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是以断代研究的方式,对汉晋南朝书法评论语辞进行的美学分析.通过对汉晋南朝书法文献的爬梳整理、考释分析,认为"形势"与书法艺术的生命状态关系至密.书法艺术的生命之美通过形式美来呈现.书法艺术形式美的发现与赏悦,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对书法艺术的强烈渗透.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文明三态("农耕""游牧"与"海耕")以及世界历史三态("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与"人的时代")的宏观空间与时间视域,借助希腊悲剧为比较体,能够对元代中国悲剧(《窦娥冤》等)进行重新审视与解读。元代中国悲剧结胎于"农耕"与"游牧"交汇的特定语境:原"农耕"中被边缘化的戏剧经"游牧"的刺激而逆时逢生。在该语境中逆生的中国悲剧衍生了三大"互为"特性:第一,在主题上,演绎着对"人役"(人受人的奴役)的宣诉;第二,在结构上,因"人役"苦难与"役神"(即渎神)情结的背谬张力而构成了"悲身乐尾"的形式;第三,在审美上,对"人役"苦难的舞台宣诉孵化出"力与德"的冲突范式和"怜悯"的审美格调。以上中国悲剧在主题、结构、审美三个层面上的特征一脉相连、互为相生,均是"人役"主线(主调)的多重变奏。  相似文献   

3.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中的"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折射出结构、韵趣和意境等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书法无疑是最具民族特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的一门艺术.因此,传统书法艺术关于结构、韵趣、意境等方面的审美观念,也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论文通过书法“空白”的可视形式,阐述书法”空白”所具有的空间意象。书法”空白”不仅是有意味的形式,还是书家修养和主观情感的体现.文章从书法“空白”中找出了物象与心理的一种共鸣,指出书法的“空白”构成了书法艺术永恒的空意意象。  相似文献   

5.
“留白”在历代中国画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留白”不是简单的空白,是精心安排下的空白,是构成中国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是建立在中国美学基础之上的审美观念的产物。本文从中国画的“气韵”、“虚实”、“意境”与“惜墨如金”四个角度对中国画的“留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功利主义对政治之"善"的辩护,是从承诺最好的政治应当是"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幸福"开始的。这一辩护使功利主义面临众多的道德难题。从摩尔发端的各种方法论上的批评指向关于"善"的多元化理解,而价值论上的批评则指向关于"善"的结构性理解,这种批评和反驳推动了功利主义在道德现实感和道德复杂性两个方面重新定位政治之"善"。然而,功利主义的辩护由于深陷于道德现实性的泥潭,又无力应对道德复杂性问题,因而是一项不可能成功的尝试。尽管如此,从消极方面着眼,功利主义还是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最低限度的政治之"善"的可能辩护,即与积极方面("最大化功利")不同的消极意义上的标准:"最小化伤害"。从现代性道德论证的视角看,功利主义辩护的"不可能成功",并不构成人们忽视或者漠视这种辩护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从“点石斋”看晚清上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晚清画报点石斋与上海普通市民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规范的两相契合,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从图像所反映出的时间意识("屋子里的钟")和空间拓展("窗口的人")两方面分析在当时都市上海初露端倪的现代性迹象和上海市民"仅为了看看而看"所形成的"向外看"的眼光.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当今书坛存在着的对书法中笔法重要性的偏颇认识,从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既不能把书法之"技"仅仅视为书法的入门功夫、把"技"的磨练和风格创造截然分开,更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笔法.技与法的形成与完善,在建构书法艺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书法传统审美意识的主要手段--笔法,仍旧是书法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艺术史上,有许多被当时认定为"丑"的艺术,而就是这些具有先锋性的"丑"却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艺术的进程。历史证明,"丑"的艺术的出现和适时恰当地"审丑"是有利于艺术的健康发展的。然而,面对中国当代艺术"丑化"泛滥(这里姑且称之为"泛丑")的尴尬现状,我们又该如何去审视和评判呢?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是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特点的新概括。中国银行业作为资金融通的重要中介机构,其服务对象和自身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情况,所面临的金融生态出现了新的特征。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金融发展模式、经营风险特点、业务结构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金融生态新的演进过程。金融生态环境的演进必然会对银行业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根据金融生态的"新常态"做全方位调整,明晰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变化和需要,力促自身转型升级,谋求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彝文书法是彝文字体艺术化的直观表现形式之一,是彝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文书法承载着彝族文化 符号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凝聚着彝族人民的发明创造和智慧结晶。 彝文书法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意境美之间相互关联, 互为映衬,从而共同构成了彝文书法艺术的根脉和灵魂。  相似文献   

12.
杜甫书法论     
杜甫在唐代艺术史上以诗歌著名 ,其涉及书法的诗歌有助于我们把握唐代书法史。他从褚遂良、薛稷书法出发提出的“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观点 ,实际就是对唐代开元以前书法史的概括 ,他在诗歌中吟咏的张旭草书、李潮八分书以及他所反对的崇尚肥厚的风气都反映出开元间书法状况 ,由此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书法创作楷、隶、行草兼工 ,整体以意行之 ,赞赏古而雄壮的风格 ,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 ,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 ,从其诗歌中还可看出他的书法创作观无疑也是成熟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苏轼“笔所未到气已吞”的美学观点切入,重点阐述“势”在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的美学内涵。一、古代书论家对“势”的美学界定。二、从中外古今众多理论家的阐述中,深化对“势”美学内涵的阐释。三、当代对书法之“势”的认识所存在的误区及其产生原因与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日本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国法书的传入和影响,可以分为早期和以后的三个时期加以说明.早期始于文字和汉文化的传入.第一期(初期)平安时代到奈良时代(710- 1185),在这一时期,日本开始主动、大规模且长期推行吸收大陆文化,即史称为遣唐使的活动.晚唐以后,全面追随和模仿的倾向走弱,受此影响,与"唐样"即中国风格书法继续大行其道的同时,所谓"和样"即日本风格的书法也开始出现、确立,书法的变迁从一个方面展示,日本的民族文化萌出新芽.从载体来看,书法和书法交流仅属于少数社会上层即贵族阶级.第二时期(中期)镰仓时代到江户时代(1185- 1868),这一时期,宋代书法向唐朝书体挑战的风潮影响到日本,到江户时代,"唐样"与"和样"终成两分天下的局面.第三时期(后期),明治维新以后(1868-),第三时期为期很短,但是冲击力极大.中国众多书法家的法帖流入日本,不仅使得日本书法界异彩纷呈,也深刻推动了书法理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书法开始走向一般民众.  相似文献   

15.
楚简帛是中国最早的手书墨迹。它以其独特的字势、体势、笔法和浪漫的楚风引发了中国书史上隶变的先声。它独特的形制和独特的笔法体系,对书写工具的原创,对笔意墨趣的自觉追求,不仅确立了中国书法的笔墨观念和意境体系,而且对书体的演变和中国书法形制的初创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来书法成为独立的艺术样式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6.
书法与音乐     
书法和音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都以追求美、自由和无限为目标,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由于书法是一种空间艺术型态,而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型态,两者又有区别。这也正是造成它们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差异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态书法是一种现代书法,是“天人合一”的书写方式,追求人类主体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文字书写方式,是当代“生态艺术”(人体艺术、自然介质与动植物艺术)的一种。生态书法取意“道法自然”,依据儒学的生态思想创立。通过自然万物的客体意象与主体审美观念的辩证作用,形成中国现代书法特有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书法原则。而日本现代派书法则继承了禅宗书体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精神,使得东亚现代书坛具有多元性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8.
书法与哲学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对同时代的艺术起指导作用,不仅影响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而且直接影响到艺术思潮的形成以及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的变化。灿烂辉煌的中国书法艺术,正是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中吸取其丰富的营养,强调美与善的统一,通过汉字的点画、结构、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在笔法与笔意的统一中体现书法家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中国书法艺术从秦汉发展到现代无不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具大影响,中国书法可以说是形象化的哲学,是中国哲学这棵大树开出的奇葩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弘一大师的书法特色是至清至淡至简至静,由绚烂归于淡泊,然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含有儒家的清正清醇,道家的清简清拔,佛家的清淡清静。弘一以书法为工具,为媒介,充分发挥了其在弘扬佛法、广结善缘、修习劳作以及修心养性方面的作用。弘一关于书法学习的主张是:习书者要有器识和道德,要先习篆,要重章法,要多学、多练、多看。  相似文献   

20.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的传统命题,中国现代艺术美学家宗白华和邓以蛰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前者从生命本体和艺术意境的角度认为,书者生命之如,画者笔墨之舞;后者从文字发生学和工具创造论层面认为,书(字)生于画,画如笔通心。本文提出“差异中汇通”的“书画同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