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插花山"作为一种"在地"的林权形态,融合了地理景观、历史记忆、道德表述、农业技术、市场体系等诸多要素。而这些学术性字眼,在当地人的表述中,会还原为日常生活实践,比如"祠堂山"、"势力山场"、"种跳田"等等。而这些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实践本身并不能直接构成"在地理解范畴",但却是"插花山"作为"在地"林权形态的实践表征。  相似文献   

2.
予且是上海三四十年代重要的通俗作家,"日常生活"是予且作品题材的主要内容和表现主题,与五四精英作家不同,予且对"日常生活"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和张扬。予且的"日常生活"写作既是对五四"宏大话语"脱离民众方向的纠正,又是向文学史传统中"市民精神"的回归,因此在文学史上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予且止于对"日常生活"的平面描绘,缺少对生活的厚重思考及升华又成为他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大野 《中华魂》2014,(21):21-21
早年,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读书时,在大立镜旁边,又糊了张纸做的"镜子"。每天早晚,他总是要到这面"镜子"前面照一照,伫立片刻。很多同学感到奇怪,跑去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纸镜子上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由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一代伟人,其一生立身处世,待人接物,都受到这面"镜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产和消费范式是以"物"为视域分析现代性制度和日常生活的两种社会理论范式。集体经济时期,农村制度安排具有"去商品化"特征,农民日常生活层面"神圣化"和"去神圣化"并存。改革开放后制度变迁以"商品化"为方向,日常生活中农民则"双重分化"。现阶段包括农村公共物品"去商品化"等改变"物"的供给逻辑的制度实践,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重要文学理论,它与"不平则鸣"一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于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来说,"气盛言宜"更侧重于散文方面。韩愈在粱肃文气观的基础上提出"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观点,在"气"与"言"的关系及如何养气等方面多有开拓,从而影响甚大。在"气盛言宜"理论的历史发展中,宋人的理解与接受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从胡瑗到李涂,不管是文学家还是理学家,在接受韩愈这一理论时都各有特色。宋人的接受亦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薛丽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8):171-172,187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第二人称代词作为称呼语面称中的一种,在现代汉语中有"你"和"您"两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选取哪种形式更是表明了交际者双方的关系及说话者对听者的态度。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有很大的不同,其在日常生活中对"你"和"您"的使用情况及使用原则也有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7.
跨世纪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从1980年代小说对诗性乌托邦的营造转向了对当下日常性存在的揭示,回到了"人"和"文学"的起点。这具有重大的文学史意义。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文学的贬低和对日常生活的神化;无法建构起关于自身的连贯的叙述顺序,以缓解一系列"现在"时间的流动所带来的焦虑。  相似文献   

8.
刘仰东先生的新著《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通过摭取民国期间一些名人日常生活轶事,在抛却"宏大叙事"而又不失历史本真的前提下,竭力还原"大人物"充满趣味的"小日子",为我们展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好书。  相似文献   

9.
黄粱梦吕仙祠照壁"蓬莱仙境"石刻,确为明代遗物。自"蓬莱仙境"石刻产生后,其名声即随"仙"气播布遐迩。近至邻县,远到隔省,凡与吕祖有关之庙宇、景观,多有墨拓而仿镌者。可见此石刻作为古代艺术品和道教史料,具有相当之价值,宜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粱梦吕仙祠的单体重点文物而保护。  相似文献   

10.
"古文运动"是近代才有的概念,是人们用近代"运动"的形态来观照古代的反映。但在使用中有非确定性和语义不准确性,宜改作"古文思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明恩溥的"窥视法"比喻入手,探讨了中国乡村民族志田野工作中隐含的乡村中心主义与尴尬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乡村中心主义的持续影响,即农村代表"真正的"中国的观点。它将农村和城市割裂开来,并否认农村也有现代日常生活。若承认如今中国农村也出现了现代日常生活,并且普通百姓清楚乡村中心主义和它的对立面(城市中心主义和现代性),那我们就需要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去处理日常生活中乡村主义和现代主义表述的社会用途与纠葛。文章接着论证了"反思窥视法"正是一种合适的方法。从笔者在湖北省西南部做田野调查遇到的尴尬入手,笔者认为"窥视法"的窘境是一个反思当代中国乡村道德话语与行为日益模糊的好起点。  相似文献   

12.
冯至《十四行集》的诞生有其特定的个人与历史境遇。1940年代,隐居昆明乡下躲避战乱的诗人得以与山水自然亲近,通过对自然的观看与冥想,诗人从平凡的境界和熟悉的事物中发现了日常生活"隐藏"的"陌生"和"深远",由此体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十四行集》展示了这种日常生活的诗学境界。而40年代战争的大背景使诗人意识到其个人经验与时代、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民族的苦难与个体生命发生着深切的关联。因此,感时忧世的现实情怀总是若隐若现地渗透在《十四行集》的哲学沉思中。"沉潜在万物的伟大的静息中",诗人感受到个体生命的坚韧与自觉、自我决断的意识与担当的精神,也感受到一个民族觉醒和复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台州商务旅游的发展前景,提出台州商务旅游区的布局应"宜商"又"宜旅",为商务旅游者提供丰富的商务活动资源的同时,能满足其心理、生理方面的人文关怀。科学合理布局商务旅游区,提升台州商务旅游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绍兴四年是南宋朝廷初步扭转时局的一年,朝廷经历了伪齐与金人联兵南犯的大事件,最终以胜利而告终。在此前后,南宋朝臣频上奏疏,从军事、政治等方面全面分析敌我形势,为朝廷确立"先擒刘豫,则金人自定"、"和议乃权时之宜,以济艰难"的对伪齐、对金的不同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皖南山区小坑村的个案研究,分析和总结其成功实现生态现代化转型的经验:通过发展"生态茶叶"种植,个案社区把地区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间接转变成了经济优势,成功实现了由谋求生存而破坏环境到保护环境而发展经济的生态现代化转型;通过构建"生态家园",不仅有效处理了生活垃圾,而且节约了能源,使日常生活也形成了生态循环系统;通过尝试发展"生态旅游",直接把生态环境效益变成了经济效益,并开启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影片《唐山大地震》以其真实而撼人心魄的生命镜像,演绎了地震灾难造成的普通家庭生死离别悲恸的三十二年,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女儿无法直面的人生,回避中始终无法完成的自我认同和母亲惨痛的废墟记忆。通过心灵转换生成中的意象、苦难废墟记忆的光与色及日常生活写意话语的背后三方面从影视本体论的层面上,分析影片如何探寻并成功地营构了震后幸存者心灵伤痕及日常生活中难以抚慰的心理空间的"余震"。创作者用饱含"生命温度"的光线刻划出生存者背影中沉重的灵魂,以生命镜像完成了召唤结构中个体生命"疼"与"痛"的人类内在生命体验的哲性思考,以源于生活真实的深厚民族底蕴,诉说出北方古老的土地上绝望而不屈地存在着的生命力量。与同类灾难影片比较分析,该剧显出独特的摄影造型观念,更加注重灾难之于人心灵的强烈震颤与难以愈合的伤痕,层层捕捉震后心理干预的心灵维度。  相似文献   

17.
电脑、手机、ipad上的便捷交流,遥远却触手可及。网络时代的新技术、新兴社交媒介,正在快速"侵入"日常生活。沉浸其中的一代人,获得快速而海量的信息,产生了不同于家长的思维。而在亲情的另一头,家长们也在家庭关系的嬗变中,主动或被动地接受、适应各种新兴媒介。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2000年来被称为"杂书",人们总认为它的思想泛滥杂驳而缺乏归趣,其实,它的内容有着非常严密的内在一致性。至少在伦理道理方面,《吕氏春秋》向后人展示了一个完整的高尚而理性的人生观。"义"——行为规范是人生的基本前提:不义则无以为生;诚辱则不为乐生;辱莫大于不义。但是,吕子们的人生目标是"六欲皆得其宜"的所谓"全生",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的适意才是他们的人生追求。自杀是摆脱"迫生"等悲剧状态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朱熹释"义"为"心之制,事之宜",并认为"善善恶恶为义;"其"利"则有"自然之利"与"贪欲之私"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利"的"自然之利"的意义上,"义"即"利",两者有着高度的统一;在"贪欲之私"的层面上,"义""利"的价值诉求则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因此,"义""利"之间乃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而就朱熹的义利观所具有的超越历史局限性的普遍意义而言,它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台湾当局对其"宪政"倍加宜扬,似乎台湾已成了"现代化民主法治国家",其实不然。本文通过对台湾"宪政"由来的分析,揭示了其"宪政"的特点和弊端,又通过其"宪政改革"的情况和问题,简析了台湾"宪政"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