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移情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在翻译过程中,移情可以重现原文的美感与情感,提高译作的质量。对文本的透彻理解是译者移情的前提;排除理解障碍、心理障碍、文化障碍及审美障碍是译者移情的重要途径。翻译审美之移情是翻译的主体化移情,是对客体的目的化重构。  相似文献   

2.
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往往倾向于根据本族文化背景和由该背景决定的解码方式来理解信息,因此说话人的信息会按照受话人的想法被加工和改变,不同的文化语境导致交际双方对同一客观信息有不同的理解,从而无法达到有效交际。文化移情要求交际者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推测对方的思维和处境,从而填补交际双方的语言信息空缺,推理出对方不能直接表达或者自己未能彻底理解的话语含义,因此文化移情对于跨文化语境的构建、实现交际中的最佳关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会话原则是交谈双方都应该遵循的某些规则,但是制约人们的会话规则可能因文化而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在交际中,其言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受着自我理念差异的影响和制约.从会话原则与自我理念对汉英会话模式的分析,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汉英文化及其会话模式的特征与差异,更好地理解与本国文化有异甚至相悖的话语模式,有效地移情,求同存异,在汉英不同会话模式中寻求到一个平衡的支点,使话语交际双方得以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移情是一种修辞现象,它要求说写者选择适当的话语,于情于理影响、感动听读者.语用学重在探究语言使用者如何利用情景因素进行语义表达,从语言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为修辞移情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手段.移情的语用表达强调以交际对方为出发点,建构和选择适当的语境,生成和理解话语,促成双方的合作.本文主要从人称指示、言语行为、语篇的生成和理解三方面来探讨修辞移情的语言-语用体现.  相似文献   

5.
文化移情能力是外语学习的必要因素。本文回顾了跨文化移情在外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分析了英语听力理解的三个阶段,并基于跨文化交际研究探讨了移情在促进学生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本文重点从敏感度训练、文化顺应能力以及干涉策略三方面研究了在任务型听力教学中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移情能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文化移情的相关理论,以文化移情的相关理论对电影《蝴蝶君》进行分析,指出不当的文化移情导致了悲剧的产生,文化移情应当适度。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培养跨文化意识;其次要培养文化认知能力,即在了解其他文化的同时,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再次,需要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改变文化偏见,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最后,理解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样的文化移情才是适度的。  相似文献   

7.
艺术语言的产生是主体“移情”的结果。发话主体把情感投射于外物,赋予人的情感经验以感性形式,语词挣脱语言符号的线性束缚,语词由概念转为意象,就是艺术语言。移情之一,是通过移情将物拟人化,或将人拟物化。此时语言符号的所指发生了变异,语词表达的不再是概念,而是心灵化的意象。移情之二,是心情外射,人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认为是客体具有的情感。此时语言符号的所指表象化,语义情感化。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与弘扬人文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是母语文化的传承教育,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以及人类的优良品质都是语文教学本身即已包涵的题中之义。所以,语文教学的首要固然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但是语文教学的应用性与其育化的精神性并非是对立存在的,这两者本来就密不可分,人文精神的育化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中小学的教学是通过教材中的各类文章来传授具体的语文知识,而在大学里,文章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它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而且会促进学生在阅读时调动自己的感情,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由此将文章的阅读化为自己的一种经历,一种积淀。在这一点上,大学语文可能更近于美育,而这种美育一定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9.
从动物名词在中英文化中引起的不同意象看文化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通过文化移情这一中介,在不同的语言模式、文化模式和交际模式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意义十分重要。某些动物名词在中英两种异质文化中会引发或相似、或不同的联想和文化意象,本文从这一视角论述文化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和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史学思想中有关历史理解问题的观点与看法,采用了文献整理分析和理解综合的方法,认为:历史事实包括了"言"与"事"两部分,理解历史事实就是要寻找"言"与"事"背后的思想意图,历史理解的方法是"为古人设身而处地",即史学家假想性质地把自己放在古人的位置上进行移情和想象,像古人一样地去思想,从而寻找到历史当事人的思想意图.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全球化容易造成弱势文化发生文化移情。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由于秉承了特有民族文化心理,来自高语境文化的译者往往会经历一种内在的、不自觉的文化移情,而来自低语境文化的译者则往往作文化负移情,这两种文化移情直接表征在翻译策略甄选的趋同性上。跨文化交际的文化移情也导致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文化逆差:文化信息交流的不公平、不平等,文化身份的失语、失落。  相似文献   

12.
台湾向来是一个由多元族群所共同组成的移民社会,在全球化语境和台湾本地特殊情境影响下,其自身所蕴含的多元文化特质而发展为多元族群的社会。但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被高度意识形态化,对真正的宽容、民主和多元的造成伤害,导致台湾版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异化和畸形,无益于台湾形成真正宽容多元的社会文化形态。在台湾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应怀抱平等、尊重、学习的方式,面对不同文化,达成相互理解;少数族裔的文化认同必须在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主流文化之间作抉择或取得平衡点;透过多元沟通,建立起台湾人民对新移民的同理认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文化移情是连接原语和译语文化、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是立足且超越于本土文化的跨文化情感对话。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文化定势与偏见是翻译中文化移情的两大障碍,文化移情应做到知觉移情和交际移情的适度。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的文化多元的现实使我们一方面要避免囿于一己文化的框架而突出独立冲突,另一方面又要在防止文化霸权和殖民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文化间的平等沟通交流。面对复杂的形势,新实用主义代表人物罗蒂关于移情的论述给我们提示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机制。移情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以及它与道德的紧密关联不仅能帮助人们处理个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帮助人们从个体走向群体的团结。罗蒂认为文学作品及审美移情对此贡献良多。个体之上的审美移情及其作用同样适用于文化自身的发展及之间的交流,尽管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不失为一种极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聚焦移情研究的语言与文化视域,从功能句法学、语用学和语言移情的人际功能各侧面切入,分析移情研究的语言视域,并探讨文化移情产生的层面和步骤、适度性及其与文化敏感性、文化顺应的关系,指出移情研究的语言与文化视域必定有着融合,该融合点即移情的最重要的目的——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达成。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系统发生了根本变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系统的发展,使社会系统在协同变化探索中形成了新的有序结构,形成了远离平衡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另一个方面启示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快和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策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切实维护经济安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地推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文化变量与跨文化交际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达到最有效的交际效果,恰当的交际策略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文化的影响往往使交际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上难以达成共识,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本文以Gudykunst的心理文化对交际过程的影响和Tarone的交际策略为理论基础,解析文化定势、文化迁移、文化移情三个变量的内涵和互动性,从共时和层级的角度分析对跨文化交际策略的隐性影响。根据交际过程不确定性,作者提出了应采取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语言顺应、语码转换、跨文化身份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