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反腐败重在权力制约和监督,这势必要求以权力制约为己任的宪法予以积极回应.总体而言,反腐体系建设与现行宪法体制是兼容的,合理开发利用现行宪法中的反腐资源,反腐败的制度阻力会最小.切实发挥宪法的反腐功能,必须落实各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强化各项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对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的强化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重要论断.在实践中体现为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把权力关进政治纪律的笼子里;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把权力关进组织规范的笼子里;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把权力关进廉洁自律的笼子里.立足新发展阶段,一以贯之地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充分发挥巡视反腐利剑的作用;不断完善党的自我监督和各类监督的协调贯通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初步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共权力监督体制和制度体系,但制度自身的内在缺陷影响了制度绩效:对权力的公共属性认识不足,监督的目的更多在于保证权力意志的贯彻,而不是限权控权;重视教育的引导、榜样和典型的感召,忽视制度对个人自身利益的有效激励;缺乏宏观性制度使监督的权威性不够;制度建设缺乏程序性,导致制度执行的不确定性与随意性,使制度功能发挥受到很大制约.为此必须合理界定公共权力边界,在制度的思想基础、层次性、程序性上作更多改进,以重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效能,进一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我国首份权力清单面世以来,中国开始了权力清单建设之路。权力清单对政府起到权力制约、监督作用,是加强权力监督、源头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取得一些成效,公众对未来的反腐工作有了更多期待。深入反腐首先要认清我国腐败萌生的原因,因地制宜地寻求对策。权力清单从规制权力的视角入手,从源头上杜绝腐败产生的机理,预防腐败的产生。另外,由于腐败萌生的多因性,发挥反腐实效还需要澄清权力运行乃至腐败发生的政治生态环境,使清单建设与反腐法律、制度、廉教的建设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5.
王玉波 《南都学坛》2010,30(1):111-115
如何有效地监督与制约权力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党和政府体制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刘少奇在长期领导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提出权力制约的基础是健全监督和制约权力机制,主要提出党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四种监督途径。他不但提出了公检法与党政相互制衡、限制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和"公开的反对派"等重要的权力制约理论,而且结合中国的政治实践,提出健全民主和法治制度是权力制约的保证,并进一步提出了正确处理党与政府、党与非党组织的关系,以实现权力制约的要求。刘少奇关于权力制约的理论,对我国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加强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对于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促进廉政建设以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领导监督理念陈旧落后、领导监督体制功能不强、领导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领导监督法制体系不够健全等因素制约了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因此,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监督意识;注重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全面监督,构建监督体制;加大创新力度,完善制约机制等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7.
官员腐败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人长期不满的一个社会焦点,是弱化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强大腐蚀剂。进一步加强反腐保廉的制度法规体系建设,使任何权力及其运行过程都处在阳光之下,受到制度法规的约束和监督,是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权力腐败、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措施。当前要建立和完善并使其法规化的反腐保廉制度体系,主要应有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申报制度、对挥霍和浪费公款官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持有外国国籍和"裸官"的领导干部的使用和监督制度、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制度、领导干部宣誓就职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等。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做反腐保廉和遵纪守法的模范。  相似文献   

8.
权力制约是防止权力滥用的基本前提,权力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基本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加强权力监督、如何加强权力监督进行了新思考和新探索:深化思想认识,从权力的本质在于人民性、权力运行二重性、权力作用重要性等方面厘清新时代强化权力监督的逻辑理路;明确监督路径,创建全面立体、目标导向、权威高效的权力监督体系;坚持多措并举,以党性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以法规制度建设刚性规范体系、以民主权利构建权力约束系统、以权力配置优化权力运行机制,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权力监督之路。  相似文献   

9.
权力具有腐蚀性,权力滥用侵害公民权利、危及社会稳定。基于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原则,中西方宪政实践均创设了以权利约束权力、以权力制约与监督权力的宪政制度,对维护权利、促进权力的有效行使产生了积极作用;当代中国权力监督约束机制的完善应当以健全公民权利体系、合理分配权力和强化权力监督为根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权力主要包括以高校各级学术委员会为中心的学术权力、以高校校长为首的行政组织掌握的行政权力和以高校党委书记为核心的政党组织拥有的政治权力。但在权力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权力固有的负面作用与扩张本能,高校自主权的双重属性与特殊地位,导致我国高校内部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因此,应构建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监督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等为一体的高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布,引发了新阶段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从宪法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一方面林权改革过程中"林"本身涉及到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这关涉到《宪法》第9条森林资源权利问题和《宪法》第10条土地制度问题。另一方面,林权改革是以政府主导型模式进行推进,主要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指导下进行,而对制定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政府权力行使的合宪性考察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黎明的前夜,面对取得革命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深刻阐述了怎样执政、为谁执政的问题。“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的科学回答。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两个务必”是我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思想保证,是我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这是我们党应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必然升华,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经验性与规律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昭示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由之路。这一命题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农业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机制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农业高校与“三农”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的重要源头,农业高校应进一步拓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后,列宁极为重视执政党的党内监督,其主要理论及措施是:设立党的监察委员会,规定其与中央委员会的平行地位,保障其独立地位,加强党的监察机构与监督制度建设。我们党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借鉴列宁的执政党党内监督理论与制度设计,加强对党内民主制度尤其是集体决策制度贯彻实施的监督,将对重要岗位和"第一把手"的监督设置为党内监督的重点,在地方实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党委平行的政治体制,以强化公民对公权运行的监督,促进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16.
收入差距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有利于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使党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可见,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提出对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社会属性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中的“人”是全体人、多需人、多代人。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人的劳动成果异化为奴役人的工具的社会基础,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以外,没有任何特殊利益,这就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内权力制约协调机制的构建应遵循放权原则、分权原则、确权原则和限权原则。中央应该向地方尤其是向基层下放权力,将扭曲的权力授受关系复位。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应有明确的行使主体,三权的分工要科学、适度,三权以及每一种权力内部的次级权力的边界应该明确、清晰。分权之后,所形成的各级权力体也应该受到限制,构建起“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和以“社会制约权力”的多元限权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及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公布和发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治本之策,已经成为一个令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主流话语.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积累了科学的执政经验。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科学执政的理论前提;树立"以人为本"的政治观,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科学执政的本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约束机制是科学执政的保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是科学执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