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常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核心环节。以汉语商贸词汇中的“雇赁”、“借贷”及“典当”类常用词作为考察对象,可揭示其历史演变进程和演变规律。“雇赁”、“借贷”及“典当”等商贸类常用词的新旧更替过程比较繁复,其发展演变主要是基于它们所占据的商贸活动区域的多次重新分配与调整。  相似文献   

2.
“爬”“挠”“刨”“挖”等汉语动词的历时语义演变路径,以及现代汉语方言中有关的同词化多义现象,表现出{挖掘}(DIG)、{搔挠}(SCRATCH)、{攀爬}(CLIMB)三个概念之间较强的关联性。汉语历时语料呈现的语义演变方向为SCRATCH→DIG或SCRATCH→CLIMB,具有单向性。这种语义关联模式符合一定的语言共性,可以得到词汇类型学跨语言考察的支持,同时,可以根据汉语实际为词汇类型学增补SCRATCH→CLIMB型语义关联。  相似文献   

3.
以概念场为背景,把汉语不同历史时期的常用词各自分解为义位,置于不同的概念域中,全面考察其中的常用词成员及其分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就可以对常用词的历史演变做出比较清晰的描写和比较深入的解释。概念域中常用词成员的演变及其分布的演变,具有相互依存的共变关系,是常用词演变研究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基本内容。而现有常用词演变研究,多偏重于考察显性的常用词成员的衍生和新旧替换,对隐性的常用词分布的演变缺少关注。因此,探讨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不仅要关注常用词成员的演变,更要关注常用词分布的演变。常用词的演变模式主要有常用词成员的衍生、更替、消减、存续,以及常用词分布的扩张、萎缩、置换。现代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格局,是其所处概念域中主要成员及其覆盖域历经多次重新分配和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语义场理论是关于词汇系统中词义分析的学说,是指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的词组成的完整的然而又是变化的词汇系统。语义场是由一个表示共同概念的“上义词”和一系列“下义词”组成,属于同一语义场的词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容的,但又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并且有时是有层次的。根据语义场内各个词位之间的关系,又分为同义语义场、分类语义场、相对意义语义场和两机语义场等子场。依据语义场理论,运用联想法、归类法、锁链法进行词汇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五类常用词——即吃类词、打类词、看类词、听类词、走类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的考察,认为汉语常用词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异性,变异是主要的。影响常用词变异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变化、方言地位的升降、词汇系统的内部机制以及口语与书面语系统的相互交换等。  相似文献   

6.
词的多义义场是一个系统,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常用词多义义场中各义项之间的异同,可以厘清常用词词义历史发展的脉络,还可以揭示词义演变的规律,是研究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欠”义场词属人类语言基本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以“欠”“该”“差”“争”为主导,其分布特点为:“欠”分布最广,为绝大多数汉语方言所使用;“该”南北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及以北的官话区;“差”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线附近;“争”则密集出现在粤语、客家话、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中。汉语史中,“负”“逋”在隋唐以前曾长期处在“欠”义场词的核心,“欠”自隋唐进入“欠”义场起就呈现出强劲势头,逐步成为“欠”义场的主导词。“该”“差”“争”于明清时期先后出现,均未能动摇“欠”的优势地位。本文考察汉语“欠”义场词的地理分布与历时演变,通过梳理文献得到了各“欠”义场词衍化更替的大致情况,并尝试从社会、认知及语言本身探索其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男”语义场内“男性”词族各词:a21pa55“父亲”、?a21ko21“男子”,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缘关系来看,土家语“男”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9.
“脖子语义场”主导词在近代汉语阶段发生了演变,唐末至明前期脖子语义场的主导词是“颈”和“项”,明末开始发生分化,明清以后北方官话区中“脖”是主导词,而南方官话区主导词则是“颈”,这种两分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了现代汉语方言中。  相似文献   

10.
人体部位词语属于基本词汇,大多数为常用词,有些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这部分词语历史演变的描写和相关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汉语词汇史和历史词汇学的建立。通过详细考察表示脖子的词语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既可了解概念脖子如何改变名称,又可探讨人体部位词语演变过程中的词义转移、认知投射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科技日语的词汇特点着手,介绍了日语科技词汇中常用词汇的专业化,词义的多专业化以及构词形式多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技日语汉译中词义确定的一些技巧。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得出结论:日语科技外来词词汇的特点和英语同出一辙。一是用常用词来表示专业用语词汇,二是各学科和专业共用一个词表达不同专业的概念。这是英语词义的一种突出的共时性特征,也是日语科技外来词词汇的特性。因此在确定外来词词汇的词义时,首先需要确定其是否为科技用语,然后确定其属于哪个科技领域,再选择确定其约定俗成的意义或者恰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研究庾信骈赋中常用颜色词的语义系统.根据范畴理论,将庾信骈赋中的颜色词分为青、赤、黄、白、黑五个范畴.首先,简要分析了庾信骈赋中颜色词的总体数量、词形和组合概况,研究发现,庾信比较喜欢用亮暖色,最喜欢用的是“白”范畴和“赤”范畴的颜色词.其次,文章重点分析了“青”范畴中的“青”和“春”,“黄”范畴中的“黄”和“金”,“赤”范畴中的“赤”和“丹”,“白”范畴中的“白”和“苍”,“黑”范畴中的“玄”和“黑”的语义系统.最后,文章将颜色词的语义分为原型语义和非原型语义,而每个范畴中都有一个原型颜色词,重点分析了原型颜色词的非原型语义的产生机制,认为其产生机制主要有隐喻、转喻和社会文化赋予三种.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的“X化”能产性很强,功能上也很有特点,近年来的使用频率日趋上升,“X化”结构的词几乎每天都在增加。但是,我们常说:“现代化、工业化、规范化、绿化、美化、老化”等,却从不说:“(*雷锋化、*长化、*大化”等,这说明在“X化”内部一定蕴含着某种规律支配着这个结构的运转,“X化”的强大的能产性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本文根据调查结果[1]对这种限制做一些初步探讨,认为一个成分能否进入“X化”结构大概受到三个方面的限制:1)“X”本身在概念上的要求;2)语用频率上的限制;3)类推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讨论汉语中“X人”式使感形容词的性质、历时来源,以及在西安话中的特殊表现,通过变换、插入和考察分布的方法,确定现代汉语普通话中“X人”的性质和特点,检索历史文献,采用语义分析的方法,探讨这些“X人”的历时来源和发展过程;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西安话中的“人”读阳平和轻声时“X人”的不同用法。研究认为,普通话中的“X人”形式表示“使人感到X”,属于词法词、复合词、形容词;这种“X人”来源于汉语史上的述宾结构,该述宾结构最初表示一种具体动作,随后其语义发生“从动作到性状”的变化,表示一种抽象的性状;以西安话为代表的部分方言中,有一部分“人”产生了轻声读法,成为派生词缀,这种“X人”的语义也就从“使人感到X”转变为“主语自身感到X”。研究还认为,汉语的“X人”形式经历了“述宾结构 复合词 派生词”的发展过程:汉语史上的述宾结构“X人”,发展为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多数方言中都有的复合词“X人”,此时“人”读本调,表达一种“使感”的语义;这种复合词“X人”在以西安话为代表的部分方言中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人”读轻声的派生词,表达一种“自感”的语义。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有些叠音的拟声词,其构词单字即已可表达重叠时的词面意义。以往研究多从修辞、语法(含词汇学)的角度入手,语法方面也多注重构词问题,少有论及这类词作为onomatopee的特性,利用日语学界关于onomatopee 的研究成果,对《诗经》中拟音向拟态转变的词语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诗经》中部分单字或叠词常常使用于某一类情境时并不用来拟声,其固定地与另一组不视为拟声的单字或该字所构成的叠词对举,为了共同营造某种意思,此类单字或叠词的拟声性格已弱。比如“肃”与“雍”常配套使用,前者未见有拟声之说,后者常被解作拟声词;然而在配套使用的情况下,“雍”字又并非都能够解为拟声。又据这类词拟声与非拟声时的语义关联,可知这些词其实有拟音、表意两种功效,且该两种功效互相有所关联。分析可知这种词的表意或拟态出于拟音,这种由拟音而拟态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也可见到,不少理应是拟声词者,实际使用中由此可逆推某些通常不视为拟声的词,其源头或许也是拟声。前人关于这种nomatopee 的注释分歧,有些即出自对拟音或拟态的关注侧重不同。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义加工大脑指标的N400成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从词类、词频、拼写相似性、语义关联、词语具体性、语境以及词汇隐喻等方面对词语语义加工中影响N400成分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对词语的出现条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对词语列表中的词语的考察脱离了语境的制约,对完形填空中词语出现概率的考察受到句法结构的制约。本文对这些影响N400成分的因素进行了评述,建议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可以倾向于脱离句法结构的条件限制,考察不同结构中词语或词语组合的语义加工过程,倾向于词语语义加工的跨语言渗透,并提出在词汇学习或教学中遴选词语的策略和语境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词与词的本义和本义之间、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引申义和引申义之间,均可构成反义义场。反义义场既可以由义位和义位构成,也可以由不自由语素义和不自由语素义构成,或由义位和义丛构成。由不自由语素义和不自由语素义构成的反义义场是古代汉语的遗留。属于同一反义义场的各个成员,它们的配价都是相同的;反之,配价不同的两个词,不能构成反义义场。  相似文献   

18.
训诂学是以古汉语词义训释实践及其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有着许多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和词义演变;有助于深化现代汉语词汇语源的研究;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有助于分析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构词图式"X不得"产生的13个三音词可分为:动副兼类词"怪不得""怨不得""由不得";动词"巴不得""恨不得""见不得"等9个;形容词"了不得"。宏观概括了三音词"X不得"的历时演变过程,重点对学界还未研究或研究较少的"X不得"的语音弱化、词性及语义固化程度、有无相对应的肯定形式、能否作补语、成词时间与形成机制等5个方面展开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