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咆哮式"我们是谁"体以调侃自黑的方式宣泄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满与抱怨,这一引发各领域狂欢式吐槽的网络新文体,也反映了人们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利用语篇构式压制观对这一新的语言现象进行解读,可以合理解释语域与语类之间即使冲突却能够取得一致性的原因。结果表明,"我们是谁"体内部的语篇压制机制是促使其具备合理性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
探讨将构式语法研究范围扩大至语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将stman(2005年)的语篇构式理论应用于诗歌语篇的回指确认。诗歌也是一种语篇构式类型,诗歌构式的主要功能范畴是韵律和节奏,它们虽是诗歌语篇的形式成分,却对应着与其匹配的稳定的意义。这种配对的形式-意义关系形成了诗歌的构式义,它作为心理构体储存于认知主体的深层记忆中。在解读诗歌语篇时,可激活诗歌构式的赋义机制,启用构式义,从而促进诗句之间的语义关联,支持语篇中零形回指语的有效确认。  相似文献   

3.
构式语的运用是商务英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所阐述的元语言功能的角度探讨了商务英语中构式语的应用问题。在对构式语的定义和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商务英语的应用中构式语对于实现功能语法中三种元语言功能的重要意义。从人际功能中的情态和语气的角度来看,构式语能够有效地明确交流双方的人际关系;而从语篇功能的角度来看,通过主位的标记性和衔接与连贯等手段的运用,构式语能够使文章成为一个连贯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在各大新闻媒体网站和微博出现了一类汉语新词汇"神X",比如神回复、神救场、神逻辑、神准等新表达。目前,不少学者从构式语法角度解析了各种汉语新词汇的认知机制,但是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只有三篇文章关注了"神X"新构式,且都只从语用层面浅析了这一构式。因此笔者试图从构式语法角度分析这一异常的或边缘性的新兴语言现象,解读其句法结构、构式语音语义特征以及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即构式和组成成分的互动关系和社会文化因素压制。通过语料分析发现此构式具有独特的句法结构和语音语义结构,并且在构式压制、词汇压制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压制的情况下,逐渐成为现代汉语的一个独立的构式,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构式研究已成为当今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一大新课题,构式研究之于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性也愈发彰显.构式语法将构式看作语言的基本单位,认为构式是语言结构的核心.语言产出是一个根据不同语境从记忆中提取构式加以组合、生成话语的过程.学习、使用构式是学习者的需要,是语言习得必经的过程.二语教学应将构式作为二语教学和习得的理想单位.构式教学可将传统的语法教学与交际法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苛政猛于虎"的高频使用以及习语类推的作用,仿拟构式"XP猛于虎"得以生成,并重新分析为"XP︱猛于虎"。"猛于虎"语义泛化成性质形容词,压制了"XP"的语义特征,"XP"必须是具有量性特征的名词或动词。"XP"转喻与之相关的整体和部分,具有转喻性,符合语言经济原则。仿拟构式"XP猛于虎"的构式义是:主观评判"XP"的某属性具有极性程度义。"XP猛于虎"通过主观评价"XP"的属性特征,实现了语言的语篇元功能。源型构式的高频使用、意象图式在语言的投射以及语言模因的移植作用下,仿拟构式"XP猛于虎"形成。  相似文献   

7.
历时构式语法框架下结合宏事件理论管窥"XP到C"构式层级网络的演化过程,发现:(1)基于语言实际使用情况,"XP到C"构式网络承继两个子图式构式"VP到C"及"AP到C";(2)"XP到C"构式在历时演化中不是单向线性发展,而是宏观构式层级网络的演变过程,该过程涉及到两次构式化及四个时期的构式演变关系;(3)宏观构式层现网络中由词汇构式"到"向"AP到C"构式的两次构式化过程分别受事件融合和构式压制的认知驱动。从历时构式语法视角对宏事件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对汉语宏事件的认知识解,并为其语用效用提供历时理据。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汉语中含有“V起NP来”的两个构式为例(甲构式如“唐宪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法来”;乙构式如“赵括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提出构式内部结构的模型假设:“构式—语块—词项”。主要观点是:语块是构式和词项的中介。具体观点是:1.构式中心论:构式义是第一位的;2.构式由语块构成:一个构式的语义单元由构式内部各个语块分担;3.语块对入选词项进行遴选和制约:词项的自由变异度在语块范围内实现,语块内部词项与词项互相制约,共同承载该语块语义。该模型是构式语块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可以为“构式义为何不能从组成成分直接推导出”这个构式语法的基础理论问题提供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9.
药学英语语篇研究涉及面广,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分析可分为药学普通科技文体和药学专用科技文体两大类别。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语场、语式和语旨上均有很大差异,在翻译时要注意合理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个不同类型的语篇实例,探讨了药学英语的语篇特征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X+到"构式是镇安方言中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该构式体现了进行体的特征,表示参照点时间或说话时刻正在持续的动作或正在进展中的活动或事件;在压制的作用下进入该构式的瞬间动词、活动动词和形容词发生了体转移,具有了动态性、未完成性及临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私密话语作为一种话语实践,首先是在文学领域发生,并进而渗透到大众传媒这一公共领域的。随着文学领域中私语化写作的出现,"私密话题"或"情感隐私"也逐渐在媒介上衍生和繁盛,成为大众传媒中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一发展过程,既可从西方文学领域的话语发展中看出端倪,也可在中国文学领域的话语发展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在历史的长河中不间歇地留下了无数的印记,无论是英汉语言的语汇、称谓,还是文学作品的话语,每个不同的层面无不被打上了性别歧视的烙印。论文用翔实的语料分析了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生理、社会认知、传统文化以及大众传媒等方面的成因,并从政治话语、大众传媒以及文学作品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两性平等话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饶先来 《南都学坛》2012,32(4):55-59
作为一种指向价值和认识的实践活动,文艺批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话语特征和话语形态。当代批评话语的特征主要呈现为批评写作的表述方式、文体结构和思想指向;文学批评的话语形态则是生动性、形象性和逻辑性并重。这种特征和形态使得当代文艺批评既具有了"感人"与"服人"的阐释力量,同时其结论也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伟大梦想话语是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话语创新和话语再造。作为国家新的话语表达和文化图景,伟大梦想话语承载着向世界阐明中国和平崛起与文明崛起、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因素。伟大梦想话语建构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工具来夯实话语建构的学理支撑,从当代中国所经历的最为宏大而独特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话语建构的活水,坚持话语建构的原创性、民族性、群众性和斗争性原则,用中国话语阐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梦想的中国话语建构对完善中国道路的话语表达、激发民众共同推进伟大梦想实现、重塑世界和平与发展新格局、实现与西方平等对话和推动中国话语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校园官方微博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和突发群体性事件等两类突发事件的话语和谐性研究,探讨其应对话语的交际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此类应对话语表达相对固定、话语的和谐性选择类似,功效却因事件不同或处理话语的细微差别而不同。第二,校园官方微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要注重应对话语的和谐性技巧,突出其功效性;同时强化官方微博的话语管理,建立官方微博对突发事件应对的长效机制,才能匡正并维护学校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党和政府也强调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生态破坏的制度机制建设,并相继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举措,但其效果不尽人意。除了制度机制的原因外,缺乏广泛的、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舆论和全民共建也是原因之一。微博作为民众参与社会民主建设、廉政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平台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可使中国百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舆论监督的直接参与者。加拿大某报也形容“中国微博正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变身成为舆论监督利器”。微博活力根系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法制建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公安题材小说尚未进入现当代文学的主流学术话语体系。公安题材小说不能等同于侦探小说,公安题材小说有公安侦破小说和非公安侦破小说,公安侦破小说与警探小说(侦探小说中的一种)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两者都遵循着一定的写作模式,主要角色多是警察。公安题材小说因贴有“公安”标签,突出的是人民警察的“职业特征”。“职业特征”则蕴含职业精神,体现人性深度。公安题材小说应定义为以文学的笔法书写公安系统人民警察的工作、生活、命运遭际和心理流变等,并凸现“公安”这一职业特征的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世博话语的构建,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及福柯话语理论为基础,讨论了世博国家馆"多模态语篇"性质及"新话语"构建过程,分析了世博馆数据特点,从"多模态语篇"五种交际模态视角解读了"世博话语"组合案例构建过程。研究发现:"多模态语篇"展示了各国文化并诠释了世博主题。结果证明: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世博话语"构建研究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文学研究的模式经历了从语言到话语的发展历程。语言研究模式研究文学形式、语言、手法、结构等问题,追求文学符号系统的内在本质和深层结构;话语研究模式关注文学对话、主体和语境,研究文学生产、阅读和消费等问题,否认文学研究存在终极的定论、深层的本质和结构。这种转向催生了语境研究的兴起,使语境在众多流派中成为标示语,在文学观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逻辑分析和框架描述的“类型-权力”分析视角为研究工具,即“类型学社会话语”分析法,分析新媒体事件的“类型箩筐”及其“话语场域”,将新媒体事件归纳为4类话语:国家(民族)话语、公共话语、民粹主义话语和文化话语,分别体现了官方意志-爱国主义、公民性力量、戏谑狂欢精神和文化建构逻辑,为日益频发的新媒体事件提供框架性的质性认知。分析认为,新媒体事件的话语生产方式代表了一种创新的媒介逻辑,这种新型逻辑推动着“媒体-公民-政府”三者的互动,重构着权力配置机制,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公共治理路径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