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董仚生 《中华魂》2012,(19):52-53
方志敏同志的一生,是为救国救民而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的伟大一生。上饶是方志敏的故乡,上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用方志敏事迹和方志敏精神来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这些年来,上饶市每年都坚持召开方志敏及方志敏精神研讨会,举行纪念方志敏、学习方志敏、弘扬方志敏精神的系列活动,开展方志敏事迹和故事全国巡讲,参加的群众与日俱增,党员干部更是踊跃方志敏的人生很短暂,但为什么崇敬方志敏、研讨方志敏、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文类”与“文体”范畴生成了中国古代的文章关于“分类”与“辨体”的思想。前者重点发展了关于文章的“类”的思想,其分类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后者则鲜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类思想的独特品质,“每体自为一类”的文章分类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体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3.
汉代是经学的时代,文人强烈的宗经意识深刻影响着汉代文体的生成。在汉代文人看来,经学既是天地人间恒久之道的渊薮,也是文章的最高范本和各种文体之源,所以撰写文章只须直接采用经典文本中已有的文体类型,或从经书中抽绎某种文体的潜在形式加以发展,或依经称名稽古制式,或汲取说经方式形成新的文体。汉代经学烦琐的阐释方式和动辄以经为据的风气直接影响到汉代的文体风貌。汉代经学对文体的复杂影响使汉代文体在文学性和精神性两方面都带上了明显的经学色彩。  相似文献   

4.
汉代是经学的时代,文人强烈的宗经意识深刻影响着汉代文体的生成.在汉代文人看来,经学既是天地人间恒久之道的渊薮,也是文章的最高范本和各种文体之源,所以撰写文章只须直接采用经典文本中已有的文体类型,或从经书中抽绎某种文体的潜在形式加以发展,或依经称名稽古制式,或汲取说经方式形成新的文体.汉代经学烦琐的阐释方式和动辄以经为据的风气直接影响到汉代的文体风貌.汉代经学对文体的复杂影响使汉代文体在文学性和精神性两方面都带上了明显的经学色彩.  相似文献   

5.
每一类体栽的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和结构规律。本文从文体学角度分析了科技英语在其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的特点及对其翻译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方志敏是近代中国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产生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方志敏生活的时代环境和面临的中国问题孕育了他的中国梦。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谋求人民幸福,是方志敏最大的中国梦,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方志敏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所做的努力,在当代中国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每一类体裁的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和结构规律,科技文体也不例外。论文从文体学角度分析了科技文体在其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的特点及对各层面翻译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孙希岳 《老友》2009,(8):11-12
《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江西赠书活动,让我想起方志敏精神和他的伟大预言。一、什么是方志敏精神方志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江西人民的光荣,共产党人的楷模。他的精神简而言之:爱国、清贫、创造、奉献。  相似文献   

9.
方志敏是共产党人廉洁自律的楷模。方志敏的清贫生活依靠精神世界的富有作支柱。方志敏的富有体现在拥有科学的人生观 ,不朽的篇章 ,永恒的生命和必胜的革命信念。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0.
郭拓荒 《中华魂》2014,(4):46-47
正《方志敏全集》2012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计收录赣东北及闽浙(皖)赣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第十军的主要创建者方志敏同志生前文稿67份,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为方志敏同志狱中文稿,下编主要是方志敏同志关于农民运动和创建革命根据地斗争及其苏区建设的著述、文稿,讲述方志敏同志在领导赣东、闽浙赣苏区人民为反抗压迫、追求民主自由而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11.
陈继儒的文学著述典型地反映了晚明人对生命本体的体认.他的致用之作可见其心系民瘼的救世情怀,他的谋生之作体现出晚明山人藉诗文而维系生活并驰名天下的轨迹;他的娱性之作呈现出其早年的出世之想、中年的适世之情、晚年的娱世之乐。  相似文献   

12.
文学修养与人的素质息息相关 ,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学作品以情感打动人 ,以形象感染人 ,激发人的想象力 ,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文学修养可采用加大文学作品课堂学习比例、导读等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试图从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乐曲结构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来阐述贝多芬在创作中的交响性思维.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这首乐曲的创作上承袭了他的前人对奏鸣曲式的贡献,同时又追求最有效的方法来承载他的思想和感情.而在表现形式上又非常注重独奏乐器的音乐性与思想性.乐曲无论在形象的生动丰富方面,规模的宏伟以及构思的严谨集中方面都可以和他的交响乐相媲美.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对诗和艺术作品的思考渗透着他对于存在问题的真知灼见,他从分析作品之物性开始,进入到物与作品的中介亦即器具的分析中.然后追问那使器具之器具性敞开的东西.最后,他认为作品之创作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创建大地.这样,世界为显为明,大地为隐为暗,两者共同构成为作品之存在.  相似文献   

15.
杭世骏是清代著名学者,一生著述宏富,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四部,共约20余种,近300卷。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研究,有助于正确地评价杭世骏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更好地吸收、利用、总结其为后人所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今据《中国丛书综录》的分类法,著录其著述,并略作考辨。  相似文献   

16.
方玉润是清代著名诗经学家,其《诗经原始》一书对后世诗经研究影响极大,但学界对其生平思想及著述情况的系统研究一直付之阙如。详细考辨方氏生平著述,对廓清其生平及学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曹植作为“建安之杰”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他的诗歌成就却并不很高 ,因而自明清二代以后 ,评论家们对他的地位曾提出过怀疑。在通常情况下 ,作家的地位取决于作品的成就 ,但在文学发展的某些关键时期 ,尤其是转型时期 ,开创者们面临着新的课题 ,有时便会出现作家地位与作品成就不统一的现象。曹植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18.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利玛窦是最具影响的人物。西方近代科学及天主教在中国能有现在的发展 ,利氏是有开创之功的。文章从西学翻译的角度 ,通过介绍与分析利玛窦的著作来评价其对中国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思想文化以及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影响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经室集》是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的文集,卷次浩繁,随所增补,散佚之文不在少数。中华书局近年来出版的校点本是目前最完备的本子,但也不无遗珠之憾,这里试作补辑,为文史研究者或者将来修订《研经室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永明延寿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佛教思想人物。他一生"禅净兼修"、"禅戒并重",且著述颇丰。其著述集中表达了他的佛教思想及其理论主张,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