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构建农业信贷市场均衡模型,从理论层面考察了农业供应链外部融资的发展条件,并结合实际,探讨了我国农业供应链外部融资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及改进路径。研究发现:核心企业的信息优势可以降低甄别农业经营主体风险类型所需的信息租金;农业经营主体与核心企业的利益绑定,能有效降低核心企业参与农业供应链外部融资的信息门槛;社会收益和违约风险在银行和企业间的分配结构,同样是影响农业供应链外部融资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特殊的经营环境和制度环境,使农产品供应链具有特殊的组织结构,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其上下游经营主体之间连接松散,农户面临需求风险、经营风险、供应风险、环境风险、制度风险和信息风险;农户所面临的风险及其对风险的反应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产品供应链极度脆弱,基于农户对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不足,构建以农产品行业协会或农村合作组织为协调中心的农产品供应链,能够有效地防范农户风险和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从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及汽车产业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角度,对汽车产业供应风险进行了识别;构建出汽车产业供应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汽车产业供应风险进行评估;从柔性理论的视角提出防范汽车产业供应风险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er Managed Inventory,VMI)是21世纪前沿的供应链管理模式,VMI对供应链的新形式供应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但由于我国信息化起步晚,使得很多企业在实施VMI模式时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为了实现对VMI违约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有效性,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越来越注重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调关系,而这就需要以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成员企业进行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和及时完整的信息共享为基础来建立和完善整个VMI系统。研究供应商实施VMI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违约风险,重点分析VMI模式下信息共享对违约风险防范控制作用,可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以降低VMI模式下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5.
根据供应链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对供应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了综合分类;构建了供应链风险的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评估供应链风险,并结合实例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对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是借鉴国外成功实践经验 ,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而采取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构建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导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局中人在实施债转股中所达到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在企业债转股后为防范再贷款风险而应采取的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7.
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及实地调研、访谈,提炼线上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架构:信用风险、供应链稳定性风险、质押农产品风险、网路技术风险及法律法规政策风险,并据此,构建线上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针对其风险类型的特殊性,运用结构方程理论进行风险评价,并结合对重庆市开展业务的电商企业、金融机构等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评价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中的银企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金融的逐渐展开,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也在逐年增大,并且其逐渐演化为影响金融机构的各种风险的综合性结果。银行与房地产企业的博弈过程影响着银行机构的流动性,其博弈结果影响着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水平。文章通过建立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了银行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阐释了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模式,并提出对策,以防范化解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从而保障房地产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系统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链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与效益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供应链风险管理正在成为供应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系统深入地对供应链的风险内涵、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结合实际调研分析,将供应链系统风险因素整理归纳为系统风险、供应风险、物流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需求风险和环境风险。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未来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数据挖掘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知识系统的开发;从供应链系统整体视角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定量化的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供应链系统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当前状况和现实需要,基于当今国际上流行的几种项目管理模式,提出了三种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然后对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从信息规划、质量管理、风险防范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解决建筑业发展中供应链设计的不合理、实施的混乱、管理的不规范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合理地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各企业进行利润分配,不仅可以提高各企业和供应链整体的效益,而且增强企业在供应链中参与运作的积极性。由于影响供应链企业利润分配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Shapley值法的利润分配模型仅考虑各个企业对供应链整体效益的贡献率,而不能反映出其他因素对利润分配的作用,因此,文章在Shapley值法模型的基础上,综合企业的资本投入、风险因素和对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在利润分配中的作用,建立了综合策略利润分配模型,利用信息熵确定四种利润分配策略的权重;并以某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的制造商、零售商、再制造商为例进行利润分配,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因为木材加工业的自身特点及发展环境与其他行业不同,当前木材加工业供应链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主体较多,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木材加工业供应链企业之间信任度不高,供应链金融风险较高。针对木材加工业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建议从木材加工业供应链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物流四个角度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焊接接头不平顺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持供应链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应通过节点企业间的合作追求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共赢。但是企业的短期行为会使合作陷入困境。通过对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交易状况所构建的博弈模型重复博弈进行分析,论证了供应链企业间长期合作的可能与必然,得出了双方充分合作的均衡条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证这个条件实现的系列措施。简要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与博弈论的理论知识,并构造了博弈论下的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集中对企业而言既有整合效应也有风险效应,供应链集中度究竟如何影响企业获取银行信贷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集中度与银行信贷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供应链集中度的提高,企业获取的银行信贷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经营风险和资产专用性在供应链集中度影响银行信贷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议价能力较弱、非国有和中小型的企业中,供应链集中度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倒“U”型关系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应将供应链集中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维持适度的经营风险和资产专用性水平以获取更多银行信贷;同时银行应关注企业的供应链集中度水平,充分评估授信风险并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5.
竞争环境的改变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渐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了使供应链合作企业能够获得满意结果,企业必须能够认识到供应链运行中的风险来源,采取具体措施规避风险。供应链中的风险可分为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两种:关系风险指因合作带来的风险;绩效风险指合作顺利而整体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增强合作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消除冗余环节,简化供应链、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供应链柔性化是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择两阶段资金约束型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以零售商运营资金不足作为前提条件,构建基于保兑仓模式的供应链融资模型,研究采用数量折扣契约时供应链的协调情况.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构建保兑仓模式下银行利率模型,应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出银行、制造商、零售商各自决策的最优参数,通过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对比发现,无数量折扣时,分散决策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有数量折扣时,制造商选取的折扣点和折扣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零售商和制造商的收益同时增加,达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即实现改进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的同时达到互惠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不依赖于核心企业的订单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单融资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订单发出方具有核心企业地位,阻碍了订单融资的发展。从资金和货物流转的角度来看,订单融资业务过程分为采购、生产和交付三个环节。在对各环节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于符合银行质押要求的产品的订单融资,通过几种供应链融资方式的组合使用能够有效控制融资风险,而不需要限定其下游采购企业的核心企业地位。反之,对于不符合银行质押要求的产品的订单融资,贷方在资信不足时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信用担保模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因为地理邻近和社会根植,集群化发展的企业的供应链更易形成竞争力。结合集群企业供应链运行的独特逻辑和鲜明特征,推动群内企业产品结构的系统构建、群内企业关系的社会根植、产品与经营信息的即时传导,可以确立集群企业相对于游离企业的供应链竞争优势。当然,集群企业供应链系统也存在限制和风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食品供应链条越来越长、环节越来越多、呈现出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等特点,进一步加大了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食品安全监管必须着眼于整个食品供给链的监管。但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恰恰割断了供应链体系的完整性。文章主要从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特征出发,就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思考,认为食品安全风险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应由传统的直接监管逐渐转向直接监管、安全信息交流与管制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的信息传递机制。由于可追溯体系能有效解决食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协调食品供应链成员间利益与风险,进而从整个食品供给链来管理食品安全,实现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逐步推进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应该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改革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