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本文简要论述了作为达尔文主义新发展的社会生物学在基因水平上力图恢复人的自然本质的努力,并分析了这种把人向基因的还原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影响,以及这种还原使人对自身及社会科学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0,(1):45-55
人们对基因改造食物的态度,似乎愈来愈壁垒分明,一边的人支持,另一边的人则是畏惧。支持者宣称,种植基因改造作物对环境伤害较小,而食用这种农作物制成的食品也完全无害。它们还说,基因工程让农作物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或可培育出更营养的食物。  相似文献   

3.
人体基因专利对人类的道德底线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三个方面:基因专利损害人的基因自主权、隐私权;侵犯人的最高价值与尊严,破坏生命神圣信仰;违背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4.
人体基因专利对人类的道德底线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三个方面:基因专利损害人的基因自主权、隐私权;侵犯人的最高价值与尊严,破坏生命神圣信仰;违背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5.
对未来的淡漠,对过去的好奇,使得我无论是书写历史,还是书写当下,都采取一种回望的姿态。我以这种姿态完成的历史书写,一是试图真实地还原历史事件,二是力 图还原历史中的人的真实心灵。  相似文献   

6.
在1930年前后的历史小说创作热潮中,施蛰存以其独特的创作风貌迥异于鲁迅等作家。他有意选取古代神化的英雄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真实地展示古代英雄内在的性欲冲动和二重性格,从而赋予了他们丰富的人性,将神化的英雄还原为人。这种还原是用现代意识对历史进行重新解释和还原。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 ,美学研究领域中把仅仅属于人的、对人说来才有意义的一些审美现象 ,如美的规律、审美活动的历史发生、美感等 ,还原给自然界或动物的主张时有出现。对于这种还原倾向 ,笔者提出了质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的人类 ,早已走出了与自然同一、与动物为伍的混沌阶段 ,今天的任何学术研究和实践行为都应该追求更高层次上的人与自然的统一 ,而不应该反方向地企图把人拉回到动物的水平 ,以维持与自然的低层次的原始浑一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的真理观排除了认识中的经验内容,是一种先验自足的真理观,这种真理观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等人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角度对这种先验的真理观进行了经验的还原.文章最后指出了黑格尔真理观的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9.
《单向度的人》除了表现出对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尖锐的外在批判外,更重要的乃是其所展现出的内在批判。这一内在批判反映在马尔库塞的现象学方法之三个层面的运用上,一是对批判之元方法意义上的批判,二是对高度发达工业社会所采纳的"在世—存在"之观察视角,三是对技术控制的现象学还原。这种现象学方法的分析有助于理解马尔库塞"批判"哲学的意义及其对"此在"本身的揭示。  相似文献   

10.
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的"还原先秦诸子经典"之一的《韩非子还原》,是杨义先生阅读各种版本的《韩非子》五遍所"感觉"出的著作,但这种感觉,武断、臆想成分太多,不像是严谨的学术著作。《韩非子还原》臆想出一个韩非的学术思想渊源谱系,让本来清晰的韩非的学术思路变得迷惘;将韩非还原成为一个因自己政治上的失败而心胸狭窄、愤世嫉俗的人,实在匪夷所思。《韩非子还原》多有文不对题,有头无尾,论证粗糙之处,更像是一部"戏说"、"演义"类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论王安石“善恶由习”人性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人性论是王安石人性论形成的理论来源。传统伦理思想史上的人性论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王安石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人性论成果,形成了他的"善恶由习"的人性论。他的人性论给传统人性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境界,因而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层次人性假设的认识是不同经济学学派建立的基础,各经济学派都有自己的主要理论与观点,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人们的认同。各经济学派理论观点差异的根源在于对人性假设的层次、角度与对象不同。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学中关于人性假设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人性"假说和3个层次、8种基本类型的人性假设,并从原始人性的层面上分析了将来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新空间,以期推动经济学在人性假设、分层次研究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孝道作为以人为发生对象的社会价值,其本质解读离不开人的自身属性。以人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孝道本质解读的基点,孝道本质的理解就产生了层次性。基于人之自然属性,孝道一般本质可以理解为贯穿于一切人类文明的"爱";基于人之社会属性,孝道的特殊本质可解读为专属于儒家思想的"和"与"忠"。孝道本质适用类别和范围的差异是孝道本质层次性的根源,孝道"爱"之一般本质普适于当前社会,而特殊本质之"和"与"忠"则会消失或转变。因此,新时代实现孝道本质理论创造性转化的突破点在于探求孝道一般本质在新环境下衍生出何种新的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化的本性是反自然。人类文化在对抗自然的过程中发展,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经济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提出严重挑战。应对挑战,需要“文化范式”转型,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发展,开启人类文明的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时代。一种成熟的伦理学也要实现类似的范式转型:一种冲突的伦理,人作为掠夺自然资源的征服者的伦理,转变为一种人与自然互补、和谐共生的伦理,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伦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于人性问题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不断拓展。学者们对人性的内涵、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人性的特征、人性的善恶、人性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创意的观点,取得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通常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出发把握人的本质,是把握人的本质的途径和方法,但不是人的本质本身。通过揭示并论证人是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存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进而论证了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展开着的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存在,并初步揭示了“人的本质新论”的哲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传统伦理学建立在近代主客二分的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之上,把自然排除在伦理关系之外。我们的时代正呼唤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新伦理学(发展伦理学)试图突破传统伦理学的界限,找回"人与自然生命同根"的根本原则,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确立一条"还乡"之路。  相似文献   

18.
人性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德鲁克认为人性无善恶之分,只有在实践中人性得到不断提升和塑造,即“实践人”,并阐述“实践人”存在的三个纬度和几个特性。由于德鲁克的阶级局限性,“实践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德鲁克的 “实践人”为人性研究的当代发展拓展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客体即从抽象性理解、还是从实践即从现实性理解人的本质和属性,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人的本质和属性观"与旧唯物主义"人的本质和属性观"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和属性观"理解的根本性缺陷,是不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和属性观"问题。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和属性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根本转变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和属性观"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澄清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和"人的属性"等概念的科学内涵,有利于科学地解决人们"人的本质和属性观"的完善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