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通过对自由的现实性与道德法则的可能性的演绎,说明道德法则乃是人们必须无条件遵循的基本实践原则.道德法则(实践性的先天综合判断)的主词“绝对善良的意志”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善良意志,即神圣的理性存在者与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善良意志.联结定言命令的主词“绝对善良的意志”与谓词“其准则总是能把自身视作普遍法则而包括在自身之内的意志”的第三者就是纯粹意志的理念.在实践视角下的自由是理性存在者根据自由理念及与之一致的道德法则理念而行动的能力.人的理知世界的成员身份与纯粹意志使人意识到理性存在者无与伦比的崇高性,纯粹实践理性(亦即自律的能力)就是具有最高的尊严和价值的自在目的,因此,有自由的有限存在者应当遵循定言命令.自由和道德法则理念都指向超验的本体世界,唯有在实践的意义上才获得了实在性.康德开辟了独断论形而上学与主观主义怀疑论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即先验观念论的道路,确立了批判的、建构性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2.
康德将他的理性批判事业推广到宗教领域,限制宗教于纯然理性界限之内.“道德上恶的人能否弃恶从善以及如何弃恶从善”成为批判的宗教哲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匍匐在信仰之下的理性依靠信念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只能在纯然理性界限内联系道德信仰由实践理性来解决的问题.康德通过批判实践理性,证明了道德情感是一种尊重理性自律而产生的对道德法则敬重的情感,又以“动力一关切—准则”三个连贯的概念分析道德的纯粹性,并依据“责任”概念批判基督教伦理原则——“爱的诫命”,最终基于人之有限性原则证成人只能在实践理性所限定的道德领域实现弃恶从善的心灵转变.康德所完成的批判考察,理性地解决了宗教与哲学、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为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奠定了必要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将形而上学从思辨领域拓展到实践领域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项重要关切。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康德指出,通过哲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可以使得形而上学成为科学,这场革命一般被称为“哥白尼革命”,由于形而上学分为自然与道德形而上学,“革命”除了用来回答如何使自然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外,还要用来回答如何使道德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但是对传统自然形而上学的批判却无法直接导向对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这里蕴含了从自然领域向道德领域的跨越问题,因此“革命”需要承担起解释此“跨越”的任务,而按经典方式理解“革命”却无法超出思辨领域实现“跨越”。经典理解忽视了“革命”的历史发生学语境,天文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并非由哥白尼本人所制造,而是由哥白尼所引发、并在牛顿力学中得以完成的革命,将其纳入康德的思想语境中,可以揭示出哲学“哥白尼革命”的实质,表明它并非知识与对象间关系颠倒,而是发生在从事认知的心灵能力本身中的转变,其外延可依康德的认识论拓展到实践领域。借助知性和理性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维度的不同运用,论证康德如何通过“革命”实现形而上学的“跨越”,它呈现为递进式的实践转化过程,以此为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奠定根基。  相似文献   

4.
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著中,他试图为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从而为道德命令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在这一形而上学理论体系推演中,包括三个主要的理论环节,即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由通俗的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最后由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这一理论体系为康德伦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来源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一般认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有两个来源:一是休谟;二是卢梭。康德在对休谟的“因果大原理”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明确区分了“自然”与“自由”,从而为“道德”提供“地盘”;卢梭社会契约论展现出来的“普遍性原则”和“自由原则”促成了康德对先验纯粹的“道德法则”与“意志自律”原则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建构。除了休谟和卢梭,莱布尼茨也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重要来源,其理性灵魂单子的“自发性”与“自决性”思想开启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自由”理论---“先验自由”与“实践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在1930年弗莱堡讲座中通过对康德通向自由的两条道路的解释,具体阐述了人的自由的本质是道德自律、纯粹意志,也就是自我负责。康德通向自由的第一条道路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并实现的,对应着自然的因果性,揭示了自由的可能性;第二条道路是在《实践理性批判》以及《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提出并完成的,对应着自由的因果性,证明了自由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开启了“以人为本”理论的研究.康德以“先验论”的内涵和系统说明“以人为本”理论,通过“人是人”这一最高本质展现“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思想.康德通过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把“以神为本”的理论扭转到“以人为本”的理论上来,同时联系理性、自由、道德和信仰等问题说明“以人为本”道德价值在“实践理性”中的实现.康德特别强调信仰的道德价值属性,开辟了“以人为本”理论研究的新方向,真正体现了哲学的“以人为本”理论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纯粹理性批判》不仅是关于经验知识如何可能的,更是关于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借助思辨理性批判,康德在建构经验知识的同时,也彻底批判并改造了传统形而上学,并以自由为根基,开始奠立新的形而上学大厦,这一目的可以视为《纯粹理性批判》乃至整个批判哲学的根本考量,而显象与物自身的区分则是这一考量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讨中存在的歧误,指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著作并不限于《道德形而上学》,而且还有《永久和平论》等几个短篇著作;通常被视为“道德形而上学”著作的Grundlegung并不属于作为未来形而上学之一部分的道德形而上学本身,而是和《实践理性批判》一样属于批判哲学的范围;《道德形而上学》并不是回到了“通常的道德理性知识”,而是本身就是纯粹先验的形而上学原理;Grundlegung与《道德形而上学》的关系只是一者是基础的奠基,另一者是在所奠定的这个基础之上建立的形而上学大厦的关系,两者并不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相似文献   

10.
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和《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以不同的方式确立了自由概念的实在性,前者陷入了循环论证,后者则通过理性本实的确立,而得以避免。比较这两种不同的论述角度.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由概念的内涵及在康德进德哲学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康德哲学的形而上学奠基工作是通过纯粹理性批判进行的,更具体的说,是通过对主体性的能力——理性的批判进行的。但是康德仅仅考察了主体性及其能力,而没有对主体性的可能性进行考察,这就使得康德最终错失了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尽管康德通过纯粹理性批判并没有完成形而上学的奠基工作,但为形而上学的发展开启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2.
康德对基督教的人本主义阐释,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既通过对《圣经》的“非神话化”批判基督教外在的非理性形式,从理性立场发掘基督教所包含的理性原则和道德意义;又正视人的有限性,把基督教的历史形态看作是理性原则和道德意义的历史载体,将其与纯粹实践理性结合起来在人本主义的柜架内加以说明(而不简单地否定)。康德对基督教的人本主义阐释,表明康德在宗教问题上超越了圣经神学家和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局限,构成了康德哲学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对康德道德哲学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即通俗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指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梳理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进行了批判式的剖析和评价,认为东西方在道德领域应该加强对话和交流,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康德的宗教哲学被误解为是其道德哲学的延伸,宗教哲学不具有独立性,宗教仅是一种特殊的道德形式。然而事实上,宗教哲学是康德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形而上学及道德哲学一起构成了批判哲学,其独立价值不容否定。从三大批判到晚年专门的宗教哲学著作,康德缜密探讨了宗教定义、先验神学、上帝之道德证明、宗教与道德、人性论和伦理共同体等重要宗教哲学主题。其一以贯之的最高精神是自由。只有自由的宗教,才能给予人幸福的希望,在康德的宗教中,关于幸福的希望成为有德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在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机械力学对宗教产生冲击的时候,巴克莱为了维护宗教的地位,又不妨害给资产阶级带来实际利益的自然科学,创建了自己的新哲学。他以主观主义认识论为出发点,以上帝作为万物实在性的最终保证,又驳斥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从而开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先河。巴克莱哲学客观上为休谟怀疑论的建立和康德哲学的诞生起了启示的作用,从他那里,已显露出了近代哲学由本体论向实证哲学转向的端倪,这一转向最终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完成了。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先天综合判断在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自然形而上学以及道德形而上学中普遍存在或者应该存在,因而第三者问题就成为康德哲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难题.使纯粹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的第三者的直观不是经验性直观,而是先天直观,即空间和时间.在构成纯粹自然科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的过程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自然形而上学中先验哲学或本体论中的先天综合判断为《纯粹理性批判》中系统展示的纯粹知性的综合原理,其第三者是范畴,而范畴也是理性物理学或有形的自然形而上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道德形而上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即定言命令的第三者为何?这是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上帝存有的本体论证明进行了批判,他的主要论据是:“是(存在)”(Sein)和“存有”(Dasein)分别是逻辑的谓词和实在的谓词,而本体论证明错误地混淆了这两类谓词。康德的批判表明科学无法解决超验的上帝问题,知识的有效性应限制在可能经验的范围内,而这为道德与信仰保留了空间,开启了道德神学的可能性。道德神学基于道德的必然要求,在主观确信的意义上证明了上帝的实存。从思辨神学到道德神学的转换体现了康德哲学的根本旨趣:哲学的目标在于为人类的福利和尊严奠定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限制科学的适用范围,在知识和信仰之间保持适宜的张力。康德哲学对当代哲学探讨的启示是:我们有必要对一切自然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的主张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康德哲学,无论是以往还是现在,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其认识论中的“哥白尼式革命”,对于其伦理学中的“卢梭式革命“则似涉足不够;这大概是和人们习惯于把哲学等同于认识论以及把康德哲学的产生主要看作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调和这样的定势思维相关。其实,就康德本人来说,他向来是不主张把哲学等同于认识论的;相反,在其整个“批判哲学”中,“人是什么”等道德本体论问题倒是一直被摆在首位的;其中尤以实践理性优先权的确立为最。换句话说,“实践理性优先”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主旋律,整个康德“批判哲学”就是为说明这一主题的。因此,若要真正全面地、准确地把握康德哲学,就必须捕捉他的“实践理性优先”这个思想。  相似文献   

19.
康德实践理性“优先”于理论理性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康德哲学,无论是以往还是现在,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其认识论中的,“哥白尼式革命”,对于其伦理学中的“卢梭式革命“则似涉足不够;这大概是和人们习惯于把哲学等同于认识论以及把康德哲学的产生主要看作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调和这样的定势思维相关。其实,就康德本人来说,他向来是不主张把哲学等同于认识论的;相反,在其整个“批判哲学”中,“人是什么”等道德本体论问题倒是一直被摆在首位的;其中尤以实践理性优先权的确立为最。换句话说,“实践理性优先”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主旋律,整个康德“批判哲学”就是为说明这一主题的。因此,若要真正全面地、准确地把握康德哲学,就必须捕捉他的“实践理性优先”这个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文的"序言"中,康德提出了两个看似悖谬的论断:一方面,自由存在者通过纯然实践理性确立道德法则,这一过程乃是独立自足的,并不需要宗教的涉入;另一方面,必须假定一个全能的存在者使至善的实现得以可能,从而保证德行与幸福的契合一致,因此道德必然导致宗教。与此相关,在之前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一书的"辨证论"部分,康德还提出了一个难解的陈述,亦即,上帝存在作为纯粹实践理性的悬设,惟有在实践上可能却在理论上无法证明。为此,我们不得不追问,自足的道德法则证成为何依然需要宗教的指引?在理论上无法证明的上帝存在假设何以在实践上可能?山东大学哲学系傅永军教授的新著《绝对视域中的康德宗教哲学:从伦理神学到道德宗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简称《康德宗教哲学》),通过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