给约束的原因,在综合考虑银行利率、银行贷款审查成本、抵押品价值、企业风险、企业产权特征、企业规模、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企业履约概率等多个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信贷配给综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规模小、私有产权比重大、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品,以及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此外,当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时,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特征将会呈现更加复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信系统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原因 ,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进行认真而客观的分析 ,为了提高城信系统信贷次产质量 ,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视角--信用衍生产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信用衍生产品是 2 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崭新工具 ,它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 ,以一定代价转嫁给其他机构 ,最终达到降低自身对信用风险的暴露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信用衍生产品最终会纳入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视野之内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中小企业赊销信用保险投保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新的赊销信用保险方法,即以地方政府控股组建的非盈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作为中介机构,对当地中小企业赊销信用进行征信及担保,保险公司再对该担保公司的担保进行保险。  相似文献   

16.
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实质上是对传统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再造,赋予其管理信用风险的新功能。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从消极和被动的回避风险方式,转变为积极和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看跌期权、违约期权、互换和信用联系票据等几种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不是不要政府的经济,而是要规范政府的行为,强化政府责任的契约型经济;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是国家、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支点,是现代信用文明的基石.提高政府信用的等级,关键在于建立契约行政,完善责任政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防范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有效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用金融工具的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文中对信用衍生工具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分类,对每一种产品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债券市场的集中违约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开始对信用评级功能与独立性产生了严重质疑.以经营杠杆为视角,利用2008—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成本粘性对发行主体信用评级的影响,以此检验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本粘性越大,主体信用评级越低,即成本粘性风险效应会被评级机构所关注.进一步分析发现,成本粘性降低信用评级的作用在风险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另外,成本粘性的风险也会被投资者所关注,即成本粘性通过信用评级影响债券信用利差.文章也进一步证实了成本粘性主要通过增大企业资产波动率与会计信息风险来降低信用评级,研究结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者、上市公司与债权人有着一定的借鉴与启示.监管部门、信用评级机构与债权人应积极对企业成本粘性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保护债权人利益;上市公司应该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机制,减少管理层基于自利行为的成本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论信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用至关重要 ,将信用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使之成为信用权 ,是对信用进行保护的最佳途径。信用权以个人信用为主要表现形式 ,以实现交易中的信用利益为内容。在民法中 ,信用权是主体所享有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这既是对公民人格权的保护 ,也是适应和保护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