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欺凌是国内外学校中颇为常见而又难以有效治理的问题。中国政府对校园欺凌治理高度重视,出台了诸多治理政策,并取得一定的治理成效。但由于校园欺凌治理的复杂性,治理实践仍然存在成效不理想等问题。搜集整理国内9起典型校园欺凌事件,分析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政策执行系统模型构建分析框架,从治理人员、治理机构、治理环境、治理政策四个维度审视中国校园欺凌治理低效的生成逻辑。研究发现,要充分消解治理低效问题,必须加强治理人员尤其是基层治理人员的责任感,强化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等治理机构之间的联动,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完善治理政策内容,从而为广大学生创造安全与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校园欺凌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的教育治理问题。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美人种最多、学校问题最为复杂的城市。在解决校园欺凌行为方面,纽约从法律制定到校园支持都形成了完善的保护体系。纽约市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策略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六个方面:法律保障完备、治理主体多元化、注重心理疏导、早期预防胜于事后治理、建构整体和谐的学校情境与气氛、协助家长防治欺凌行为。  相似文献   

3.
预防校园欺凌,不仅要直接对欺凌行为进行惩罚和干预,学校教育应从更积极的视角探索预防欺凌的长效机制。社会情绪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和负责任的决策技能,改进他们对自我、他人和学校的态度与信念。培养学生社会情绪能力是预防校园欺凌的一个关键要素。"社会性与情绪能力养成"课程成为上海静安区的预防校园欺凌的溯源性举措。  相似文献   

4.
家庭、村庄和学校是农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教育主体,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农村教育主体结构。农村中小学生正是在该结构中获得成长,而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和多发则与其变化相关。农村教育主体结构的变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农村家庭隔代抚育的“不过问”逻辑;二是村庄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村庄交往中的村民相互“不得罪”的逻辑;三是学校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学校管理中官僚主义的“不出事”逻辑。这些主体行为逻辑的变化,进而带来了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阻隔,包括家庭与学校勾连的中断、村庄对学生和家庭监管的缺位,以及学校对农村社会的脱嵌。治理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除了法制和规范进校之外,还要搭建新型的教育主体结构,形成多元化、多主体农村校园欺凌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校园欺凌行为涉及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欧美澳各国在多方尝试之后,校园欺凌防治逐渐走向“多方主体联动,多层综合治理”的整合模式。各国的整合防治模式一般从个人层次、同伴团体/班级层次、学校层次三个方面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防治干预,其对我们当前的校园欺凌行为治理启示是:提升师生对欺凌问题的警觉度;建立多渠道欺凌行为报警机制;构建和谐融洽正向的校园气氛;改变参与者在欺凌中所扮角色;建构反欺凌家校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校园欺凌现象隐蔽地存在于大学、中小学时期,通常在曝光后才引起重视.欺凌行为与道德教育相关,表现为家庭道德教育中父母责任缺失、家庭反欺凌教育意识欠缺.学校道德教育中重成绩轻德育,考试分数仍旧视为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教师在治理欺凌行为中的权限不足;社会道德教育中德育理念与客观社会现象存在脱节,不良网络风气影响学生行为;自我道德教育中学生认知能力缺乏,道德行为控制存在缺陷.德育重塑能召唤人文关怀的情感,引领道德认知回归.家庭教育要重视励志教育、家风建设、仁爱思想培育;学校教育要在教学内容、教师道德、道德评价上重视德育;社会教育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育人;学生自身也要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  相似文献   

7.
当前,校园体育活动中的欺凌行为主要表现为欺凌者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课外活动等情境中对被欺凌者实施的物理性、言语性、关系性等侵害行为。基于犯罪学“日常活动理论”分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构建师生反欺凌共同体、抑制及转化欺凌者、保护帮扶受害者等具体策略,防范校园体育活动中的欺凌行为,降低其对受害学生的身心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助力安全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8.
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在犯罪学上因侵害了怜悯感这一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情感而应当认定为自然犯罪.如此现象的发生源于欺凌者怜悯感的缺失、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席与错位、法律保护与惩治方面的空白.要预防这一现象,必须通过合理的道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几率;通过个案的惩处、正确的矫治手段以及被欺凌者的认知重建,实现特殊预防.  相似文献   

9.
校园性别欺凌事件频发引起舆论关注,深入探究其发生机制并寻求防治策略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对基于天津市S中学18位学生的深度访谈数据,借助暴力三角理论,从文化暴力、结构暴力、偶发暴力三个维度分析校园性别欺凌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校园性别欺凌根源于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这一文化暴力;学校的一些制度安排使学生处于结构暴力场景中,给性别欺凌的发生提供了环境支持;青少年自我性别认同的威胁感和缺乏同理心等偶发暴力,使其难以理解和接纳多样态的性别,进而导致性别欺凌行为。因此,建议通过制定具有性别视角的反欺凌法律和政策,开展全面性教育培养青少年多元、平等的价值观,加强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培训,建立科学有效的性别欺凌行为处置程序来防治校园性别欺凌。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校园欺凌这一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各国依据本国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在我国,尚没有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法规。因此,建议在现有治理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展开广泛调研,科学分析调研结果,找出我国目前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特点和发生原因,借鉴外国治理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反校园欺凌法》,并制定配套性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来细化和补充《反校园欺凌法》的规定,从而构建我国"一核心、三维度"的校园欺凌法律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描述西部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的基本特征和群际差异,采用张文新修订的挪威心理学家Olweus的儿童欺凌问卷测验工具, 借鉴校园欺凌调查工具,从欺凌对象、欺凌方式、应对方式3个方面对陕西省两所农村寄宿制学校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欺凌对象具有同辈关系差、社会排斥高、人际求助意识弱的基本特征;校园欺凌应对方式具有旁观型多,干预型少的特征。欺凌行为应对方式的学段差异:小学阶段学生相比初中应对方式干预型多,小学多肢体欺凌,初中关系欺凌增多;欺凌方式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倾向于肢体攻击型欺凌行为;女生更倾向于关系欺凌。可测到显著的分类变量差异:欺凌方式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欺凌对象存在就读方式差异;应对方式存在就读方式、年级差异。应结合学生群际特征差异,积极应对校园欺凌现象,针对寄宿生的群体特征,采取反制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体现课程教育的德育功能,营造消弭欺凌行为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也是影响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痼疾”。基于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复杂性与多源性特征,笔者认为,当前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面临困境主要体现在欺凌发生的隐蔽特性、防治欺凌法律决策的两难境地、传统观念对欺凌的偏颇认识和科技发展的“纵容”等几个方面。因此,树立正确的防欺凌观,建立以教师、校内外安全监察员、家长和社会公民为一体的防欺凌“安全链”;净化网络环境、实行网络行为责任制;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制裁欺凌法律法规,以及推广共赢文化、营造合作的社会风气则成为校园欺凌治理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具体落实到高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要构建真正的和谐校园,关键就在于抓住校园活动的主体,处理好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学校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校园网络欺凌行为是学生之间利用网络有意实施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具有民事侵权性.校园网络欺凌构成侵权行为要符合欺凌主体的恶意性、欺凌行为的违法性、欺凌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关联性等构成要件.校园网络欺凌侵权责任根据主体类型而有所不同.为此,应当形成规范的责任承担机制,建立"政校结合"的治理模式,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或网络媒体的技术协助义务,从而系统化地规制校园网络欺凌.  相似文献   

15.
《南都学坛》2019,(4):79-81
目前,各地时有发生的中小学生欺凌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立法存在着碎片化、可操作性较差以及各相关部门之间在齐抓共管方面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等。为了防治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的发生,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制定一部专门的《中小学生欺凌行为规制法》;第二,建立完善的欺凌行为预防和救济机制;第三,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唯有此,才能全面规制中小学生欺凌行为,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开始,国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扩大到中东部地区,这一政策被称为“免费义务教育项目”。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西北地区三省九县的“免费义务教育项目”实施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免费义务教育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些地区和学校并未严格实施免费义务教育项目;享受免费和补助的范围没有达到政策的要求;家长、学生及教师对政策缺乏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建议主要有: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对免费义务教育项目的宣传力度;对项目实施中各种标准进一步明确规定,尤其是贫困学生的认定;加强对项目的检测和监督;中央及地方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地方配套资金投入要有保证。  相似文献   

17.
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却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它是家庭结构或功能不健全、学校管理理念落后、教师管教失当、接受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结交不良同伴等相互作用的混合产物.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应充分运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职责明确、责任到位,形成校园暴力治理的合力,才能为青少年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校园安全建设呼唤综合治理和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预防校园安全事件的积极意义 作为一个较大规模人群共同生活的特定社会单元,学校具备公共事件易发的先天条件,是公共应急管理的重点区域。由于学校与社会网络紧密联系,学生又是需要重点保护的特殊弱势群体,校园安全事件对于人们产生的心理冲击往往会被放大,某些事件甚至会产生深刻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校园安全问题。美国政府用立法来确定校园安全的战略地位,从立法上将建设安全的学校确立为国家教育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促成了学界和政府对校园欺凌问题的高度关注,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频繁卷入校园欺凌 之中,更是激发了人们热烈的讨论。不过,人们对农村留守儿童陷身校园欺凌的思考,主要集中在政府和学校方面的应对,而 对儿童家庭的探讨尚不充分。农村留守儿童容易陷身校园欺凌的家庭根源,既包括成长中父母缺位带来的安全感缺乏,又包 括隔代抚养带来的重养轻教,还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带来的教养方式的简单粗糙。为此,改变留守儿童的欺凌现状,父母 陪伴孩子成长是长远的根本方略;大力拓展沟通对象及方式,深化沟通内容是现实的可行策略;积极优化隔代抚养状态是基础 的紧迫之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寄宿制中学在解决偏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配套政策欠佳,学校内部管理失范,学校对家庭困难中学生群体关注不够,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共青团组织应结合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加强思想引领、改善寄宿制中学学生生活状况、提高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中学困难学生多样化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