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福柯是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和权力的关系,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知识与权力之关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在福柯看来,现代社会实际上是一个规训型社会,规训可能出现在学校、监狱、管教所、医院、工厂等多种制度中,而判断行为是否合乎规范的"法官"存在于整个社会,比如教师、医生等。本文通过阐释知识权力理论,重点分析规训型权利在学校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浅析知识权力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福柯的权力学说与话语理论,探索《达洛维夫人》中纵横交错的规训权力体系。通过研究帝国权力对公民的规训、父权话语对女性的规训以及社会“理性”对“疯癫”的规训,剖析个体在无处不在的规训权力下所采取的防御策略及其可行性,旨在揭示社会主体在现代权力网的监视下进退维谷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思想大师福柯的名著《规训与惩罚》,通过对18世纪到19世纪西方社会对犯罪的惩罚形式的变化轨迹的历史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赖以组织与存在的政治技术——“规训”的强大而微妙的作用,并揭示出西方现代社会的监狱式组织结构,深刻地反思了现代理性带来的人类生存困境,从而解构了启蒙主义所塑造的现代性神话。福柯对知识、真理与权力的共谋与同构关系的揭示,更是道出了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的隐秘真相。他的微观权力理论则是对马克思的阶级、经济权力理论的补充和修正,也是对整体革命理论、二元对立思维的质疑。  相似文献   

4.
技术是如何应用到社会统治之中的?马克思认为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的应用遵循资本逻辑,技术不仅取得资本形式,而且成为获取资本的手段统治活劳动;马尔库塞指出技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应用遵循单向度逻辑,成为新的统治形式,它在生产、消费、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单向运用,造就了极权社会;福柯认为技术应用遵循微观权力逻辑,他把知识与权力结合起来考察,规训权力技术和生命权力技术的应用造就了一个规训化社会.三位思想家关于技术在社会统治中的应用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本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福柯对权力的分析做出了独特贡献,他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权力思想,而且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微观权力理论。他在名著《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所阐述的微观权力是多形态的、非实体的、关系的、生产性及与知识密不可分等特点;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与检查的技术,以及空间、时间与动作的规定性策略,使得微观权力无所不在。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对认知现代社会的权力实践具有积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福柯认为,刑罚从肉体到灵魂、威慑到矫正的过程无不渗透着权力规训。如此叙事解构了整个人文科学:权力决定历史与知识。虽中西文化时空观各异,但福柯找到了西方与中国正统文化贯通的轴心——权力。故此刑罚理论既在形而上反思西方现代化,也能反思中国正统儒家文化。作为他山之石,福柯刑罚理论对我国权力文化给了提醒。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乡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诗学的立场,刘庆邦“保姆系列”性别化、底层化、身份化书写,开掘了“保姆系列”家庭化空间的生存面影.经由保姆视角“性”的私密化与“婚姻”梯度化深层结构设置,揭示了空间表征的权力话语对其生存与身份的文化规训意识,建构了空间意象化的城市文化批评.  相似文献   

8.
权力体现为过程.在制度与权力之间,规训权力与实践权力之间的冲突,需要造就活跃的临界氛围,在动态中寻求有利于权力发挥的规则、文化,鼓励社会成员以自组织的方式形成共同愿景,实现权力的高效行使,促进人的自我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父权为视角,以权力的文化网络为框架,借用传统乡村社会中以宗族、人际关系网为基础的组织体系和通过亲属关系、面子体系等构成的象征体系,深入分析农村“闪婚”的本地化成因.本文认为,传统父权文化并没有因现代思想的冲击而消逝,而是在当下农村继续发挥作用.在打工经济限制青年男女返乡时间的背景下,受父权思想影响的父辈群体为了保证家族的传宗接代,以教化权力为基础,通过打、拉、限、借的方式规训子女的择偶地点,建立起本地的通婚圈.这一模式使得青年男女的择偶时间和择偶地点只有在年假时才得以短暂重合,择偶时间被大大缩短,由此产生了新的择偶方式——“闪婚”.  相似文献   

10.
严歌苓在其作品《扶桑》中描述了早期华裔中国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的规训下,丧失民族身份,被美国人驯服的悲剧故事。华裔中国人在白人文化的训诫下,大部分成为“被驯服的肉体”,也有少部分人进行“权力的反抗”,这一分化过程完全吻合福柯的规训理论。通过福柯规训理论对该小说进行分析,批判白人文化的规训手段,同时也警示中国同胞,在异质文化中生存也要坚守自身的民族自尊和自信。  相似文献   

11.
“政府失灵”与现代环境管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是环境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如管理机构设置不尽科学、缺乏综合协调机制、管理模式单一、公众参与缺失等,为此,必须创新环境管理体制与制度。现代环境管理体制应该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统一决策和统一监督,实现部门之间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应该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应该能够在国家管理的基础上引入公众参与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大学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和龙头工程。要保证学科建设成效,需要从管理机制上予以系统构建,包括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包括目标导向机制、决策机制、协调机制、评价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动力机制包括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制约机制包括外部制约机制和内部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要素.国有企业应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组合激励机制,制定和推进职业生涯计划、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等六个方面,改革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要素。国有企业应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组合激励机制,制定和推进职业生涯计划、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等六个方面改革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做好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工作,就要掌握现代管理回归的规律,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科学管理的知识,不断强化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更高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小农制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典型的小农制国家,几千年来都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和经营。但进入清代中叶以后,我国人地比率已下降至"维生型小农经济"的临界点,标志着传统小农制的破产和瓦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半个多世纪,由于长期实行以自然村落为单元"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平分土地"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其所隐含的"集体成员权平等"和"产权虚置"的农地平分机制,导致明清以后出现的"地权分散化"和"耕地细碎化"的发展趋势更加凸显。当今中国农业正处于大规模非农就业、人口自然增长减慢和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之中,各级政府应当抓住这样的历史性契机,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和扶持,并通过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来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隐性失业问题和农业的低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17.
管理文化是当代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探讨"管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管理文化的主要特征,管理文化的内容与原则,以期为创设学校管理文化的新格局、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传统的融合和再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管理传统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继承和发扬管理传统中具有现代意义的部分,转化性地创造中国管理传统,建设企业文化,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历史任务。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合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主要通过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执行操作层面三个层面来实现。其中,整合了传统"天人合一"观和和谐观的现代企业价值观,作为矫正"人治"传统弊端的制度权威的确立,"修己安人"传统下管理者个人的身体力行,"家"国"背景下情感融通手段的有效运用,是几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管理理论领域从不同视角发展的企业软实力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企业文化意识"、"品牌情结"和"和谐观"。软实力理论的这一发展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重视软性资源的"资源观",以及软实力理论本身与资源基础理论相契合的结果,是中国传统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国内ISP企业而言已明显滞后。建立基于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能保证国内ISP企业的持续发展。从塑造新型组织文化、建立虚拟运营小组、引进知识管理流程、创新绩效考核体系、推行宽带薪酬制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变革ISP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六种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