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根据农业部对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的统计,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薪柴、煤炭、小水电传统能源转变为依靠可再生生物能源、沼气、水电、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局面,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而探讨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促进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1 303户农户调查数据,比较陕西不同地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并对影响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受地理特征和资源禀赋影响,陕西省3个地区的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陕南农户倾向使用柴薪秸秆,陕北农户倾向使用煤炭,关中农户使用电的比例较高。农户使用沼气和太阳能比例偏低。农户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中打工人数比例的增加、低碳意识的增强都使农户更多的选择商品性能源,同时增加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政府推广对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起到重要作用。建议政府应加大低碳宣传,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和资源条件制定能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能源消费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O2、CH4或N2O等,通过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中国1990-2008年农村生活用能足迹显示:近20年来中国农村生活用能总足迹增长趋势明显,年均增长7.32%;薪柴、秸秆和煤炭足迹比重持续降低,沼气和电力足迹比重显著上升。利用恩格尔系数作为中国农村富裕程度的衡量指标,考察农村富裕程度对各类生活用能足迹的影响,结果表明:恩格尔系数对薪柴、秸秆足迹的影响作用不甚明显,与煤炭足迹同向变动,与沼气、电力足迹和总足迹反向变动,影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申俊玲 《南都学坛》2013,(6):115-118
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要实现新农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低碳能源的推广使用非常关键。豫西南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地,其能源消费是否低碳环保不仅影响当地环境气候的变化,也直接关系着输送水质的好坏。但调查显示:豫西南农村能源的消费中传统的高碳能源使用比例高,低碳能源使用量少,能源利用率较低,并且农户在未来能源消费意愿中对于低碳的沼气、太阳能选择比例也较低,这主要是受意识、资金、技术、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居民低碳能源消费的意愿和比例,必须采取正确引导、资金保障、技术支持和示范带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立足四川实际,对新时期四川农村沼气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行剖析,结合实地调查,对影响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比较复杂,既受到政策特征和项目特征的影响,也受到农户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为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8—2019年四川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农户薪柴利用行为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分析并建立Logit二元选择模型探索劳动力女性化对自然保护区农户薪柴利用行为的影响.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内劳动力女性化现象突出,农户薪柴利用行为对大熊猫生境存在干扰,并且存在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破坏森林群落结构问题.结果表明:劳动力女性化、劳动力素养、财富效应以及薪柴资源禀赋对农户薪柴利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基于实证结果,提出鼓励女性劳动力投入到生态产品经营与服务中,既使农户共享自然资源收益,又能够促进农户逐步退出薪柴利用领域;建立多样化能源体系,鼓励农户减少薪柴采伐,在电能、沼气、太阳能使用上对农户给予技术支持与资金补贴,降低农户的能源利用负担,改善农户能源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7.
农村能源消费是国家能源消费的组成部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调查山东省6县(市)896个农户,发现该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是: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5.97%,接近能源焦虑阶段;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仍以传统生物质能和煤炭为主;样本地区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量虽然差异显著,但其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范围为13.3%~21.3%,差异并不显著。基于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现实情况,应通过提高清洁能源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加强清洁能源与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加强“煤改电”与“煤改气”补贴资金监管、打造农村清洁能源发展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生活能源服务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8.
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其驱动因素区域异质性的研究有利于决策者做出合理判断,从而制定差异化的对策。使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运输、消费的全产业链及气候因素着手,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差分GMM、系统GMM和偏差校正LSDV方法分别对全国和地区的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消纳目标、经济和人口因素、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程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电力调出量及气候因素在全国模型中都表现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化石能源的使用、火电占比、环保支出和电力调入量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呈负相关。地区模型中,化石能源的使用及气候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对化石能源依赖较高的省份,化石能源的使用会促进当地可再生能源发展;气候因素中降雨量会促进水电大省的发展,而日照时长则阻碍其发展;对于光电大省,日照时长则表现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能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能源是一个战略问题。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特点是低品位能源的大量低效使用和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农村能源的短缺导致农村生活用能过度依赖生物质能,且以直接燃烧为主,热效率低,污染严重。对生物质能的过度依赖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因此应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重点就是沼气建设,推广以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缓解农村能源的供需矛盾,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能源匮乏和生态破坏的矛盾在西部荒漠地区日益严重,传统生物质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植被过度利用,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利用河西走廊荒漠地区11个县38个社区933份有效农户问卷,通过Logistic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生活能源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传统能源向商品能源转换;(2)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传统能源成本增加,商品能源消费增加;(3)房屋结构的现代化促进能源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4)生态保护意识、交通通达性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有助于农户降低薪柴的消费,促进农村能源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速也逐渐放缓,2015年GDP增速为6.9%,是自1991年来的首次破7。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能源供需和碳排放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基于最新的2015年中国能源平衡表(标准量)等数据,利用桑基图绘制出2015年的中国能源流图和碳流图,研究了主要能源种类的生产、加工转换和消费情况以及能源相关的碳排放流动。结果表明:2015年的能源消费量较2014年增幅仅为0.5%,由于中国发展阶段的限制,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中工业部门占到了68.0%,但较2014年有所下降。2015年的CO2排放量较2014年增长3.7%。煤炭在能源中的主体地位虽然依旧突出但产量在持续下降,油气平稳发展,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量的占比持续上升。能源库存量自2010年来首次由增转减。煤炭燃烧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年碳排放量的82.0%,火力发电和工业部门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二者的碳排放量占到了全年碳排放量的76.9%。  相似文献   

12.
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旋律,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现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将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面临的两个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农村贫困和环境恶化,中国西部农村还有大约100万未接人电力的农户;多数农户的炊事仍然以传统生物质能源为主。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还有助于西部农村能源贫困的缓解、缩小地区用能差距。实践表明,中国政府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发展西部农村可再生能源还存在现实的阻碍;所以,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强大的支持、发挥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农村能源转型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以陕西关中C县F村生活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为切入点,构建起基于“碳源—碳汇”平衡及“碳中和”评价框架的“零碳乡村”实践理念,通过对427户农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掌握第一手数据及资料,对F村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村农户的炊事、取暖等生活能源仍以煤炭、秸杆、柴薪等固体燃料为主,可再生清洁能源使用量几乎为零;农户环保意识强但环保常识匮乏;结合关中地区资源禀赋特性认为,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替代传统能源具有可行性,户均安装分布式光伏规模2.34千瓦即可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和零碳化,户均安装分布式光伏5千瓦,不仅能实现能源自给,还有具大的收益空间;F村商品性能源碳排放比例高于非商品性能源,其中,散煤燃烧碳排放占比在47%~50%之间,用分布式光伏发电代替传统的秸杆、煤炭、柴薪、煤电等,可为环境减排1 225.6吨~1 436吨的CO2,环保性能突出。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是一个能源消费大省,并且产需缺口越来越大,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现,而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分析河北省发展新能源的有利条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政府设法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通过市场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主要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本文对中国能源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能源结构优化的方向,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能源结构方向的优化煤炭、石油消耗方式,能源多元化和区域资源优化;同时还提出了基于管理和技术层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石油本身没有政治属性,但由石油衍生的占有权、控制权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价格制定等因素则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密切。近年来,对外能源高依存度一直威胁着中国的能源安全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潜在的影响。沙特作为世界上石油储藏量与出口量大国之一,对满足中国能源需求意义重大。中沙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以及互补的能源战略,在能源合作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受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中沙能源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和伊朗。为了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需要进一步强化中沙能源合作力度,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强化中沙能源领域的金融合作,建立双边制度性合作框架,协助沙特保障国家安全,与沙特和伊朗等国保持紧密的双边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煤炭能源低碳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两大世界难题催生了"低碳"新概念,而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和碳排放大国,承担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以及一次能源赋存条件,决定了我国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然而,煤炭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煤炭是高碳能源,在开采、分选、加工和利用全过程都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碳排放,而煤炭能源的低碳发展是指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这些都和国家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要求相吻合。因此,煤炭能源低碳发展是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分析了1998-2011年间新疆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效应.结果发现,从总体上分析,大多数年份财政支出对新疆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而税收政策挤入效应较弱.从结构上分析,在大部分年份中,农业类支出对新疆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显著挤入效应,科教类支出和医疗卫生类支出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挤入效应,社会保障类支出对新疆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都产生挤入效应;直接税对新疆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间接税对新疆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都产生微弱的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