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知识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语境中对苏联民族研究著述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翻译。这项工作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知识生产,也是其时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与民族研究的组成部分。相关翻译作品在为中国民族学制度建设与民族研究提供知识资源的同时,也获得了制度性的知识品格。这一品格的获得既与这些知识自上而下的生产机制高度关联,也和其被运用到中国民族工作的理论、政策及话语体系建设诸领域之中不无关系。正是在此一知识的生产与运用过程里,中译苏联民族研究著述完成了其制度性的转换,并嵌入中国民族学与民族研究的知识体系中。但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的系统性知识生产也有其开放性,在苏联民族研究知识之外,中国传统的民族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工作经验与西方民族学知识也被吸纳到其中。对中译苏联民族学知识的制度性转换过程进行考察,有助于思考中国民族研究领域知识生产与制度性语境的关联性及其知识体系中知识、制度与话语等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有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三个层面.中国现代性存在着感性现代性不足、理性现代性片面和反思现代性薄弱的结构性缺陷.同时,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之间存在着冲突,致使现代性发展受阻.中国现代性具有未完成性,因此当前还要坚持启蒙主义,不能认同后殖民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3.
"民族研究范式危机"的议题讨论共有三位学者参加,分别从不同视角反思了民族研究范式对中国民族研究的影响,并对中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明甫通过社会研究、民族问题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研究等三种围绕"民族"的研究范式之概议,探讨了"民族问题"的何谓?何在?何治?何明从民族学的学科认同、学者的社会信任以及学术体制的视角,讨论了民族研究范式的危机与破解,包括重构"民族"概念、构建广开言路、平等对话、共同协同的体制机制等。范可通过"族群范式"和"边疆范式"对民族研究范式危机进行了反思,指出边疆范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狭隘的,对学术和政府治理无所帮助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经过30多年探索,中国民族政治学形成了以政治学、民族学为基础多元发展的研究体系,具有以描述分析为主、案例分析为辅的特征。但在"四个全面"、网络社会、跨界民族、中国崛起和一带一路等新形势下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应结合中国多民族发展的实际,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原住民族的传统知识遗产问题做探索性的勾勒 ,从区域民族生产要素的组构视角对我国原住民族传统知识遗产的保护和资源化利用作了分析和思考。区域民族传统知识遗产构成的无形资产是区域民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力资源 ,探索一种对属于民族传统知识遗产的具有商业号召力的信物和长期繁衍积累的特有技能及基因资源适当的、绿色的保护策略 ,使该类在区域民族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作用是民族学和知识产权学者的历史使命。对策略的探索给出了一个近期的工作框架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形态上,现代中国并不是典型的民族国家,立国的根基也并非彻底的社会契约论式的现代政治哲学原理,而是混合了文明传统与20世纪国家政治实践的结果,特别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影响。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民族问题实际上仍可被视为中华文明传统与现代性文化碰撞之后的一种后果,亦在今日语境下包含着对现代性危机的应对。因此,如果仅仅从民族、族群和民族主义理论视野出发,并不能完整解释当代中国的多样性与民族政治的现实,而是需要将文明传统、现代性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变量代入对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分析之中,从而发现隐藏在民族政治背后的历史、社会与文化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学界提出民族关系思想概念后,近30年来,国内一批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民族关系思想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既有对中国古代或少数民族政权民族关系思想的宏观探讨,也有对某个朝代或民族的某个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总结,既有助于专家学者全面了解研究概况,又有助于深化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研究,更将有助于民族学和思想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研究范式危机"的议题讨论共有三位学者参加,分别从不同视角反思了民族研究范式对中国民族研究的影响,并对中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明甫通过社会研究、民族问题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研究等三种围绕"民族"的研究范式之概议,探讨了"民族问题"的何谓?何在?何治?何明从民族学的学科认同、学者的社会信任以及学术体制的视角,讨论了民族研究范式的危机与破解,包括重构"民族"概念、构建广开言路、平等对话、共同协同的体制机制等。范可通过"族群范式"和"边疆范式"对民族研究范式危机进行了反思,指出边疆范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狭隘的,对学术和政府治理无所帮助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按照民族学的基本原理,民族关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本文以青海少数民族人口为依据,在指出青海民族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基础上,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青海的实际,对正确处理青海民族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民族习惯与民族习惯法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调整少数民族成员行为的两种重要社会规范.但是长期以来,民族学界有些学者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不加区分,相互混淆,以致造成了一些混乱.本文主要阐述民族习惯和民族习惯法的内涵和及其各自特征,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以期对其他学者的研究带来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11.
"民族研究范式危机"的议题讨论共有三位学者参加,分别从不同视角反思了民族研究范式对中国民族研究的影响,并对中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明甫通过社会研究、民族问题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研究等三种围绕"民族"的研究范式之概议,探讨了"民族问题"的何谓?何在?何治?何明从民族学的学科认同、学者的社会信任以及学术体制的视角,讨论了民族研究范式的危机与破解,包括重构"民族"概念、构建广开言路、平等对话、共同协同的体制机制等。范可通过"族群范式"和"边疆范式"对民族研究范式危机进行了反思,指出边疆范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狭隘的,对学术和政府治理无所帮助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民族走廊学说"是对前辈学术思想和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体系添砖加瓦,是为争取民族学人类学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做出的实际工作,也是为创建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学派或创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派打造基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为确立和完善民族学人类学在我国学科体系中应有的地位,为建立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学派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献"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献应以中国传统文献观丰富的理论为基石,以国家标准局对文献概念定义作准绳,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实存状况为核心,结合民族学学科的具体特点,对民族"文"和"献"作区分又联系的诠释;民族文献是反映民族知识文化的一切载体。它以民族文化、知识、信息为内容,既包括文字文本,也涵盖非文字承载的实物图符、乡贤达能等。其特点主要是口头语言与文字书写互转,文物典章与贤才达能共存,历时性与现时性同在。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延安的回回民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曾给予回族实际工作以理论指导的抗战时期延安开展的回回民族研究工作的原因、特点及其重要意义,着重分析了在回族研究史上揭开新篇章的系列论文和曾树立起一座丰碑的专著——《回回民族问题》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界把"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理解为狭义民族经济学,进而将其定义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民族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形成民族经济学和经济民族学两个学科,前者归属于经济学科,后者归属于民族学科。笔者以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定位在中国经济民族学,可能具有更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更加符合国家现有学科分类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统一的,离开了现代性的历史境遇,民族精神的构建将是抽象而无力的。民族精神的构建,其实质是一种现代性的文化再生产,而文化再生产的核心则是知识体系与认知旨趣的再生产。知识与现代社会和现代性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构成关系。以知识学的视角思考与构建民族精神,使其为现代人格及现代性本身提供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价值理性基础,也许应该成为构建民族精神的一种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问题开始超出多民族国家的内部关系范畴,这就为中国民族学研究不断拓宽学科的“国际视野”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民族综论》正是紧扣这一时代脉搏所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该书具有研究框架综合、研究内容新颖、点面分析结合等特点,在将民族学理论方法应用于国际民族研究和深入了解世界各民族方面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性研究在60余年的探索、聚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既兼顾社会历史语境又源自民族文学本体的行之有效的话语系统,其中诸如国家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民族身份、民间精神、现代性等话语方式,已经凝炼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话语范型。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对之进行逻辑梳理、类型阐释和语境分析,既是系统总结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话语形态的内在规定,也是持续推进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及其学理阐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跨界民族关系是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在民族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和处理好的社会问题。南浪村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跨界哈尼族的特殊性决定了处理好南浪村跨界民族关系的重要性。笔者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对南浪村跨界民族关系进行实地考察,在分析和总结当地跨界民族关系的现状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民族经济学研究思路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虽然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诸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根源在于,迄今尚未从理论上解决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怎样有机结合这一难题。民族学与经济学可以有两种结合方式:一是以民族学为主,二是以经济学为主。过去20多年的理论探索表明,民族经济学采用以民族学为主的研究思路,难以解决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问题,难以建立起民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框架。民族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总体研究思路从民族学范式向经济学范式转变,民族学与经济学、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应当是经济学框架内的结合。民族经济学是研究多民族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三大目标之间的最优化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