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发挥重要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我们应该用和谐思维正确认识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发挥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妥善处理宗教方面的矛盾,化解宗教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化因其特质蕴含与内在张力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要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和凝聚的儒家文化,对当代和谐社会建构具有重要的和无法替代的意义。不仅因为其丰富的关于社会和谐的内涵,在内容和要求上与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一致性,而且由于它浸润中国社会几千年,成为一种社会取向和价值认同,具有广泛的社会和民众基础。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儒家文化中社会和谐的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建构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化是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它作为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向心力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加快生态文化建构的步伐,摒弃人与自然分离的二元文化观,建立生态文化法律保障制度,健全生态文化道德保障措施,吸收借鉴中外优秀生态文化成果,构建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摘要]美国、加拿大和古巴社会的宗教氛围极其浓厚,宗教在美国、加拿大、古巴社会和谐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察美国、加拿大和古巴宗教状况尤其是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中重要作用,对于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做好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工作,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有着十分有益的启迪意义。[关键词]宗教;和谐社会;美国;加拿大;古巴  相似文献   

5.
2014年是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成立20周年。本次年会与第八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联袂围绕"生态文明与和合天下"主题,关涉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性重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的自觉性建构以及生态文明相关问题的前提性廓清等生态文明的前沿问题与基础理论;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规避独断理性主义的现代性物质主义价值导向的根本错误,实现美丽中国和中国梦应该包含的生态维度和生态内涵等生态文明的现实问题与应用方略;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传统环境保护理念、经典生态建设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和合文化思想资源与和谐生存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地区。从宗教心理学的视角看维吾尔族信教群众的宗教心理特点,宗教心理在促进其心理和谐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信教者心理和谐有利于新疆社会稳定与和谐,应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关切理念,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以儒释道文化为例,分析了其传统理念中蕴含的“生态关切”这一公因子及其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可能路径,认为儒释道文化从生态关切的心理驱动转化为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既需要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又需要自身的主动适应,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促使其生态保护潜能的释放,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融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文明交流互鉴"观构建新疆宗教和谐,其内涵包括宗教本身、各教派间、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根本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明确的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共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撑;依法治国,"法治中国"建设新时代的开启提供了法律保障。以"文明交流互鉴"观为指导,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适应,加强各文明间交流交往交融是促进新疆宗教和谐、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宗教因对世俗社会及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使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都无法忽视它。而无神论的意识形态与有神论的宗教如何和谐相处,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尤其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明晰宗教在我国意识形态圈层结构中的位置、明晰宗教在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位置和政教关系的本质是我国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问题。淡化宗教身份,强化中国公民意识;固本培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积极引导,理性信仰,化外驱邪;界分政教权限,严格依法治教等方略亦重要。  相似文献   

10.
[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紧迫任务,宗教工作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管理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宗教事务社会管理就是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宗教之间、宗教与社会的和谐,推动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宗教在服务社会管理中的任务所在、优势所在、目标所在,具有重大的意义。[关键词】宗教事务;社会管理;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生态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到了文明的高度,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发展将逐步显现出体育发展与生态紧密结合的特征,这是当代中国体育发展应该重视的背景。生态文明为实现市民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发展促进了体育与生态间的紧密联系。研究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市民体育生态文明新理念;实现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体育生态的良性循环;加强生态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创新,贯彻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重视生态消费教育;开发生态体育人文资源,促进体育生态文明的构建;积极借鉴国外体育生态发展中的经验等是当代中国市民体育注重生态文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和谐政治文化在现代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政治文化思想在建构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是政治发展中的无形力量,通过构建先进的政治文化引领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为现代和谐社会建构注入持久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通过制度层面的梳理和分析,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制度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在为构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其制度向度呈现日趋清晰、明确的发展历程,以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主要手段;制度发挥的作用效果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上有所不同,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以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成果;新时代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在探索与改革中逐步完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从制度层面提供支撑和保障,共建共享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4.
宗教社会功能的二重性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看,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二重性,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和谐与失序,稳定与混乱。而以“全球伦理”与“全球责任”为目标的宗教对话,则对增进宗教理解,解决宗教问题,达到社会和谐与文化共融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我国,处理好宗教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宗教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文化的实质就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立足水文化来研究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有利于发展生产、保护生态、提高村镇规划建设水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人与水的关系不和谐、对水的文化属性重视不够、水法规制度文化缺失等问题,必须通过培养高度的水文化自觉加以解决: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理念;结合地域特色,强化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水文化坐标系;推进水法规制度文化建设和宣传,促进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6.
宗教文化在安抚人心、稳定社会、促进民族和睦、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发展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进一步推动宗教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发挥宗教文化对人的道德导向与心理康复作用,推动宗教文化参与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宗教文化对社会共同理想和政治共识的促进,是宗教在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相继展开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全面转型,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土壤,中国社会组织得以迅速发展,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活力。活跃在民族地区的各类社会组织,正在以它们独有的方式推动着当地的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五个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需要重新建构我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以实现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并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作为一个物质、经济、文化的综合体,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则协调各种景观文化元素,融合可持续生态建设的价值观,使城市景观文化具有实际科学的、审美的价值意义。当代城市景观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在人文价值取向方面,当代城市景观建设应符合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识别城市的环境基础空间,在此基础上建设和谐的人文生态景观环境;在生态价值取向方面,城市景观建设必须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等生存发展的生态功能,确保城市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当代城市景观文化的建设中,需要开拓性的规划,使自然生态和人文价值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监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文明监狱的和谐和其所创造的人文精神又将促进监狱文化的发展。如何建设好监狱文化,利用好监狱文化对服刑人员进行教化和改造,发挥其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和提高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进程中我们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与傣族社会联系极为密切.小乘佛教在保持傣族传统文化、维持伦理道德、和谐的生态环境、促进对外交流、救灾济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存在境外宗教势力渗透、佛寺自养能力低等问题,因此,要采取相关对策,促进宗教与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