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理论界的"科学不能等同于真理"的论断有可能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导致标准的多元化.目前理论界在真理问题上存在着误解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倾向,表现为第一,把马克思主义的绝对真理理解为永恒真理并加以反驳;第二,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上,忽视对立统一的精髓问题;第三,把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绝对化.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所提出的生活世界的概念,将科学世界包含于其中,是生长着、发展着的世界,它的对立面是笛卡尔的物理主义的世界.伽达默尔的"生活世界"则排除了科学世界,它以科学世界作为批判对象以论证生活世界的"直接有效性",认为生活世界是不可"悬置"、不可反思的.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具有批判性,但更具有建设性,它是真理的广阔而深厚的基础.伽达默尔只关注生活世界概念的批判性而漠视其建设性,他将生活世界的历史性和相对性绝对化,认为其中不存在一致性的真理,暴露了其思想的内在不协调.  相似文献   

3.
波普尔真理思想主要包括: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不仅真理不可知,而且谈论真理也没有给予我们任何寻求真理的方法。3.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则是“逼真性”真理观。因此,在他看来,科学的任务是探索真理,但真理并不是科学的唯一目标。  相似文献   

4.
科学史上,有不少"真理沉睡"的事例。分析发现: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内在原因是理论自身表述不够完善,缺乏应有的实践指称,相关学科发展滞后,仪器技术水平落后等;外在原因是意识形态的遏制、权威的压制、范式理论的束缚和时代认识水平的限制等。从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作为年轻的科学工作者要敢于冲破范式理论的束缚,学术上应该追求完善,面对权威和习俗的阻力需要策略和冷静;作为知名科学前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和精心育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区别"真"与"真理"两个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科学理论的"真"的含义。"真"是指科学理论的真、善、美的统一,它相对于科学理论的可错性及理论基础的虚构性而言。二者的关系是:"真"是可错性、虚构性滋生的土壤,可错性和虚构性是"真"变化发展的内在要素。  相似文献   

6.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不可错的.真理可分为科学真理和逻辑真理,前者是有关思维具体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理,后者是有关思维形式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理,亦即正确思维形式的真理.由演绎逻辑系统所揭示的各种有效式(恒真式)也即是逻辑真理.逻辑真理乃是客观事物某些最一般的性质和关系的正确反映.逻辑真理是不可错的.逻辑定理和逻辑真理不可混同,只有那些确实是恒真式的逻辑定理(它们是逻辑定理中的大多数)才是逻辑真理,并非是恒真式的所谓"逻辑怪论"的逻辑定理就不是逻辑真理.逻辑真理是不可错的,逻辑定理是可错的.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哲学史上,莱布尼茨对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作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有两种真理:一种是推理的真理,另一种是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的反面是可能的。休谟、卡尔纳普、罗素、维特根斯坦都继承了莱布尼茨的思想路线,坚持在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之间作出严格的区分,并试图在两者的对比中说明逻辑真理的独特性质。文章通过对逻辑和西方哲学史上逻辑真理研究的回顾,指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并非泾渭分明、不可逾越,二者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是一致的。而且,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一样,都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问题上,一般以1841-1848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萌芽、形成时期。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种含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和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真理,其形成过程应当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的萌芽、形成阶段(1841-1848年)和科学真理的确立阶段(1848-1871年),相应地其形成时期应当是1841-1871年。  相似文献   

9.
自然事实就是客观事物本身,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存在之物,它对于人及其活动而言既是先在的又是外在的,是自然而然、自在而在的。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是指特定的实践事实、真实的事件,它是指已被正确认识到的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总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忽视了实践因素而对客观事实作了纯自然主义的理解。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件。无论自然事实抑或客观事实,一旦被人类认识并用语言对其描述而做出经验陈述或观察判断,就形成了经验事实。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可错性,二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科学理论、科学真理都是可错的,科学理论不等同于真理,科学事实也不等同于客观事实。从理论上弄清这三种"事实"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地构建科学理论,反对科学迷信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真理作为人类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断定,任何人都无正当理由提出对一个理论亘古无错的要求。在人们广泛持有的常识科学观中,总是把科学视为“建立在事实上面的建筑物”,并因而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纯粹的“客观”、“中性”、“确定”的东西。科学理论的真理性,需要从主客体相互作用角度来理解,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科学真理得以实现的基础。科学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向新的领域的扩展,在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向绝对真理迈进。  相似文献   

11.
从梁宗岱相关的阐述上可以发现,他深刻地认识到了科学与审美的相互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梁宗岱所谓的"艺术之真"既有文学性方面的美,又有科学认知方面的真;其二,艺术思维在培养科学的认知主体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系到科学与艺术发展的现状,梁宗岱不无忧虑地担心"两种文化"的分裂,这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理性现代性与感性现代性的内部张力。其"两种文化"的论述,虽早于英国人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危机的断言,在国内学界却曲高和寡。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科学美与真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中蕴涵着真,也蕴涵着美,这种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既要符合客观世界自身的规律,又要符合人设定的标准和尺度。美与真相辅相成,由真及美,以美达真,二者共同统一在科学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推动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技把审美教育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面,突出了科技美与真善美相结合等新特点。将以往的审美认知力和情感体验与培养和开发科学技术能力结合起来,形成科技美的审美教育,从而为审美教育提供和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救亡图存的“五四”时代,启蒙思想家胡适将文学作为改良社会政治的武器,不断地徘徊于文学的审美价值与启蒙功效之间。受实验主义方法论的影响,胡适以自然科学求真的方法来审视文学,强调文学与生活的对应性,将真实性设定为文学的第一属性,其结果是遮蔽了白话作为文学语言文体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出发,探讨了其“科技的社会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及深远意义,指出了这一观点是对“实事求是”原则的贯彻运用,旨在使人们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命题的理解,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以及科技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马丁·海德格尔是现象学技术哲学的先驱,对技术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科学、真理等重要观念也有深入地分析。从海德格尔的思想背景出发,厘清海德格尔关于技术本质的反思进路,探讨技术与真理、科学和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之关系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力图展现出海德格尔审视科学与技术之本质的独特视域。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认识论概念的真理有两个基本涵义真和真的理论.把真理扩大为一个融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内容于一身的概念以及把真理归结为真这两种倾向都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上层建筑的司法制度必须与当前的经济基础即社会生产关系相适应,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司法制度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包容性。客观真实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而与其对立的法律真实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又显示出"一刀切"即机械化和形式化的不足,最大真实吸取他们各自的合理成份,同时扬弃了双方的缺陷,从而达到了对客观真实的否定之否定,实现法律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