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当代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构社会主导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主导价值观是社会自觉建构 ,被社会多数成员接受与认同 ,具有现实社会合理性基础和价值导向功能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体系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应当在扬弃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体现了我们的社会理想并具备了最广泛的现实社会基础 ,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是 2 0世纪人类经济道德观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的必然结果 ,是人类“环境哲学”的重大进步 ,也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树立新的经济发展观、生态产业观、技术观、资源价值观 ,倡导文明生产观、生态消费观、国际经济合作观 ,是构筑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道德新体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70代末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调整,我国正在迅速经多方位、多角度的社会变迁。而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面貌所产生巨大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本文结合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对当前在读大学生价值观现状数据进行分析,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作为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为当代中国留下丰富的政治遗产。毛泽东领导设计的新中国政治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尊重本国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的政治探索,启迪着未来制度设计的思路。毛泽东奠定了唯物辩证法在中国政治实践中的基本方法,他高超的战略艺术与精妙的领导方法仍然值得品鉴学习。毛泽东使得平民取向价值观与道德理想主义情怀深入人心,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5.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主要有国民教育、舆论宣传、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其中国民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路径,舆论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性路径,文化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路径,社会管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性路径。  相似文献   

6.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7.
青年消费群体的特殊消费价值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作为社会消费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当代青年的消费特征、消费心理与特殊消费价值观,分析其消费误区及负面影响,论证生态消费价值理念对当代青年形成健康、科学、合理、公平的消费生活方式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并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的战略性意义,并提出培养当代青年生态消费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转型改变了原有的支撑理想信念建设的经济与社会基础,导致了发展中的人的价值观的重大变化。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建设的研究,必须放在中国社会转型这一重大社会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阈中研究政治平等问题,它体现的是个人与国家、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问题,关乎社会制度的原则、理念和价值。从政治哲学的研究角度,深入剖析以核心价值观为表征的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平等的内涵,既表现了人类的政治实践,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政治平等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环节,其实践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价值观也出现了追求时尚消费、重符号消费等特点。从个体、社会、学校方面深刻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因素,探究了解决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玉云 《南都学坛》2004,24(1):103-10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重义轻利"规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大致走向。毛泽东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是对"重义轻利"传统价值观的直接拒斥,实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由空想到科学的转折;但后来毛泽东在处理"义"与"利"、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向"重义轻利"传统观念的回归。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以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立足点,既反对极端的集体主义,又批驳个人主义,从而走向了个人与集体的联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理念是指导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思想,是中国和平外交理念在公共外交领域的体现。与中国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中国公共外交理念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后指导民间外交的"和平共处"理念发展到改革开放后"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再发展到进入新世纪以来指导"全面公共外交"的"和谐世界"理念。在嬗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传统"和合"思想为核心的秉承"以人为本"、倡导"和谐共赢"的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正确理解这一基本价值取向,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本文拟对“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哲学内涵和现实依据作以深入探讨,以对我们理解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些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理论内涵。探究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对于如何正确定位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如何科学认识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价值、如何实现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转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植根于各自迥异的文化传统,中美家庭价值观作为两国人民行为的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呈现出多方面的差异。《喜福会》作为第二代移民华裔作家的英文代表作,是研究探讨中美家庭价值观的极佳范本,从中可以发现中美在家庭概念与地位、婚姻观以及家庭教育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运用人类整体主义历史观审视两国家庭价值观差异的深层原因,旨在加深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加交流,构建更加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传统儒家伦理在近代中国的式微,历史地赋予了近代中国文化精英们重建国民价值观的使命.本文围绕这一主题来厘定国民价值观的寻求在近代中国的衍变历程.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计量已作为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基本理念。财政部根据我国国情,在新准则体系中适度采用了公允价值。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国际法发展呈现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国际法首要和基本的价值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传统国际法追求的是国家价值,即独立、平等、自治、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等,集中表现为主权原则。现代国际法日益关注个体的人的权利,强调人的价值。在国际法的发展上表现为人权的普遍化与国际化及国际法规则的人本化。中国需要坚持国家主权原则以维护国家利益,而人权保护和国际法的人本化又与“以人为本”、“和谐世界”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技术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在思想方法上强调“道进乎技”,在自然观上强调“顺应自然”,在价值观上强调“经世致用”,在伦理观上强调“以道驭术”,在人—机关系上强调“以人为本”,在知识形态上强调“悟性思维”,在技术发明上强调“制器尚象”,在技术管理上强调“有机管理”,在技术传播上强调“兼收并蓄”。这一思想推动古代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影响了近现代技术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从现代知识经济角度看待中国传统技术思想的价值,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公平正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始终是司法的价值诉求。司法独立和司法受制都是保证司法公正的两个重要方面,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语境下应有不同的重点。考量当今中国的司法现状,观照司法权力的天然属性,只有加强司法权力的监控,才能确保包容性增长理念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