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态文明促进法是关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蕴含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立法。生态文明促进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维护生态系统整体利益,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合理期待,引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使生态文明观内化于社会机体。生态文明促进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凸显自然生态系统的固有价值,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指引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引领整部立法的结构布局和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促进法的法律制度要与基本原则相互呼应,与既有政策相互协调,既要体现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蕴,对现行成熟的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又要注重制度的体系化建设,使制度之间互相衔接,提升制度体系的自洽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网络化生存”时代,但是网络生态文明建设差强人意。网络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构建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生态已成为网络化生存时代的当务之急。网络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网络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网络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与危机时时存在、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建设滞后。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上的传播;着力构建绿色网络,增强吸引力,传递正能量;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坚持线上线下教育两不误,提升网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学者们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现实必要性和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构建路径进行了探索,重点涉及绿色发展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责任追究和监管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等研究领域。从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尚需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全局性和区域特殊性以及制度约束力和执法独立性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从农民理性的视角出发,采用在荆门市X镇“二村一社区”的调研数据,研究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认知、农业清洁生产和农民绿色生活状况,分析农民在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所体现的政治理性、经济理性、社会理性、生态理性等特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认知水平总体较高,农业清洁生产并不理想,农民绿色生活方式有待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尚不明显;政策认知、清洁生产分别与绿色生活正相关,政策认知、清洁生产、绿色生活各自与建设成效正相关。据此提出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政策认知水平、形成生态意识行为自觉,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进程,发展农村绿色文化、培育农民绿色生活方式,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格局等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愈加注重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呈现出一个紧密关联、相互协调的整体,并且执行力大大提升。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制度体系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统筹推进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相关制度建设;推进关键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目前大部分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都是一套指标,相同标准,既忽略了各地区生态系统特征、资源环境本底、社会经济基础和人类活动形式的区域异质性,也尚未体现其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特定的功能和定位.新时期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同,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也不同,建立差异化、精准化、现代化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更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协调统一.从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区域分异客观规律和地域功能适宜性出发,构建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五个维度,分区分类的主体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机制,推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落地提供了补充和参考.最后,建议优化调整现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制度,提高资源环境基础数据质量以及建立健全差异化配套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家庭农场经营的内在联系,从生产制度体系、安全预警体系、公众参与机制、乡村环保机制、资源利用管理、绿色农业发展等方面,探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改革方向与重点;从政策、管理、服务、培训和保障等方面,阐述绿色家庭农场建设与经营必须抓好的五个环节;同时,从农村新型经营体系创新、绿色农业规模经营、科技服务水平提升和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乡村绿色农业持续发展与有效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江苏省委第十二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新体系”,这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拓展,也是对生态文明体系的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应由五个方面有机组成:生态格局、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应重点加强规划引领、分类考核、政策导向、依法行政和群众参与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湖南民族地区发展滞后、提高其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保护水平的关键举措。结合湖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情况,分析了湖南民族地区的人口分布、自然地理、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等特征,提出了基于“两山”理念的湖南民族地区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即:加强空间联动,优化民族地区空间布局;创新扶贫方式,构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力度。同时,提出了湖南民族地区国土空间规划路径:加强“三生空间”管控,转变依靠资源型致富的传统思维;创新生态治理方式,构建产业体系;注重生态系统整体保护,有效提升空间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生态道德的提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其重点是生态文明价值的构建和生态道德素养的培育两个方面。从对该两方面的内涵和培育途径等的分析可知,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态道德,有利于达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区域环境政策执行对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府际关系视角,通过构建三个博弈模型,对区域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区域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从横向府际关系来看,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共谋行为",负面的"共谋行为"会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从纵向府际关系来看,行政发包制的政策执行机制,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政治锦标赛背景下,会造成政策执行的"囚徒困境";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央政府的监管举措是约束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必要条件。为此,地方政府间应增强互信与信息共享,中央政府必须创新政策执行机制、政绩考核机制、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社会监督体系,推进区域环境治理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生态创新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驱动力。已有文献对生态创新内涵的界定并不统一,但对生态创新对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却是一致认可的。生态创新具有双重外部性: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和知识溢出的正外部性。这使得经济主体缺乏主动生态创新的动力,所以政府监管的推拉效应和制度政策的激励效应对生态创新十分重要,财政政策更是激发生态创新的重要手段。既往研究在研究尺度上更加偏重企业生态创新,相对缺乏对区域生态创新的全面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更加偏重单项财政政策,相对缺乏对政策间替代性或互补性关系的深入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则更加偏重定性分析,相对缺乏对定量手段的优化应用。未来研究可将重点放在区域生态创新领域,注重财政政策的组合以及生态创新在区域间的协同,构建促进生态创新的财政政策体系,既在学术研究中寻求突破,又在绿色发展实践中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迫切任务。生态环境意识、环境法律政策、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等诸多因素,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公众参与、生态补偿、环境责任及纠纷解决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难题,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安全预警应急机制、ADR争端解决机制等环境法治保障机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构想以来,中央积极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拥护和响应。对于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生态建设方针,实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一个关键性的要素就是要提升社会公民的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并上升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通过对当下中国公民生态文明建设践行情况的分析,得出我国公民存在着责任认知不足、履责能力不强以及生态行为失序等诸多责任缺失问题的结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为此,提出在理念层面、行为层面、立法层面以及制度层面等四个维度加强公民生态责任建设,这对于构建生态型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制度与文化因其相互影响、相生相长而存在哲学上的通约关系:文化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内在支撑,影响生态文明制度的起源、演变及实效的发挥;生态文明制度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确认并引导文化观念、体现并衡平多样文化冲突.生态文明制度实效的发挥需要其与文化相融合,而通约性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前提.对生态文明制度与文化通约性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寻求生态文明制度与文化融合的路径,从而提高当前生态文明制度的文化契合性,促使其实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之后,我们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到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创造着世界经济奇迹。但是,我们已经开始明显地感觉到生态环境对三个文明建设的制约,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就无法构建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把生态文明放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一序列,已经是大势所趋。"四个文明"缺一不可,只有"四个文明"建设好了,才能平稳地支撑起和谐社会的大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梦的关系问题。分析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必须维护生态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应当从强化生态道德观、生态和谐观、生态责任感和生态节约观入手实现美丽中国之生态美。  相似文献   

18.
集体土地关系的调整,主要是处理国家、成员集体和集体成员三者的关系。在国家和集体成员面前,成员集体拥有对外(对国家)与对内(对集体成员)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构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多重内涵。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有效行使,既要考虑国家公共利益和集体公共利益,同时还要维持集体利益在国家与个体利益面前的自主性。因此,集体土地所有权具有双重公共性和双重排他性的特征。双重公共性是指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过程中,成员集体应该吸纳国家公共意志(对外公共性)和整合集体成员的公共意志(对内公共性)。双重排他性是指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过程中,成员集体公共意志在国家(对外排他性)和个体(对内排他性)面前保持一定的自主性。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这几种特征相互影响,互为前提,作为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有机特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