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汉语副词“果真”语法特征的基础上,考察了“果真”的语义、语义框架及语义指向。认为语气副词“果真”是表示推断语气的,推断的结果可能与所说所料相符,也可能不相符,在语义指向上不仅可以指向所修饰的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指向整个句子。  相似文献   

2.
对于女性的各种各样评价,归根到底不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幽闲专贞之善美,终极指向为道德宗旨。近读权雅宁、王磊《中国女性道德的文化透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一书,深感欣喜,该著正是应时而出的一部为构建女性和谐道德提供借鉴的理论力作。  相似文献   

3.
“都”和“全”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两个词,他们以副词的身份出现在语句中,充当状语,表示总括是他们的总的语义指向。《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副词“都”释义为;表示总括全部;对副词“全”释义为:表示所指范围内无例外,(相当于)“都”。副词“都”和副词”全”的语义指向是表示总括,但是在不同语言环境的制约下,还有着不同的作用(语义指向).本文试对副词“都”和副词“全”作些分析说明.1、总括作用。副词“都”和副词“全”表示总括,强调总括的对象没有例外的情况。例如:①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②你们说的全是废话。例①断定…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中的“顿”和“读”一向为人误解为含义不清、内容混乱的两个术语。本文通过对《句读卷》中“顿”“读”例句的分析,发现“顿”“读”有作为“诵读单位”和“语法单位”的两个含义。从语法作用来说,“顿”和“读”是互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从而揭示了《马氏文通》由字─—“顿”和“读”─—句构成的三级语法单位。  相似文献   

5.
读闲书     
雷颐 《社区》2010,(20):4-4
阅读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不论读书多少,每人都有自己的偏爱,无法强求一律。我最喜欢的,则是读“闲书”。但什么是闲书,却难以界定。我认为,凡是读对自己没有用的书,就是读“闲书”。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读”和“写”是两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即理解吸收;“写”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即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两者之间的联系点,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以“读”带动“写”,以“写”促进“读”,使阅读教学成为听说读写紧密结合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生命价值观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其一,追求“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主要指向自然率真的生命品格和雄强健康的生命气魄,代表沈从文“皈依自然”的生命理想;其二,坚守“生命庄严”的精神向度,主要指向“生命神性”的超验层面,代表沈从文“向人生远景凝眸”的生命理想;其三,反对背离生命本质的“阴性人格”,主要指向生命的阴暗层面,代表沈从文根除国民劣根性的生命理想。三者综合而成一个整体,构成沈从文独特的生命价值观,从中显示出其主体独特性,深刻地影响到其创作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忘”是道家的哲学范畴,它有深邃的审美内涵。英国诗人约翰·济慈也主张“忘”,这是诗人的“忘”,先有审美意义,进而表现出了哲学意绪。道家和济慈都提出“忘”,但“忘”的目的指向与具体内涵不同:“忘”在道家和济慈那里都是修身之法,不同的是,道家之“忘”侧重于对精神世界之苦难的救赎,而济慈之“忘”则侧重于营造诗化人生;道家之“忘”和济慈之“忘”都在于达到审美静观,道家之“忘”的审美目的是在不自觉中达到的,而济慈之“忘”则直接指向审美。  相似文献   

9.
“NP1+对+NP2+?”结构(NP代表名词,?表示未知成分)中,NP2在名词的选择上会受到NP1的限制。当NP1和NP2的生命等 级度一样,或者NP1的等级高于NP2时,句式才成立。及物性理论能解释“NP1+对+NP2+?”结构中NP 位置构成的原因。句中 NP2是参与者,语义指向不会指向参与者。介词“对”是参与者的标记符号。“NP1+对+NP2+?”中的NP遵循着生命等级度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得”字句后段的“语义指向”,“得”字句的否定,同形的“V/A+de+R”结构(可能式和非可能式)的分化规律、分化手段和分化的标记。“R”可以指向主语,可以指向谓语动词,还可以指向“N+V+de”整体。对“得”字句的否定,“不”可以放在“R”前,但是有时也可以放在“V/A”前。对同形“V/A+de+R”结构的分化,从动态的角度在语义中找出了一些分化的标记和规律。这些都是先前有关“得”字句研究中很少或没有涉及到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得”字句后段的“语义指向”,“得”字句的否定,同形的“V/A+de+R”结构(可能式和非可能式)的分化规律、分化手段和分化的标记。“R”可以指向主语,可以指向谓语动词,还可以指向“N+V+de”整体。对“得”字句的否定,“不”可以放在“R”前,但是有时也可以放在“V/A”前。对同形“V/A+de+R”结构的分化,从动态的角度在语义中找出了一些分化的标记和规律。这些都是先前有关“得”字句研究中很少或没有涉及到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事物指向、他人指向和自我指向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设”,所有的人格特点都会被编码进自然语言中去,而与人们对事,对人,对已有关的词汇中就包含了人们的事物指向,他人指向和自我指向的特点,从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中各出的中国人的事物,他人和自我指向特点,分别由三个,六个和五个因素组成。文中还报告了大学生和在职人员以及性别在以上14个方面存在差异,这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似乎陷入了一片机械模仿的“沼泽”。说要“以读代讲”,课上便是成片成片的读书声。乍一听,不错呀,读中感悟,读中内化。可细听之,却发现问题多多:读得干巴巴的,为读而读,并无感情可言,更别提什么读中感悟了;提到“合作探究”,便大搞“小组讨论”,这也是眼下语文课惯用的形式,似乎只有这种形式,才能体现课堂的自主性,于是不管多简单的问题,总是要经过一番讨论才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吉安方言今读中的古音遗迹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今读唇音“f”与零声母的字中有一部分仍读重唇:1、源于36母中“非、敷、奉”三纽的部分字今读与“滂”纽同。2、源于“微”纽的今读与“明”纽同;三、今读舌尖后音“zh,ch,sh”的仍保留中古读音;三、源于古日纽今读“r”声母的读与“泥”纽同。源于喻纽今读“r”声母的今保留了喻母的读音;四、源于“见、溪、群、精、清、从、心、邪、晓、匣”今读“jqx”的仍保留了中古读音;五、源于“微、影、喻”母R部分“疑”母今读零声母的仍保留了中古的读音  相似文献   

15.
论《马氏文通》之“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年前诞生的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中有一个独特的语法单位“读”,现在一般人都认为它是一种主谓结构的词组。这种观点见于多种语法论著,并已写进几部“汉语语法学史”书中。但我们细读(马氏文通)之后,则觉得它并非就是一种“词组”.而且也不一定是“主谓结构”。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一.“读”所在之位置《马氏文通》中,“读”所在之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这就是:读在句的外面而与句子行;读在句的内部作句的一个成分;读在一个复杂的读中作一个成分。下面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句外读”、“句中读”和“读…  相似文献   

16.
“四人帮”打着“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的黑旗,不但把专政的矛头指向共产党,指向广大工农兵群众,而且指向无产阶级的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对工商界和知识界进行残酷迫害,无情打击,破坏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致使不少人怀疑毛主席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政策“过时了”,怀疑党的团  相似文献   

17.
北大校史:怎样溯源?陈平原世人眼中任何一所大学的历史,都并非“自然而然”地呈现,而是基于史家的“选择”与“重构”。在这个意义上,校史的写作,既指向过去,更指向未来。—代代学人,借助于校庆纪念,在叙述历史的同时,表达其对于未来大学发展的期望。因此,学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儿童“读经”现象引发了学界的广泛争论,儿童“读经”的本质是一场经典文化的教育活动。在“经”的选择上,要关注文学的经典,在内容上要体现广博性、科学性和递进性;在“读”的问题上,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兴趣,而且要处理好“阅”与“读”、“读”与“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句”、“读”二字的意义进行了溯源,认为:今“句”义是由古“句(鉤)”派生出来的;通过对《辞源》所列与“句读”同义的词进行了分析,认为今“读”音义源于诵书时声气的稽止,实与“逗”相通,故又为“句投”、“句度”,因声气的稽止停留客观上造成了文章整体截断为部分,故“句读”又为“句断”、“句绝”。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读与写的效果常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文本的特点,“读”与“写”的契合点找不准。其实,契合点的合理性是“读”与“写”的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那么,如何找准这个契合点?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