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终身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短短半个世纪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普及和推广。终身教育内涵涉及教育形态、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三个领域,并具有持续性、整合性和多样性特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终身教育时代,中国在探索终身教育理念上进行了长期努力。目前中国地方层面的教育制度创新方兴未艾,福建省以地方立法、配套制度和支持机制相结合大力推广终身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合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杨晨 《成才与就业》2014,(11):29-29
正国家为终身教育立法的想法由来已久。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要"调研、起草《终身教育法》"。随着近年来我国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快速发展,加紧终身教育(学习)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2005年以来,福建省、上海市和太原市相  相似文献   

3.
地方金融立法是地方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金融立法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来调整和规范金融监管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立法发展迅速,地方金融立法表现尤为突出。上海、温州、泉州等地率先进行地方金融立法的创新,对我国地方金融立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湖南、四川等内陆省份的金融立法则出现了一些问题。地方金融立法的完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根据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确立地方金融立法权;加强地方金融立法的创新;建立有序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广西推行终身教育,必须在广西现有的条件和基础上进行。国际和国内推行终身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参考,但不能盲目照搬照套。要构建和完善广西的终身教育体系,当前应当切切实实营造学习型社会的宣传机制,强化广西终身教育的实力,凸现政府统一与协调的职能作用,加快地方终身教育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5.
衡量终身教育体系是否构建,必须明确其主要内涵、构成要素和基本框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福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指出健全完善终身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教育的制度,建立开放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各种社会教育,完善政策法规和投入保障,是推动福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与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全民公益性理念作为国家公园的核心理念之一,需要予以法制化.全民公益性理念的内涵包括全民共享、共有和共建三个方面,共享是全民公益性的核心,共有和共建则分别从国家公园管理和建设两个方面为全民共享提供了保障.现有国家公园地方立法虽已在立法目的 、原则和规则三类条款上对全民公益性理念进行了表达,但存在对全民公益性理念内涵认识不一致、立法表达体系性不强的问题.《国家公园法》应当在立法目的 和原则条款上对全民公益性理念予以规范表达,同时在具体规则条款中分别从共享、共有和共建三方面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实现对全民公益性理念的体系化表达.  相似文献   

7.
通过终身教育的立法来推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已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共识。文章从法理的角度,通过对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现状的阐述,分析了我国教育立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比较了多国的立法情况,从立法的原则入手对我国终身教育立法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推进,地方立法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做好地方立法工作,首先要正确把握地方立法权限。其次要科学规范地方立法程序,建立集中或相对集中的地方立法工作体制、立法听证制度、重要法规案全民讨论制度以及法规案审议过程中的辩论制度和个别条款的单独表决制度。再次要进一步完善地方立法解释制度,建立法规解释监督机制。最后要加大地方立法监督的力度,建立健全专门的立法监督机构,建立和完善立法监督程序制度、备案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建立终身教育发展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闽沪两地先后制定和通过了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对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做出了尝试性实践,其法规在制定内容、组织领导、实施途径和保障体系等方面,对未来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和实施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地方立法项目申报制度是我国地方立法项目征集的习惯做法,这种方法导致地方立法不能客观反映人民意愿、地方立法权力寻租、地方立法缺乏针对性以及地方立法申请项目质量较差等不良后果。为了解决地方立法项目申报制度带来的问题,部分省份开始试行立项项目公开征集制度。公开征集制度能够从源头上提高地方立法质量、节约地方立法成本、为地方立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地方立法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法制宣传教育等。但地方立法项目公开征集制度目前还存在立法项目层次比较低、虎头蛇尾和缺失立、改、废并行思维等问题。地方立法项目公开征集制度的完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鼓励民众参与地方立法项目征集活动、专业人员对地方立法公开征集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地方立法项目公开征集方式创新、地方立法项目公开征集要产生相应的效力等。  相似文献   

11.
论湖北民族立法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是一个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省份 ,尤其苗族和土家族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地并建立了自己的民族自治地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这些民族自治地方贯彻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精神 ,制定了相应的自治条例和许多单行条例 ,在民族地方立法上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 ,综观这些民族地方立法 ,存在民族性不强、区域性不强、针对性不强等弊端。 2 1世纪的湖北民族地方立法应有新的走向 ,应由模式型向多元型、专门机构式向居民参与式、管理型向优势开发型、板块式向双向选择式等转化。  相似文献   

12.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成为国际社会新的教育思想,并以它的科学性被许多国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在整个终身教育中,体育是基础,是第一位的。因为健康的身体素质是一个社会形象、精神气质以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有效接受终身教育、高效奉献社会以及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因此,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终身体育创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则成为推动终身体育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地方立法技术的内涵取决于地方立法的层级、原则及地方人大的内部分工,框定地方立法技术的合理内涵是为了明确地方立法技术的功能定位,以达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引领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地方立法在地方治理中的话语权。当下地方立法技术的运用中存在着立法冲突、重复立法、立法与实践相脱节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主要源自地方立法经验缺乏、地方立法人才匮乏、地方立法技术规范不够完善。地方立法的技术层面与实质目标并不截然分离,而是会交互影响,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分层面、有次序地逐步进行,以推动地方立法技术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探索解析南非终身教育的发展、演变和实践,以期促进和加深终身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发展,提升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意识和力度。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具有整体性、持续性、全面性、自由性的特点.从终身教育行政法规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经济建设对终身教育法规的基础性作用及终身教育行政法规对地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并探讨了终身教育的行政法规对地方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面对 2 1世纪的挑战 ,在中国构建终身教育观念和终身教育体系是推动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论述了终身教育的内涵、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理论界定、终身教育的特点和如何构建终身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7.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的福建省物流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建设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作为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四大战略定位之一。这一定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福建省要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主体作用和比较优势,在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合作基础上,大力发展物流,通过建设物流运输网络、物流合作平台和物流节点网络,积极推动跨区域物流合作,形成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重要物流通道,拓展区域合作的空间,使福建成为广东、浙江、江西等周边省份和湖南、安徽等中西部省份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平台。  相似文献   

18.
论构建中国模式的终身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构建中国模式下的终身教育体系不仅是党和政府的战略布局,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全社会的工作重点。本文认为,建设和完善中国模式下的终身教育体系,最关键的因素是全社会、全民的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发展继续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成人教育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完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快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的进程;提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层次.要通过丰富成人教育内容、拓宽成人教育办学渠道、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等措施,为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在 2 0世纪 6 0年代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要真正实现全民终身教育 ,我们必须重视受教育者或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