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理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学专业的重要性,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便是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习得。理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深受科学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及早期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这在其教师观、教学过程观、教学知识观、教学专长观、教师发展过程观等方面均有明显体现。理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策略有:以专业标准为本,规定教师发展的内容和方向;由教师教育机构主导,突出教师教育者的影响;注重教育专家的学术引领,借鉴教育学术研究成果;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认知,强调个体的着意训练。  相似文献   

2.
杨德昌在处理理智与情感时,表现出强烈的作者在场。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理智与情感交织的结果,是作者自我冲突的典型呈现。这是一种典型的介入式写作,这种写作方式,由于多倾向于对自我历史、自我情感、自我情绪等的反刍,从而呈现出一种自我氧化的效果。杨德昌正是通过这种包浆式写作,使其作品具有了一种非凡的光泽。  相似文献   

3.
应用理智德性是理智运用科学技术追求平等、自由与尊严的实践德性,也是理智之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的应用德性.应用理智德性的实践问题主要是,处理科学技术所蕴含的三大矛盾即差别与平等的矛盾、必然与自由的矛盾、卑微与尊严的矛盾.因此,应用理智德性的实践使命在于,理智地应用科学技术,扬弃差异、必然与卑微,提升平等、自由与尊严.  相似文献   

4.
《鼠疫》反映了加缪对基督教神学与现代理智主义关系的认识。作品中有两种对鼠疫的认知:以里厄为代表的理智主义和以神甫为代表的基督教神学。加缪的思考游动在两者之间,一方面以基督教神学诠释鼠疫,将思维指向西方世界的邪恶;一方面借理智主义对鼠疫进行积极的反抗,将行动指向荒诞与存在主义哲学。在此过程中加缪表现出对原罪与救赎、神义论与集体惩罚、生活之爱与信仰之爱等众多命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理智”和“情感”的关系是简·奥斯丁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文章以《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为解读文本,指出作者更倾心于情感,揭示出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理智未必战胜情感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6.
当代认知科学中的具身性观念,挑战了以"计算-表征"为特征的经典认知观,将人类认知视为主体熟练应对具体境遇的具身能力。如果仅聚焦两种认知观在形式上的对抗,而不进行哲学史的梳理,就难以揭示具身性观念形成的思想运动轨迹及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意义。着眼于身体、心智与世界的关系,本文以梅洛-庞蒂的意向性概念以及米德的意义符号理论为中心,展现了现象学与实用主义传统中的具身性维度。两大哲学传统在具身性维度上合流,对认知科学中具身性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而从哲学史的角度来说,具身性观念颠覆了西方哲学史上根深蒂固的理智传统,并由此获得了哲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能力之知与命题性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知识论的一个重要议题。理智主义者认为,能力之知可以被还原为命题性知识;反理智主义者则认为,能力之知无法被还原为命题性知识。然而,反理智主义者的核心论证即无穷倒退论证并不能有效地反驳理智主义。而且,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表明,理智主义的观点在事实层面上得到了更好的辩护,能力之知与命题性知识之间并没有种类上的区分。从整体论的视角来看,能力之知最终能够被还原成一系列命题性知识的组合,这一观点也为能力之知的积累提供了保障。不过,将能力之知还原为命题性知识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为了使用方便,保留"能力之知"这一名称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明智作为实践的理性不同于知识等理论理性,它指导伦理德性的形成,是理性在道德活动中实践的能力。同前辈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思想不仅强调理性认知,而且强调了理性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智作为关键性的理智德性,充分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既强调理性又注重实践的伦理思想的特质。  相似文献   

9.
浅谈《理智与情感》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奥斯丁著的《理智与情感》与其它五部作品相比较,具有最明显的三大现实主义特色,也对奥斯丁的艺术创作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体现了奥斯丁最现实的爱情婚姻观:理智和情感必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理智与情感》中,理智的埃丽诺和感性的玛丽安是两个性格差异极大的姐妹,他们对这部作品中三位男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了姐妹两人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但当妹妹玛丽安为自己的感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她的态度由感性逐渐转化为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世界性知识分子和地域性知识分子:詹姆逊的双重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姆逊对第一世界文化霸权的强烈批判,对第二世界文化和第三世界文化的深切关注,表明他是一个关心公共事务的世界性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他为第一世界文化霸权的辩解,对第二世界文化和第三世界文化的偏见和歧视,说明他又是一个维护地域文化的地域性知识分子.实质上,世界性与地域性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关键在于如何辩证地处理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12.
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处理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信息覆盖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信息产权的核心仍旧是知识产权。为促使产业界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立法部门更加重视信息立法以使上层建筑符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信息、信息产权及其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将有助于打好中国制订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论知识资本的涵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本形态,其涵义如何?目前,中外学术界有诸多不同的解释。本文在论述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资本、知识如何转化为资本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认为知识资本是指知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成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及其管理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最具有价值增值性的预付价值,它具有无形性、共享性、创新性和高增值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法律人是依据法律而从业的社会角色,法律人职业的公共属性,承载着外界对此职业的递增性期待;在现今社会生活中,法律人的知识结构存在着相对单一、主辅功能模糊、法律思维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在法治进程走向纵深与社会心理更趋严格的诉求下,法律人知识结构的构建已经呈示为一个紧迫待解的命题;提出法律人的知识结构,是实现法治精神、通向实质正义之路的基源性起点;从法律人自身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可期可行的知识结构模型,是法律职业与法治精神的理想与现实竞合的期盼.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提出了严峻挑战.图书馆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到新经济变革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完成新时代图书馆所肩负的新使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曾凡 《南都学坛》2009,29(5):59-61
知识分子是灵魂的守望者。他们始终关注人的存在性质,关注人类社会的价值走向,始终在探寻各种精神的可能性与道德的可能性。文学在任何时候都承担着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传达价值观的责任。而这种责任通常都是知识分子为自己设计的人生标杆。文学自古以来就是属于知识分子的。文学是一种精神世俗化的过程,是一种价值普及化的过程,也是一种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本雅明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其视角形成进行分析,探索了他非正统的思想旅程,指出他的理论思想经历了从早期形而上学语言哲学的寓言观、其后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现代论到后期以救赎为核心的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最后提出本雅明理论思想的本质是一种否定的神学,它源于犹太神学中对终极真理的追求和对弥赛亚的向往,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实现这种追求和向往最好的世俗手段。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知识产权(待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产权以及知识产权之客体为信息的系统理论,中国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提出;自90年代以来,欧美日本等许多学者论著、法律、国际文件均接受了这种理论或近似的概念。而在我国,有的学者至今对此十分糊涂(多数法官从判案实际而不是经院法学出发,反倒是清楚的)。一些论著中混淆知识产权的客体与债权的客体、混淆知识产权与物权的特点等等,多是从不了解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儒商是指具有传统人文美德及良好专业素质与经营智慧的商人。造就大批现代儒商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造就现代儒商必须从铸造儒商之魂、涵养儒商之德、勤积儒商之智、广拓儒商之能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20.
“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士大夫’”,绵延千年的科举制度的废止和不可避免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促成了传统知识分子“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而这都归根于近现代中国势如危卵的内外形势。为了自强自救,传统知识分子不得不放弃“无用之学”,不得不致力西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